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征与大学生生涯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82242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特征与大学生生涯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格特征与大学生生涯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格特征与大学生生涯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格特征与大学生生涯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格特征与大学生生涯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格特征与大学生生涯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特征与大学生生涯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订线长春大学光华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 人格特征与大学生生涯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第1章 绪论1.1研究背景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剧增,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选择时遇到了决策困难。职业的选择在个体一生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Mann等认为青少年做的第一个与职业生涯相关的抉择,可能会对个体一生的职业未来、心理健康和社会认可有影响。国外的研究表明教育和职业生涯决策能力对青少年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辅导,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求职准备和择业状态,指导他们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决策,成为了各高校职业生涯辅导和咨询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1.2生涯决策

2、困难的研究及意义在国外,生涯决策的研究一直是职业心理学的重要内容。Parsons(1909)提出第一个职业生涯决策的正式模型。这个模型逐渐成为有关职业决策和生涯不确定的理论、评价、研究和干预的框架。但关于职业生涯决策困难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大部分是建立在Gati等人(1996)对生涯决策困难的分类上。而关于“生涯决策”这一概念,它最初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1936)提出的,他认为个体在面临选择时往往会选择使用使个体获得最高的报酬、并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的选择项。这里的报酬不限于金钱,而是任何对个人有价值的事物,如社会声望、人身安全、社会关系等。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在职业心理学中对生涯决策困难

3、这一概念的界定,众多学者的观点也不一致,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得出明确的结果。本研究中的生涯决策困难的界定采用Gati和Osipow(1996)的定义,即“个体在进行生涯决策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难题”。 Gati和Osipow等人在1996年还提出生涯决策困难的模型。同年他们根据理论构想合作编制了生涯决策困难问卷(CDDQ),并在以色列和美国进行抽样施测,并根据测量结果进一步修订了生涯决策模型(见图1)。 图1 生涯决策困难改进模型(Gati,Krausz&Osipow,1996)在这个模型中,生涯决策困难分为在决策过程开始前的困难和在决策过程中的困难,主要包括缺乏准备、缺乏信息和不一致信息三个独

4、立的大类,这三个独立大类又包括缺乏动机、犹豫不决、不合理信念、缺乏决策过程的知识、缺乏对自我的了解、缺乏关于职业信息、缺乏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可靠信息、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十个小类困难。本研究中采取的就是这一模型。目前,我国对生涯决策困难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相关的实证研究更少。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理论课题,虽然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己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但仍需要进一步结合我国的特点进行本土化研究。对于测量生涯决策困难的工具的信效度检验也主要以美国和中东地区的大中学生为被试,需要进一步扩大取样范围来验证生涯决策困难的文化差异,需要进

5、一步结合我国的特点进行本土化研究。1.3生涯决策与人格的相关研究关于人格的研究不仅国外还是国内都比较多,但是把生涯决策困难和人格联系起来的还并不是很多。我们根据Gati的生涯决策困难的模型分析得出,影响生涯决策困难的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部因素一般指人口学因素包括大学生的性别、年级、家庭成员、家庭经济状况等。内部因素一般指个人的人格、兴趣、动机等。国内学者在研究生涯决策困难时大多分析外部因素对它的影响,很少有人从内部因素分析。最近几年人格作为内部因素的一部分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州大学的学者 Albion和 Fogarty ( 2002)利用“大五人格”及 Gat

6、i等人的生涯决策困难模型对11-12岁的青少年样本的调查表明,神经质、外向性经验的责任心与生涯决策困难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国内外对人格各因素对生涯决策困难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见解。多数研究认为,与神经质相关的人格上得分较高的个体遇到更多的生涯决策困难。而与责任性、外向性有关的人格与生涯决策困难总体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但Albion和Fogarty(2002)认为外向性与缺乏准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就需要学者们在此问题的的进一步的研究。而关于宜人性是否与生涯决策困难存在显著相关,学者们还没得出一致的结论,如Albion和Fogarty研究认为,宜人性与生涯决策困难的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

7、关系,而Kelly等人的研究则认为宜人性较高的个体生涯决策困难较少,国内学者周文霞的研究认为宜人性与生涯决策困难总体水平及三方面均为显著负相关,这三个研究结果的不一致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验证。另外学者对于开放性人格研究也存在不一致结果。由于以往研究角度和切入点不同,关于人格与生涯决策困难之间关系有种种不一致的研究结果,因此本研究着重研究人格的各个维度对生涯决策困难的总体水平及其三方面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关系,为生涯决策辅导提供理论依据,提高生涯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2章 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大三、大四的177名学生作为研究被试,其中男生89人,女生88

8、人;大三104人,大四73人;文科生81人,理科生96人;接受过相关培训的63人,没有接受过的为114人。2.2研究工具2.2.1中文版生涯决策困难问卷两行中间空一行采用广西师范大学周洁(2008)修订Gati等人编订的生涯决策困难问卷。包括缺乏准备、缺乏信息和不一致信息三个分量表,十个因子。问卷共有34个项目,其中包括2个不计入总分的鉴别项目(第7、12题)。每一类困难的得分为其相应因子下面所有项目的得分总和。每个项目描述一个具体的生涯决策困难,所有项目按Likert 9点计分。总量表的a系数为0908,各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为:缺乏准备0628、缺乏信息0913、不一致信息0848,具有较高

9、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并且具有较好的内容效、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其各项心理测量学指标基本上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标准。2.2.1大五人格问卷(BFI)本研究中采用的是John等(1991)编制的大五人格问卷(The Big Five Inventory, BFI) 中文版由郑泳翻译,黄希庭校对,问卷共44道题,分为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神经质、开放性五个维度。采用Likert 5点计分(1=“非常不符合”,2= “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非常符合”)。对BFI和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a系数在0.649、0.856,达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表明BFI具有良好的

10、信度,是测量人格差异的有效工具。2.3研究过程采用发放电子版和打印版问卷给被试,回收统计的方式进行施测。2.4数据处理运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第3章 结果与分析3.1大学生生涯决策困难的发展水平大学生生涯决策的总量表、分量表和各因子的发展水平见表1。表1 生涯决策困难总量表、分量表和各因子的均分和标准差 M 列没有对齐 SD 总量表 4.63 1.12缺乏准备 5.07 1.07 缺乏动机 4.92 1.92 犹豫不决 5.02 1.79不合理信念 5.36 1.55缺乏信息 4.64 1.41 缺乏决策过的知识 4.74 1.99 缺乏关于自我的信息 4.39 1.79 缺

11、乏关于职业的信息 5.00 1.74 缺乏获得信息方式的信息 4.67 1.78不一致信息 4.18 1.50 不可靠信息 4.15 1.81 内部冲突 4.30 1.94 外部冲突 4.19 2.04由表1可以看出,生涯决策困难问卷的总均分为4.63,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这说明大学生的生涯决策困难并不是很大。三个分量表的均分为4.18-5.07,最高是“缺乏准备”(M=5.07),最低为“不一致信息”(M=4.18)。10个因子的均分为4.15-5.36,最高位“不合理信念”(M=5.36),最低为“不可靠信息”(M=4.15);5分及超过5分的有“犹豫不决”(M=5.02)、“不合理信念”

12、(M=5.36)和“缺乏关于职业的信息”(M=5.00).“缺乏准备”(M=5.07)得分最高,甚至处于中等以上,说明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缺乏做决策的意愿,不愿考虑并做出决策,对是否要进行生涯选择还拿不定主意,还未进入良好的生涯决策准备状态。另外,“犹豫不决”(M=5.02) 和“不合理信念”(M=5.36)得分都超过了中等水平。“犹豫不决”可能是由于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很迷茫,还未想好或做好决定,可能既想这么做又想那么做,缺乏果断性。“不合理信念”得分最高,说明大学生在对生涯进行决策时缺少对生涯的正确认识,会认为适合自己的只有一个,自己选择的生涯能解决自己所有的问题或者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13、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在他们进行决策时会受到现实的冲击,因为现实并非如此,这也就妨碍了他们对生涯做出抉择。“缺乏信息”(M=4.64)得分处于中等偏下,说明大学生在进行生涯决策时对于各方面信息或了解包括自身、工作以及怎么得到工作都有所掌握。但在“缺乏关于职业的信息”上处于中等水平,这可能与与他们缺乏准备有一定的关系,他们未就这方面给予关注。也可能对现有的职业生涯和培训项目的种类、特点、发展前景及市场需求的信息掌握不够充分。“不一致信息”(M=4.18)得分最低说明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内部的矛盾、自我特性与职业特点之间的矛盾、自我认识与他人认识的矛盾较少。而且纵观整个得分,“不一致信息”所包括的“内部冲突”“外部冲突”“不可靠信息”也分别处在10类小困难中的第8、9、10位。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