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古城镇中学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865164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古城镇中学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古城镇中学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古城镇中学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古城镇中学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古城镇中学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古城镇中学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古城镇中学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中考化学模似测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1:8B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甲可能是单质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2、,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3X2.02.8反应后的质量/g1.10.93.62.4A未测值X为0.9B该反应可表示CO与O2的反应C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3:4:1D丙一定是化合物,甲或乙可能是单质3如表为一些常见食物汁液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食物苹果汁葡萄汁牛奶鸡蛋清pH2.93.33.54.56.36.67.68.0A苹果汁B葡萄汁C牛奶D鸡蛋清4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利用风力发电 B增加绿化面积 C节约用水用电 D直接排放废气5清华大学研究人员

3、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C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6下列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臭氧B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7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经验B人体健康植物枝叶稀疏发黄,应施用磷肥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渍属于乳化现象牛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C能量变化D化学材料电动汽车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天然气燃烧是

4、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电源插座所用的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棉布和涤纶均属于合成材料AABBCCD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某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一定使用了催化剂C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因此,物体只要振动就能产生声音D运动员用力蹬地面起跑,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9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0下列物质由分子组成的是A铁 B氯化钠 C水 D硝酸钾11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

5、确的是A实验室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B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气体体积常略小于另一极气体体积的2倍C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需在广口瓶中加入NaOH溶液D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需要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氮气用作充氮包装C铜用作制导线D石墨用作制铅笔芯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南海海域海洋资源极其丰富。(1)2017年5月18日,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在44

6、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_(填字母编号);A 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B 用洗菜水浇花C 用洗衣水冲厕所D 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填序号)。14小青按如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_。小青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小楚

7、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15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实验是将_(填“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当所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b 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完全中和一定量的某硫酸溶液,需要100 g 8%的NaOH溶液,若改用100 g 8%的KOH溶液,则反应后溶液的pH_(填“”“”或“”)7。16用化学符号回答列问题:(1)铝的元素符号是_。(2)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_。(3)酸类物质含有的

8、相同离子是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根据下列图示,回答相关问题实验一的实验目的是_;实验二,证明Ca(OH)2能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是_;实验三X、Y分别是水和汽油中的一种,加入X、Y后,观察到a中固体消失并得到棕色溶液,b中固体不消失,则物质X是_;由实验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_有关。18有下列装置,其中A是气体发生装置,B、C、D是气体收集装置,E、F还可作气体的净化装置。仪器b的名称为_。当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选取的收集装置是_ (填“B”“C”或“D”);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气体依次通过EF装置,应在E装置中注入

9、_溶液,F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_。当a与n相连来收集氧气,还需将装置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塑化剂(DMP)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 5.15%,氧元素质量分数约为 33.0%,且每个分子中含有 4 个氧原子。请回答:(1)塑化剂(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取整数,下同);(2)一个 DMP 分子中共有_个氢原子。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答

10、案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丙是生成物。A、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正确; B、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一分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所以甲可能是单质,正确;D、 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

11、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丙的质量之和,正确。故选B。2、B【答案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总质量,即:2.3+X+2.0+2.8=1.1+0.9+3.6+2.4,则X=0.9;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CO与O2恰好完全反应:2COO22CO2其中CO与O2的质量比(228):32=7:4;反应物甲与丁的质量比(2.3-1.1):(2.8-2.4)=3:1;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2.3-1.1):(3.6-2.0):(2.8-2.4)=3:4:1;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可以表示:甲+丁丙,符合“多变一”属于化

12、合反应,丙一定是化合物,甲或乙可能是单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3、A【答案解析】葡萄汁、苹果汁、牛奶等物质的pH都小于7,显酸性,鸡蛋清的pH在7.6-8.0之间,显弱碱性。在葡萄、苹果、牛奶等物质中苹果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A。【答案点睛】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4、D【答案解析】A、风能属清洁能源,正确;B、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正确;C、节约用水用电可保护水资源和环境,正确;D、直接排放废气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故选D。5、D【答案解析】由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二氧化

13、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A、由上述反应可知,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正确;B、由上述反应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与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3):(12+162)=3:22,故B不正确;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是单质,乙、丁均为氧化物,丙不是氧化物,故C不正确;D、由上述反应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故正确答案:D6、C【答案解析】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C。7、C【答案解析】A植物枝叶稀疏发黄,应

14、施用氮肥;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渍属于溶解现象,故错误;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故错误;C电动汽车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天然气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故正确;D电源插座所用的塑料属于热固性塑料;棉布属于天然材料,故错误。故选:C。【答案点睛】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考查必是热点之一。8、D【答案解析】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是酸,不符合题意;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某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不一定是使用了催化剂,如温度也能改变反应速率,不符合题意;C、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但是物体振动后还需要介质进行传播才能听到声音,如物体在真空中振动不能产生声音,不符合题意;D、运动员用力蹬地面起跑,是因为力的作用力是相互的,运动员用力蹬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