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2847716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第I卷 选择题(6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5个小题,共60分)1.商代的王位继承,既有传子者,

2、也有传弟者。继承制度的不确定,极易造成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利于王朝稳定。为改变这一局面,西周统治者实行了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嫡长子继承制2.明成祖创立“内阁”,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建言献纳,备顾问之需。但阁臣的品阶较低,常为五品以下,于是形成了职位之重与官位之卑的鲜明对比。由此可以推断 A.阁臣位高权重,可比肩宰相B.阁臣辅助朝政,且便于控制C.内阁统筹政务,居六部之上D.内阁深受信赖,可遇事裁决3.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情况属于史学研究的“历史解释”的是 A.修骊山墓,伐南越,戍边疆等其他

3、徭役,每年征发200万人 B.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与分封制相比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D.1684年设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并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4.战国时期,韩非子认为“夫陈善田利宅,所以厉战士也”,即战士在战争中立功就要用好的田宅来奖赏。韩非子的这一主张 A说明当时土地兼并较严重 B促使井田制开始走向瓦解C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利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5.19世纪70年代后,江苏通州、海门一带洋纱洋布销售日广,本纺土布去路滞减。乡人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线带。类似现象在晚清苏北农村地

4、区相当普遍。这主要表明 A.传统小农经济开始瓦解B.手工织布业获得新发展C.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D.民族纺织工业日益萎缩6.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拉开职工之间收入档次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7.表是不同版本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19782012年的部分新词汇,表中内容主要反映了我国 年代及版次收录的部分新词汇1978年第1版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1

5、996年第3版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2012年第6版非公有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A.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8.摘抄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后摘抄的两句话“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摘自 元史百官志“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世泄露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外后名军机处。”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材料所述两个对应机构 A起初都是中央临时的派出机构B后者皆为中央常设行政机构C

6、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D都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9.近代某条约签订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该条约 A.最早规定外国军舰可到长江口岸通航B.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C.通过该条约割占了香港九龙司一处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10.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

7、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C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11.美国记者伊斯雷尔爱发斯坦指出,“对日本人来说,上海事件是卢沟桥事变和日本以前的全部政策的必然结果,当威胁和政治压力未能使他们控制华北时,他们便动武了”。据此可知 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加速了“上海事件”的爆发日本借发动“上海事件”打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上海事件”的爆发使蒋介石抗日态度更坚决“上海事件”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 B. C. D.12.一位学者曾发表这样的感慨“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

8、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另)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一事件使近代中国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取得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C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D革命的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到长江流域13.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12.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

9、反映了 A.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B.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C.土地革命取得了一定成效D.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14. 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指出:“(19世纪英国伦敦)这个城市呈现鲜明的分裂特征城市的一边是平静有序、衣食富足、趣味高雅、灯红酒绿,另一边是肮脏混乱、贫困饥饿、粗俗鄙陋、疾病四伏。”这突出反映了工业革命 A.加快了英国城市化进程B.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C.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D.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动15.1948年1月,比、荷、卢等国的关税同盟生效;同年4月、英、法等西欧十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经济合作公约。这有助于西欧 A.对抗经济互助委员会B.摆脱美苏冷战的影响C.经济进一步走向

10、联合D.经济复苏的步伐加快二、材料分析题(40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中国与世界,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发展变化与世界息息相关。 材料一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

11、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材料二 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额 (单位:两白银)年代进口出口188588,200,01865,005,7111895171,696,715143,293,2111905447,100,082227,888,197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邓小平文选(1)据材料一中现象是什么历

12、史事件产生的后果?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6分)(2)从材料二中的表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6分)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工业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代南直隶松江府棉纺织业发达,所需棉花多赖北方通过运河供给;安徽芜湖的浆染很有名,所用的原料则来自福建。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

13、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明清时期,“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类别年份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15.681.82.6191039.814.418.8192040.139.420.5资料: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材料三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

14、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手工业发展的特点。(5分)(2)材料二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这些变化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5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设想的合理性。(5分)(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当今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5分)2020年春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高一第四学月考试历史试题答案1-5:DBBDB6-10:CCCBA 11-15:BDADC16.(1)事件:新航路开辟。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土地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