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84983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的记载。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A. 夏商时期到西周时期B. 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C. 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D. 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答案】A【解析】解题时依据“田里不鬻(y,卖)”,可得出其反映了当时土地是不能够买卖的,说明此土地制度出现在土地私有制之前,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制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据此分析可知材料中的土地制度是推行于夏商西

2、周时期的井田制,故A项正确, BCD项排除。2.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A. 耧车B. 翻车C. 筒车D. 风力水车【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指的是人力带动的灌溉工具翻车,故B项正确;耧车是播种工具,故A项错误;筒车是利用水利带动的灌溉工具,故C项错误;风力水车是利用风力带动的灌溉工具,故D项错误。3.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年份/国家1570年1670年17

3、80年甲232000568000450000乙510002600001000000A. 英国、西班牙B. 荷兰、葡萄牙C. 荷兰、英国D. 英国、荷兰【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中数据可知,17世纪甲国在商船的运载能力方面占据绝对优势,18世纪乙国占据绝对优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荷兰是海上马车夫,此时荷兰的商船的运载能力最强;18世纪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此时英国商船的运载能力最强,故甲乙两国分别是荷兰和英国,故C项正确,D项错误;葡萄牙、西班牙的崛起是在新航路开辟时期,故AB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首先高度关注图表数字信息,然后关注图中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即可。

4、4. 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A. 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B. 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C. 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D.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答案】C【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逐渐获得殖民霸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C项正确;A项是在16071775年期间;B项应是在17世纪; D项是17世纪中期。5.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

5、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的哪三个地区组别甲乙丙商品内容盐、火器、五金、酒、布匹糖、烟草、玉米奴隶A. 欧洲、美洲、非洲B. 亚洲、美洲、非洲C. 亚洲、美洲、欧洲D. 欧洲、亚洲、非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盐、火器、五金、酒、布匹,从欧洲到非洲;奴隶,从非洲到美洲;糖、烟草、玉米,从美洲到欧洲,故甲、乙、丙分别是欧洲、美洲、非洲,故B正确。甲是欧洲,不是亚洲,故A排除。同理,故C错误。乙是美洲,不是亚洲,故D错误

6、。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过程6.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该思潮盛行于A. 新航路开辟时期B.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C.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D.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答案】C【解析】“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属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体现,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故C正确;其他时期不符合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特点。7.下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

7、率(%)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186118733.3(18511873年)5.03.8187418901.75.212.1(18701890年)3.5189119001.63.52.64.8A. 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成型B. 英法两国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C. 垄断组织的作用日趋减弱D.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答案】D【解析】【详解】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故A项错误;英法两国的工业年平均增长率有所降低,但并非进入停滞状态,故B项错误;表格是时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垄断组织的作用在不断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数据显示英、美、德、法四个国家的工业增长率不同,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

8、发展的不平衡性,故D项正确。【点睛】高度关注图表中的时间和数据变化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由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排除ABC。8.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洋务运动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答案】B【解析】材料“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器拧拨了一下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反映了洋务运动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最终导致清朝被推翻,故B正确;太平天国运动

9、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客观上也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客观效果与主观目的一致,故C错误;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客观上也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启蒙,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洋务运动主观目和客观影响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其它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9.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轮船统计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1352290791117213482

10、193027924154471382479691932345657725717834221119353895675173208461812A. 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B. 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答案】C【解析】据材料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1935年中国轮船数量和吨位增加,当时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中国航运业的发展,故C选项正确;全面抗战在1937年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选项错误;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时期,故B选项错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在解放战争时期,故D选项错误。故选C

11、。点睛:本题属于表格数据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和分析相关数据,同时熟练掌握各个历史阶段的重大事件和特征,1928-1935年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方面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一个重大知识点。10.下图是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B. 自然灾害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C. 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农业产值增加D. “八字方针”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1960年我国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使工农业

12、比例趋于平衡,D正确;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A错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是导致1960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B错误;1960年我国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并非优先发展农业,C错误。1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健全机制体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兴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加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是党在农业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决策。从1949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是A. 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

13、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包给个人自负盈亏D. 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从1949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是本题的题眼。要注意是一个时间段,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点,1949年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1952年完成土地改革,变成了农民土地所有制,1956年三大改造又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1978年又变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本题答案选择的是A。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

14、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12.下表是我国人口流动统计表,表中人口流动主要原因是A. 改革开放深入发展B. 城市化进程加快C. 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D.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年份分析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1978年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故选:A13.下列历史现象与其出现的原因,对应准确的是历史现象原因A天津、青岛原来不过是小城镇,到20世纪前期成为重要的都会。都是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B20世纪80年代,深圳从边陲小镇发展成现代化大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创下“深圳速度”。知识密集型经济的发展C14世纪,佛罗伦萨、威尼斯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城市。东方商品经此地运销西欧市场D17世纪,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发展成为世界金融和商贸中心。三次英荷战争的结果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条约没有开放青岛为通商口岸;深圳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把其做为对外开发的经济特区,应该是政府政策的扶持;新航路开辟前贸易中心就是在地中海沿岸;三次英荷战争的时间应该在荷兰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之后。所以答案选C。考点:论证和探讨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