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841210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共22分)(一)积累(1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入夜,山中万li俱寂。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rng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象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xi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摘自鼎湖山听泉谢大光)汉字注音2、默写(共8分)晓战随金鼓, 。_ _,正是河豚欲上时。 ,单于夜遁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写出王之涣的凉州词反映物候的两句_ _, _ 。 ,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是石

2、缝间漏下的滴泉。(二)运用(4分)3下面语段在标点、用词、表达上都有错误,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不超过5处)(4分)(三)综合性学习(8分)4仔细欣赏下面两幅漫画,然后任选其中一幅,说说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2分) 我选择的是漫画 这幅漫画形象的告诉我们: 5.仔细探究下面三则材料,请分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4分)【材料一】xx年5月,记者在某路口看到,宽约25米的道路供行人过街的绿灯却仅有18秒,绿灯亮起时许多过街的行人都得一路小跑;供车辆通行的绿灯长达120秒,许多行人在等待一分钟左右后,便迫不及待地闯红灯在车流中穿行,导致了“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发生。 【

3、材料二】谈到“中国式过马路”,一位专家说:“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从众心理在作崇。很多市民很久以来有一种从众心理,人家可以走,我为什么不可走?这种心理大多数的人都存在,结果是法不责众。” 【材料三】“闯红灯过马路违法!”近日,杭州、北京、南京等地纷纷对“中国式过马路”亮“罚单”,引来“叫好声一片”。与此同时,有评论说,处罚难度大,执法成本高,重拳整治陷入“两难”窘境。 6. 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罪恶。B格列佛游记中有许多荒诞的故事。在飞岛国,如果人民抗

4、缴税收,国王就把飞岛停在他们的头上,剥夺他们享受雨水和阳光的权利。C格列佛在大人国由于无聊透顶,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袋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袋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D“小人国”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二、阅读理解(共37分)(一)阅读故乡片段,完成710题。(共12分)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

5、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子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圃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

6、口外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予,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7.“我”面对久别重逢的闰土,由“不知道怎样说才好”直至“说不出话”的根本原因

7、,有以下几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 】A、“我”和闰土有许多话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B、闰土不如从前那样喜爱交流,变得沉默寡言。C、闰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漠视彼此友情。D、闰土信守的封建等级观念让“我“感到无限悲凉。8、选文第段画横线的句子属于哪种人物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9、选文第段和第段的自然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10、面对中年闰土,“我”对少年闰土仍念念不忘,对往事依然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选文中哪几处流露出了“我”的这种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张晓风试吃一句陶渊明,免费!,完成11-15题(12分)“园日涉以成趣”,陶渊明的这句话,照字面翻译就

8、是:“这家小园,深得佳趣。但它何以有此佳趣呢?那是因为我天天都去走一圈的缘故。”这样的句子,一点也不漂亮,它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且听我把它跟现代人的生活连线起来。前两天偶然在路旁看到一辆货车在运送盆景,原来是家“盆景出租”店。我好奇,跑去问司机生意好不好,他说:“当然好啦,现代人么,好命,查查某人(即女人)不煮饭,买盒饭来吃,查查某人(即男人)开公司,谁要种盆景?公司小姐一个比一个笨惮(即懒惰),谁肯去浇水?谁肯搬盆景去曝日(即晒太阳)?盆景给他们放一个礼拜就变黄。我们拿回来,好好整理,加点肥,晒一晒,又水当当(即漂亮)了。再拿去给他们摆,现在人做生意么,图个吉利。盆景长得好,也代表可以发财的意

9、思哩!”原来如此,陶渊明说“园日涉以成趣”的时代对某些人而言竟然过去了。现代人不想跟一株植物的生命一起成长,他只想要亮丽的那刻,他只肯回顾翠绿翠绿的那一瞥。而陶渊明的小园,其好,好在哪里呢?答案是好在每日涉足其间才养成的趣味。你看到小小的种子窜地而生,有模有样地变成两片小芽,复从小芽而抽条。于是你看到叶子,你看到枝干,你惊讶它的分叉,你为它从含苞至盛放的过程而瞠目结舌而不敢置信。然后,你看到它绿叶成阴果实满枝。秋来的时候,你看见它的凋零,甚至它的枝干可能还遭了雷劈,它的沃叶也可能遭了虫蛀,那棵树的枯荣是园主熟知的,他们彼此逐日更成为对方生命的一部分。他们一起走过艳红稠绿,但也一起面对萎黄零落,

10、因而了解生命的盛衰各有其时。不料现代人却骄侈如君王,竟然狂妄到令植物打扮光鲜来为自己站岗。累了就撤下去,换另一批上来继续站。盆景公司因而业务鼎盛,只因现代人尊贵的视网膜上,永远不屑一枚枯叶。然而,枯叶却是生命的基本教材啊!和蓓蕾一样,它是造物者的上下两册教材啊!你要贪看繁花似锦的名园吗?这世界会提供给你的。四月的瑞却斯特(美国东部一城名),富豪伊士曼的故居,丁香如狂潮。日本京都的平安神官,垂樱以压倒的优势,开到令人喘不过气来。洛阳的牡丹,硕大顽强,一看就知道是唯一敢抗天颜因而遭贬的叛逆分子(传说武则天曾命百花齐放,惟牡丹不从命,故将之自长安御苑贬至洛阳)。加州的汉廷顿花园,甚至养些无奇不有的吓

11、人一跳的沙漠怪花。英国皇家上苑,则负责提供营养良好的代表皇室荣誉的玫瑰只要一张门票,你就可以置身于不杂一根枯枝不见一片败絮的完美花园。然而,人活着,还是应该拥有一座自己的小园,可以每日涉足其间。和那些卖门票的展览花园不同,它可能杂草怒生,也可能虫害连连。它丰收无限美丽,也可能徒劳无功。它充满各种变数,属于生命本身的变数。小园可以小至只是一钵非洲风仙,或一篮贱价的黄金葛,但其间自有盛衰荣枯,所以,多少也可以视做大化颁给我们的一句耳提面命。“园日涉以成趣”,不是因为花好月圆,是因园中有生命,是因为生命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在展示在演绎,在迭出奇招而且,也因为我在看,我在参与,我在惊奇,我在受教,我在服气

12、。11文中多次用到“园日涉以成趣”,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请简要分析“趣”在哪里?(3分) 12文中划线的句子“人活着,还是应该拥有一座自己的小园”,结合上下文说说这里的“小园”指的是什么?(2分) 13.文章结尾说:“而且,也因为我在看,我在参与,我在惊奇,我在受教,我在服气。”联系生活体验,写出你的感想体会。(2分) 14文题“试吃一句陶渊明,免费!”显得与众不同,作者如此设计有哪些用意? (3分) 15.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这篇文章无疑是给了现代人一抹清凉油,清醒一下头脑来重新看待生命的本色。B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生动

13、,有吸引力。比如“你看到小小的种子窜地而出”,就运用了比喻,显示了一个小生命的勃勃生机.c作者认为盆景公司生意好的真正原因是“现代人尊贵的视网膜上,永远不屑一枚枯叶”。D作者列举那些完美花园的目的作用是为下文铺垫蓄势,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鲜明有力。(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619题。(共14分)(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乙)陈胜王凡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