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81161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部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组织部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组织部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组织部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组织部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部长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部长在第三批学习理论活动发动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刚刚,书记对全县第二批学习理论活动进展了总结,并就如何搞好第三批学习理论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会议安排,由我对第三批学习理论活动进展详细安排部署,详细的方案会前已经发给大家,回去以后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下面,我就第三批学习理论活动讲四点详细要求: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做好每个阶段工作学习理论活动根本完毕时,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认真组织“回头看”工作和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对“回头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群众满意度低的地方和单位要认真分析p 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补课。要对开展学习理论活动情况进展认真总结,并形成总结报告,报县委学习理论活动

2、领导小组。二、联络实际,突出重点,实在加强基层组织建立第三批学习理论活动基层单位多、普通党员多、行业类别多。根据这一特点,各单位要把“加强基层组织”作为第三批学习理论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贯穿于学习理论活动始终,在基层和党员中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争先创优活动,使学习理论活动成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立、提升党员干部科学开展才能的重大契机和重要载体。在农村,要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着实加强“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党支部班子建立,努力进步领导新农村建立的才能和程度。要大力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立,结合农村两委主干岗位报酬集中发放工作和卸职定补工作,探究建立完善农村干部管理方法,发挥新农村建立带路人的作用

3、。要贯彻落实市委施行的开展农村党员“328”工程从今年起,集中利用3年时间,开展2万名农村党员,培养8万名入党积极分子,着实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的构造,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施行“千名新党员方案”,并在农村党员中深化开展“三培养五带头”、“设岗定责”等活动,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全面加强大学生村干部选拔培养管理工作,注重利用其理论程度和文化素质较高的优势,在学习理论活动和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充分发挥“领学”“带学”作用,在理论锻炼中尽快成长成才,为农村组织注入活力。要结合全县正在施行的“六个全覆盖”工程,扎实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立;要进一步开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规民约”

4、、“三务公开”等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保证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社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党组织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在效劳城市开展、促进社区和谐、建立精神文明、帮助困难群众、强化基层管理、净化美化环境、维护平安稳定等各项基层工作任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全县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平稳较快开展。在非公有制企业,要进一步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紧紧围绕当前企业开展存在的难题,组织党员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星级评选和建言献策等活动,在促进企业开展中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在学校和医院,要进一步优化教育、医疗资的配置,改良师德师风和医德医风,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就医

5、难、看病贵等问题。三、培育先进,鞭策后进,推动活动深化开展四、强化领导,分类指导,确保活动获得实效为了确保第三批学习理论活动获得实效,县委及时调整成立了第三批学习理论活动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抽调成立了4个巡回指导检查组和2个系统指导检查组,全程参与指导第三批学习理论活动。各党委也要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机构,抽调指导检查组。在此根底上还要向所属单位下派指导员,加强属地单位学习理论活动的指导、检查和催促工作。各领导组成员、指导组成员要明确责任、强化责任、尽到责任,特别是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更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实在加强分类指导和组织协调。县委指导组要逐乡逐村逐单位进展指导和帮扶,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和完善规章制度上加强统筹协调,及时对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进步基层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程度,为第三批学习理论活动真正获得实效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谢谢大家!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