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二课因特网的发展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2815725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二课因特网的发展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二课因特网的发展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二课因特网的发展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二课因特网的发展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二课因特网的发展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二课因特网的发展教学设计课题 第二课 因特网的发展单元第一单元学科信息技术年级八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 通过探究因特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因特网的出现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体会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2. 培养学生在网络中搜索信息、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重点我国因特网的发展难点网络新技术云计算、物联网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知导入播放中国因特网三十年发展的微视频,并思考:如今的因特网给我们带来哪些改变?引出:因特网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那么,因特网发展的起源是如何的呢?观看,思考,回答问

2、题。1.微视频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2.视频内容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出现和发展对我国诸多方面起着重大影响,感受我国因特网发展的迅速。新知讲解一、因特网起源讲解因特网的起源,一起了解因特网最早的雏形。亲身体验一: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浏览器中,搜索有关ARPANet和NSFNet的信息,并完成“亲身体验”中表格的内容。二、我国因特网的发展介绍“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结合微视频和图片、文字来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开始使用因特网,从而进入因特网时代。亲身体验二: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查找,是谁发送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拓展延伸:中国顶级域名、什么是

3、域名及常见的域名。开动脑筋:同学们思考并小组讨论能直接使用中文注册域名吗?三、网络新技术云计算:通过文字、图片、微视频等介质,来了解云计算的概念和应用物联网:通过文字、图片、微视频等介质,来了解云计算的概念和应用知识链接:结合微视频了解RFID新技术,拓展学生的互联视野。拓展延伸:网络新技术三网融合(视频简介)思考:新一代因特网可以研究哪些方面呢?随堂检测:1.因特网最早的雏形是:( )A.NSFNet B.ARPANet C.Internet2.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内容是:()3.1990年11月28日,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因特网网管中心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是:( )A. .cn B

4、. .us C. .de学生以小组合作、开展讨论交流的方式,上网搜索信息,并对其提取、加工、归纳,完成任务。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对视频、图片的理解,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讨交流,上网查找,完成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组间讨论交流。通过了解网络的新技术,同时拓展互联视野。学生小组间讨论并分组汇报。独立完成“随堂检测”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组内团结、共同完成任务,资源共享的意识;锻炼学生对信息提取加工的能力。利用多种介质来讲授,给学生视界上的冲击,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引入自主探究的模式中。开拓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多种介质,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新技术。拓展学生的视野

5、,让学生感觉网络的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能力。课堂总结给学生分三组,分别对因特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分阶段总结。各组汇报总结,其他小组成员做补充。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布置作业根据本课所学的知识,以因特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题,完成一篇小报告。提供一个小实例。学生独立总结本节知识点,并独立完成作业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板书设计第二课 因特网的发展一、因特网起源亲身体验一:搜索有关ARPANet和NSFNet的信息,并填表。二、我国因特网的发展亲身体验二:是谁发送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开动脑筋:能直接使用中文注册域名吗?三、网络新技术云计算:物联网:随堂检测课堂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