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丹镇东甸子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845923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丹镇东甸子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乌丹镇东甸子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乌丹镇东甸子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乌丹镇东甸子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乌丹镇东甸子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乌丹镇东甸子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丹镇东甸子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乌丹镇东甸子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为保证我校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依据教研室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在充分进行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形式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本着“以人为本,发展学校”的原则,为学生、教师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1、明晰学校教育理念 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的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的教育理念是:主体性教育,发展性教育,研究性学习。

2、2、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 学校都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教学环境优美,是一所教师师资水平较高的学校。学校决策者思考着把学校做强、做大、做出特色。给学校课程创新创造了机遇,校本课程的开发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求,学校在实践探究中明确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学校教育理念的方向。而学校所在的社区活动场所缺乏,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经学校审议委员会集体审议,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珍爱生命,学会锻炼,心理健康, 人格健全。 2、有广

3、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3、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在探究性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创新意识。 4、学会交往与合作,诚实、自信,生机勃勃地享受成长的快乐。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一)开展校本培训,盘活教师资源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开发者和实施者。传统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甚至就是教科书,这无形中窄化了教学途径,僵化了教学面孔,制

4、约了学生全面发展,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要通过自学等方式,使教师:1、理解课程与课程资源、学科、教材、教科书间的区别与联系,树立开发、使用课程的意识和理念;2、逐渐唤醒、催生教师开发、使用校本资源的能力;3、占有大量的课程,改变照本宣科、单纯传授知识的做法,使教师认识到多视角的课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大有益处。由能力积淀来提高应试成绩,来提高学习效率; 4、能够自觉地随时随地在动态中开发并占有课程; 5、参与联合校本教研,利用同伴互助,拓宽思路、创新行为。(二)优化各类活动,挖掘学生潜能传统的学生观是把学生当作被灌输知识的容器。学生被动地学习,很多潜在的有价值的个体人文文化被日久天长的

5、灌输教育扼杀。新课改后,强调教师关注、尊重学生的变化和个性差别。在做好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我学习、我快乐”的开发着眼点,站在为学生一生负责的高度上,组织多项活动,先普及,后提高。从活动的策划,材料的搜集,活动过程的主持与记录,活动体会的交流总结等,都由学生主体参与,并由学生形成过程性书面材料。在活动中学生调动已有知识、能力、经验储备,学会交往,懂得合作,思想净化、语言输出,综合素质在经历与实践中得到一次次提高。四、校本课程管理1、成立领导小组:为了确保校本课程顺利的开展与实施,学校成立了学习指导课教研组,建立起校长统筹(主要负责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校本课程开发、审议,教材管理以及培训教师),

6、主任指导(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和管理,包括查阅备课、上课、评价和日常管理),教研组长负责,教师落实的管理,加强教学研究。 2、理论学习。学习科学的理论基础,加强教师培训,集中培训与分科培训相结合,明确学习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措施、形成共识,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意识,认真上好校本课程,提高学科的质量。 语文学科:低年级成语积累、故事。中高年级诗词、名著等。数学学科:低年级趣味数学、口算。中高年级数学故事。智力数学为主。英语学科:以口语教学为主。科学学科:了解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的特征、生活习性为主。品德与生活学科:以学用弟子规为主,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弟子规的学习

7、与践行,有效地培养师生良好的品行。体育与艺术学科:对教材进行修补,美术学科主要开设剪纸、布贴、十字绣、国画;音乐学科主要开设巴乌、葫芦丝;体育学科开设太极拳。 3、阶段小结。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捆绑式评价,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每学期教师总结学习指导课的情况,学生进行学法交流,评教评学,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五、校本课程开发保障措施 1、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建立支持系统 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必须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不断对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

8、所等课程资源进行积极的评估、利用,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并且积极努力,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泛的充分利用区教育信息网获取相关课程资源,从而建立校内、校外两个支持系统。 2、制度保障,建立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一是健全学校课程审议制度,如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职责、校本课程教师培训制度,通过制度管理,保障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二是系统研究,认真实施校本课程的各项评价,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自律的校本课程内部评价机制,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3、学校文化的建设,构建校本课程开发学习共同体,积极探索有活力、有特色的学校发展之路,努力构建从下到上、主动参与、集体学习、相互信赖和尊重、能各抒己见、共同支持校本课程开发的“学习共同体”,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建设同步推进。 2012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