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2870274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新中国成立时严峻的经济形势;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大力恢复发展生产;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能力方面:(1)通过中国共产党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而进行斗争的教学,培养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和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2)通过分析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能力。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建国初期的经济形势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与反动,并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2)通过介绍国民经济

2、恢复与发展中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帮助学生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并渗透时代精神教育。4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阅读分析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1949年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表、1952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教会学生用数据统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2)引导学生讨论“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让学生学会辩证地认识问题的方法。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是重点。这部分内容处于教材的核心地位。前一目“严峻的经济形势”说明采取这些措施的必要性和重点性。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采取了正确的措

3、施,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为我国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并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P2难点分析:(1)没收官僚资本既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又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从时间上看,这已经是过渡时期,而过渡时期仍要完成民主革命的问题,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这就需要从官僚资本的性质入手,让学生明白官僚资本主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2)调整并发展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是难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掌握了国家的政权,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裼 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什么仍然要使某些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课堂教学设计师:大家都知识,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底社会主

4、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前期,我党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哪位同学能谈谈我党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而采取的措施?生:(回忆并作答)师: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巩固是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下面,让我们来学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板书第二节课题)一、严峻的经济形势1经济形势严峻的表现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字,了解解放前国民经济趋于全面崩溃,然后观察教材中的三幅图画,从感性上了解新中国成立时国民经济形势的严峻)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师:从图画中可以发现什么问题?生:(回答)师:(出示投影:19

5、49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和1949年中美苏三国钢、原煤、原油产量比较情况)生:(结合教师提供的数字,进行对比分析)师: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穷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2经济形势严峻的原因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三个方面来把握经济形势严峻的原因)生:(思考并理解)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师: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师:官僚资产阶级产生于什么时期?其代表主要有哪些?生:(回答)师:官僚资本在解放前夕占什么地位?生:(结合教材中的史实说明)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同收

6、官僚资本?为什么说没收官僚资本是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生:(阅读教材并作答)师:官僚资本的性质是什么?生:(回答)师:以蒋、宋、孔、陈为首的官僚资本主义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内实行独裁统治,控制经济命脉,对外依靠帝国主义,是这一时期最反动的经济成分,严重阻碍着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因此,推翻官僚资产阶级和没收官僚资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之一。(展示投影: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第三条部分内容)“没收官僚资本,凡属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大官僚分子所经营的工厂、商店、银行、仓库、船舶、码头、铁路、邮政、电报、电灯、电话、自来水和农场、牧场等,均由人民政府接管。所有在官僚资本企业中供职的人员,在人民政

7、府接管以前,均须照旧供职,并负责保护资财、机器、图表、帐册、档案等,听候清点和接管。保护有功者奖,怠工破坏者罚。凡愿继续服务者,在人民政府接管后,准予量才录用,不使流离失所。”生:(观看并阅读投影内容)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第二段小字来理解没收官僚资本的政策)生:(分析理解)师:人民政府还没收了帝国主义把持近百年的海关主权,并根据不同情况接收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企业,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生:(观看教材中图片以加深理解)师:没收官僚资本,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2稳定的价,统一财经师: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是恢

8、复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补充介绍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全国的四次物价暴涨情况)生:(结合教材152页小字,了解当时物价暴涨情况)师:(指导学生阅读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生:(共同阅读并理解)师:打击投机商,稳定物价,这是人民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同不法资本家进行的一场斗争。人民政府为会处先从“银元”和“米棉”入手呢?为什么说“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意义不下于淮海之战的意义?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互相讨论并发言)师:金银和外币是资本家金融投机的主要对象,是物价波动的晴雨表。所以,人民政府首先打击金融界的投机分子。“银元之战”后,不法资本家

9、转向粮食和纱布,继续哄抬物价,人民政府按国家牌价大量抛售,许多投机资本家破产。通过这次斗争,1950年3月,物价飞涨的局面稳定下来,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迹。因此,毛泽东高度评价这一胜利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对粮食、物价实行统一管理的决定)生:(阅读理解)师:(引导学生处理157页“阅读与思考”)生:(阅读材料,分析并解答相关问题)师:当时,人民政府统一财经是非常必要的。统一财经就是将全国主要财经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改变解放区时以地方为主的财经管理办法,解决中央财政赤字问题。1950年,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作出了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集中使用财力、物力,以争

10、取实现财政收支、物资供应、现金出纳的平衡。这样,新中国初步确立了以中央集中统一为主的财经管理体制,并从根本上稳定了物价。1950年上半年,国家财经开始好转。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不但政治上是坚强的,在经济管理上也是有能力的。3合理调整工商业师:私营工商业的性质是什么?生:(回答)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4页有关内容)生:(在阅读中了解1950年初私营工商业经营困难)师:面对这种局面,人民政府该不该帮助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度过难关?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师:也许有些同学要问:新中国成立后,既然人民已经当家作主了,就应该消灭一切资本主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为什么还要合理调整呢?(指导学生学

11、习1949年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简表。)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师:(引导学生回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让学生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在解放前与共产党合作,解放后也有可能跟共产党走)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思路分析、理解)/P师:私营工商业不但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而且是比较进步的经济成分,对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能起积极作用。因此,人民政府采取这种态度是很在必要的、正确的。(引导学生阅读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的发言内容摘要)生:(阅读)师: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逐步把私营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使各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

12、,得到恢复发展,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师:人民政府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工矿企业。首先,同学们看看在农村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生:(阅读教材,提炼内容)师: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开展大规模地兴修水利以抗御自然灾害,发展农业生产(让学生欣赏毛泽东为治理淮河的题词)生:(欣赏)师:1950年冬,根治淮河浙江省早工程开始。治淮以后,6000万人民免于水患,5000万亩土地得到灌溉。那么,在矿企业采取了什么措施呢?生:(阅读教材并作答)师:进行生产改革和民主改革,主要是废除压迫工人的各种旧制度,清除隐藏的反革命分子和封建残余势力,确立工人阶级

13、的领导地位。同时,废除了不合理的生产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观看“河北峰峰煤矿工人坐保安车下井采煤”图片和“上海中纺十二厂门口的对联”)生:(共同欣赏)师:这些内容说明了什么?生:(思考并作答)师:引导学生阅读155页注释,了解劳动模范孟泰和耿长锁。生:(阅读并了解)师:作为一名面向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习先辈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努力学习,将来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作出贡献。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师: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指导学生观看“1952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和“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

14、简表”)生:(按教师的要求观看教材中两幅图表)师:同学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生:(谈启发)师:正如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共产党在奔取政权之后,正确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阶级斗争学说和经济建设的理论,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种种困难,在短短三年时间内,使新中国稳定了、发展了,人民生活得到了初步改善,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准备了条件。小结(略)师:(出示投影:关于1949年粮棉钢煤产量与1952年粮棉钢煤产量比较的材料题)材料1 1949年粮棉钢煤产量材料2 1952年粮棉钢煤产量请回答:(1)分析1949年

15、主要工农业生产产品产量下降的原因。(2)分析1952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增长的主要原因。(3)从上述统计表中得出,恢复发展经济需要哪些基本条件?生:(阅读材料,思考并作答。)师:(根据时间稍作点拨。)北京市大峪中学 谢国平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制定的条件和基本内容;过渡时期的概念;三大改造的完成及其历史意义;“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及其重大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1954年宪法的制定。2能力方面:(1)通过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一化三改”的关系和三大改造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中国人民全力投入和支持工业化建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通过对重工业在“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中突出地位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认识国情的教育。4学法指导方面:(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使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2)通过引导学生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知识的方法。重点、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