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2811729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我1996年7月中师毕业并参加工作,2000年取得小学一级教师。一直以来,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对教学不断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成绩显著。现总结如下:任现职以来,我一直担任一至六年级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并兼任数学教研组长。(一)、班主任工作中,我关心热爱学生,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

2、学生,要以尊重为前提,要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现在的学生个性比较强,情感比较敏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有的已处于叛逆时期,做为班主任如果有些事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叛。为了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让他们信任我,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我积极开展故事会、小制作、下棋比赛和乒乓球赛等,并在每一次活动中都积极参与,像与男生下象棋、打乒乓球,与女生打羽毛球等,通过与学生一起做各种有益活动,既让学生找到乐趣、找到自身的优点,从而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很愉快的接受了我这个大朋友,对我这个大朋友所提出的各种要求他们也都能从各方面去思考、接受,这对于我顺利开展各种班

3、级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还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像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当我将此事告诉全班学生时,学生们立即将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二元、五元、十元、二十元的捐了出来,连家庭最困难的一个学生也捐了二元钱。这是与我平时对学生进行积极有力的思想品德教育分不开的。对于“后进生”我进行细心的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像去年我接的这个班有一个叫夏传彬的学生。他调皮捣蛋,作业经常不完成,迟到是常事。面对他,我每次都进行耐心的教育,可总没效果。因此我走访他的家庭,才知道原来他父母在闹离婚。面对这一情况,面对处于痛苦而又叛逆的他,

4、我像朋友一样和他交谈他家庭情况,努力去调整他的情绪,让他正确面对父母,正确面对学习。通过不懈的努力,我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他的数学成绩由以前的50多分到上学期我们期末考时数学他拿了91分,虽然他父母最终离了婚,但他也能正视这个问题了。在他随他父亲回广东老家就读时,他在我的QQ上留言,说一定好好读书不会再让父母、老师操心。还有我所任的班级中有一个叫莫海云的同学,他的基础较差,在刚接手时,他的成绩是三十多四十分,我仔细观察发现这个学生比较好表现,于是我让他做了个小组长让他管好他的小组,同时告诉他,在管理上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具备一定的成绩同学们才会服你。在我的激励下,他不仅认真管好他的小组还认真学习

5、,有不懂的问题他能积极请教我。随着他的进步我又让他担任班长进一步管理班级,他都能胜任,而且成绩也突飞猛进,在上个学期的期末考中考出了数学97分的成绩,成了班级的一个学习典型。在我的科学管理,悉心教育下,我所接管的班级都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年年被评为先进班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二)、数学教学工作中,我切实抓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做到时时心中有学生,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融洽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放手让学生讨论,动手操作,让学生

6、有时间,有目的地去思考、比较、分析、探索,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做圆锥体的体积实验时先让学生猜想一下,用圆锥体向圆柱体倒水,几次才可以倒满,学生就会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2次,有的说3次等不同答案。通过实验,猜对的学生很高兴,猜错的学生印象也很深刻。这样,就使学生在大脑高度兴奋的态度下,既紧张又轻松地认识和掌握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再如,在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教学中,我首先出示准备题:“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学生顺利解决后,再出示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由于单位“1”发生了变化,使学生在理解上遇到了障碍,新旧知识之间产生了

7、强烈的矛盾。通过短时间的思考,学生心存疑虑,有了合作学习的需要。这时,我再顺应学生的需要,安排四人一组进行操作讨论,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学习中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学生初步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此外,我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地处理教材,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议等进行变式教学,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外辅导,因人而异,注意加强培优补差。对于数学方面的特长生,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使这些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强课外辅导,善于发现这些学生身上的

8、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也能学好数学,喜欢数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大部分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较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2000学年度我担任的二年级的两个班在期末考中有14人获得奖励,占了全镇获奖人数差不多一半(全镇奖32人);2001学年度,我所担任的一年级的二个班在全学区抽考中有15人获奖(全学区奖21人);2002学年度我所担任的六年级数学三率在全镇名列前茅;2003学年度我所担任的四年级(3)班数学在期末考中三率达标,有5人排名前十名;2004学年度,所担任的五年级普通班数学三率比其上一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在2005学年度所担任

9、的五年级2班数学三率在全镇期末考试中名列前茅,其中16人获一等奖,12人获二等奖;2006学年度我担任的六(2)班中有13人在市大抽考中进入全市前500名;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我所任的五年级(2)班在全市特优生考试中有4人进入全市前100名,第二学期在全市特优生考试中也有6人进入全市前100名,这对于一个小镇的一个小班级来说是一个可喜的成绩。2009年六月的市大抽考结束我所任班级又有16人进入全市前500名。今年六月市大抽考结束我所任班级又有13人进入全市前500名。 (三)、教学、科研方面,作为数学教研组长,骨干教师,我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积极投身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每年都承担一次校级或镇级

10、的数学公开课,并多次代表学校参加镇、市级的数学优质课、公开课、教研课评比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听课老师和领导的一致好评。2006年,我参加全市小学语文数学优质课评比,荣获一等奖。在2006年春季期,我镇的科研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诵读经典诗文被市立项,同时,我被任命为科研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组中我积极参加课题的研究,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把自己的理论学习用于教学中。去年在镇级教研活动中,我所承担的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示范课得到了领导和各教师的一致好评。在2008年,教管办还任命我为镇数学中心教研组成员和镇课改实验中心成员。2008年7月份我还有

11、幸代表我们市的小学数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教育部支持西部边远地区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从中我学到了不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真是受益非浅。此外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还热心指导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曾指导本校青年教师严海丽、黄红妮等教师参与教学研究、评比活动,均取得可喜的成绩。在繁忙的教学之余,我也笔耕不辍,撰写了多篇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论文。素质教育中如何转化差生在2006年广西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从“我爱你”想到的参加岑溪市教育学会2008年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荣获一等奖。撰写的小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设情境参加梧州市教育学会2009年教学科研论文评选荣获一等奖。 任教十五年来,我一心扑在党

12、的教育事业上,辛勤耕耘,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上级组织的各项奖励。1、2005年获自治区级数学应用知识竞赛指导一等奖。2、20052006学年度被评为岑溪市优秀教师和镇级优秀班主任。3、20062007学年度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4、2007年被评为岑溪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5、20072008学年度被评为岑溪市优秀班主任和镇级优秀班主任。6、20082009学年度被评为岑溪市优秀教师7、2009年被评为岑溪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8、2009-2010学年度被评为岑溪市优秀教师9、2009年参加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素养”教育部“十五”课题“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及其课程化研究”总课题组举办的“经典诵读及诗联知识竞赛”卷面成绩90分,评为一等奖。以上是我任职以来的工作总结,根据本人条件,我认为本人符合申报小学高级教师职务资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