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域文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827532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地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黑龙江地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黑龙江地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黑龙江地域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黑龙江地域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地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地域文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域文化课程期末作业姓名 4闪电4学校鹤岗直属分校学号 88888888成绩大美黑龙江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其中,“和合”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当 前,中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以“和合”为精神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因此,了解并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是中国位置最北、经纬度最高的身份。土地面积45.46万平方千米,仅次于 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居全国第六位。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水路相连的边境 总长3045千米。其中界奖界湖总长2000余千米。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界江

2、,全长4363千米 (一海拉尔河为源),十流全长2821千米,在黑龙江省境内长约1850千米。两岸植被完好, 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生态环境是世界上四大无污染水系之一。这条粗犷、寂静的大河源远 流长,岛屿星罗棋布,是开发界江国际旅游的珍贵资源。关键词:黑龙江地域文化、意义、收获、自然、人文。1. 引言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威武不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易经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这是 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东北的省份。早在距今三至四 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此地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期,这里分布着肃慎、 貊和东胡

3、三大 族系的先民。公元前2 0 0 0多年,肃慎向帝舜献矢石。黑龙江省有满、朝鲜、回、蒙古、 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10个世居民族,在历史上对促进中华 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对保卫祖国作出过特殊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黑龙江是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完整的省份,哈尔滨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大城市。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省已逐步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煤炭、石油、林业和机 械工业基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沿边已形成开放带,边境贸易有很大发展,全省经 济也有较快增长。1931年,日军大举进犯黑龙江,马占山就任黑龙江省主席,组织 了江桥抗战;周保中,东北抗日联军五军

4、军长;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李 兆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赵一曼,1 9 3 5年任中共珠河区委书记,同年 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萧红,女作家,著有生死场,出版时鲁迅亲 为校对并作序,她的作品还有红的果园、牛车上、马伯乐、呼兰河传等;王 进喜,石油工人,全国劳动模范,参加大庆石油会战时,五天五夜,坚守井场,被誉为“铁人”,是会战的第一标兵。2. 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意义地域文化是区域的形象,决定着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决定着区域的品牌和魅力。 地域文化研究就是要开发所在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弘扬本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 本地区真实的名片,展现本地区的魅力和风采。

5、 地域文化研究,通过对本地区全面 的文物普查和考古遗址抢救性发掘,以及有关典籍和遗存的保护、整理,可以真实了解 和正确认识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地域文化也是生产力,地域文化是明天的区域经 济,这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们的共识。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冷战结束后即向世人宣告: 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一定的区域经济形成 了一定的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又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 地域文化 不仅能为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而且通过与地域经济 的相互融合,形成文化经济,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 展,成为地方经济社会

6、全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基础因素。地域文 化本身也可以发展成为重要的产业,随着现代社会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精神 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地域文化在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同时,逐渐地发展成为 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产业.通过卓有成效的地域文化研究,使区域内许多不为人所知 的历史名胜、地方风物、重大事件的相关遗址、重大人物的生平与活动场所等,成为观 光名胜。有关部门可以很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文化 产业和观光、旅游文化链,带动本地区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服务、旅游观光等 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形成连锁反应,促使本地区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所以,了

7、解并 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3. 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的收获通过学黑龙江地域文化让我了解,黑土地上的古文明、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开发 创业文化、文学与艺术、旅游文化以及文化名人与历史大事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不仅与马克思所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一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相一致,而且也与黑龙江 地域文化中所追求的各种和谐思想一脉相承。从黑龙江地域文化的角度看,我们所要构 建的和谐社会是全面系统的和谐,它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 和谐和人的身心的和谐。既是对人类长期追求的社会理想认识的深化,也是对黑龙江地 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4. 黑龙江的旅游文化黑龙江省冰雪

8、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森林旅游,黑龙江省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鹤岗龙江三峡森林公园红 松母树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2%。二、漂流旅游,漂流旅游因具备生态旅游的各项特点,具备原始、真实的旅游体验。三、人文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品,是民族风貌的反映。四、冰雪旅游,哈尔滨国际冰雪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于1963年开始创办冰灯游园 会,1998年始建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场(中国举办国际滑雪赛事的首选地也是国家 级旅游风景区)、中国第一雪乡、冰雪赛事、冰雪活动等等。松下公司经营者非常推崇中国的中庸之道,提倡以诚、以宽、以礼待人,不偏听偏言, 也不搞折中,放弃原

9、则,而以社会利益为重,高瞻远瞩、全面地观察和处理好各种关系。 中国传统礼俗文化秉承着儒道释的文化精髓,遵循着“仁义理智孝顺”“重义轻利”与 “和谐大统一”的价值观。5. 结语所谓地域文化就是民族文化、民族特色。特色就是与其他民族文化有所不同之 处,所谓振兴地域文化,不如说延续民族文化保持自我民族的特色。保持中国上下五千 年的优良传统,当今社会道德败坏振兴民族事业无疑是对中国的负责,更是对整个世界 的负责也是给远去的祖先的一个交代,更是对成千上万的后起之秀的担当。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走向团结统一,生生不息,其重要的内在因素是中国 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浓厚爱国主义思想,是我们在新时 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思想养分。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文化思想的熏陶下,自 强不息,团结一心,抵御了一次又一次的外来侵略,反对一次又一次的民族分裂,显示出具 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民族强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当前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浇灌出更加茁壮的中国 文化的大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