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历史备考素材:高中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表教育.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2809680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三历史备考素材:高中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表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高三历史备考素材:高中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表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高三历史备考素材:高中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表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高三历史备考素材:高中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表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高三历史备考素材:高中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表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三历史备考素材:高中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表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三历史备考素材:高中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表教育.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重大标志性时间速记表、中国古代史 (远古 1840 年)1先秦时期 :远古时期 +夏商周时期 (公元前 2070 年公元前 221 年即公元前 21C 初 前 3C 末)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公元前8C后期前5C后期)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公元前5C后期前3C末)2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220年(公元前3C末3C初)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3C初6C后期)4 隋唐时期:581907年(6C后期10C初)5 宋元时期:960 1368年(10C中期14C中期)6 明清时期:13681840年(14C中期19C中期,其中1718世纪一般称

2、 为“明末清初”) 、中国近代史 ( 18401949 年)一)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919 年)近代史上列强的五次侵华战争(注意中外关联,如战争内外背景、条约特权及影响的多角度分析等)1. 鸦片战争( 18401842 年): 1842 年签南京条约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年): 1858 年签天津条约 , 1860 年签北京条约3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895年签马关条约 宀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年):1901 年签辛丑条约5. 日军全面侵华战争与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 年)

3、晚清、民国概念1. 晚清: 18401912 年( 18401895 年为“清朝中后期” , 18951912 年为“清末” )2. 民国: 19121949 年(台湾至今还是用中华民国纪年,换算方法:1912+ X1 得公元纪年)(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912 年 13 月(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19121927 年(民国前期,其中前 10 年通常称为“民国初期”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271949 年(民国后期, 其中 19271937 年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近代前期重大历史事件顺序 (建议把政治史中的救亡图存运动与思

4、想史中“西学东渐”一起整合)1 .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 :“师夷长技以制夷” ;新思潮的萌发。2.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年):拜上帝会、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揭开民主革命序幕。3. 洋务运动( 19 世纪 6090 年代):“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体西用;中国近代化起步。4. 戊戌变法(1895 年“公车上书” 至 1898 年戊戌政变) :维新思想; 思想启蒙, 政治民主化的尝试。5. 义和团运动( 18981901 年) “扶清灭洋” ,爱国 +盲目排外;粉碎列强瓜分计划,催生清末清政。6. 辛亥革命( 19C 末 20C 初):民主革命思

5、想(三民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治民主化的实质实践。7 .新文化运动(19151924年):民主、科学t马克思主义;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思想启蒙。(二)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五四运动和中共初创时期(19191924年)1五四运动(1919 . 51919 . 6):“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爱国+思想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2 .中共初创: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中共成立,制定终极奋斗目标即最高纲领;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国情,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1923年确定国共合作方针即“党内合作”。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年):“打倒列强,除

6、军阀”;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以广州国民政府为根据地;北伐战争(19261927年,珠江流域t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土地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1 防御阶段:1937.71938 . 10 (南京国民政府积极组织正面战场四大会战:淞沪、太原、徐州、武汉)2 相持阶段:1938 . 101945 . 5 (南京国民政府守住了大西南、大西北国土;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振奋抗日精神;1945年春中共七大确

7、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3 .反攻阶段:1945.51945 . 8. 15 (国共两党配合苏、 美、英盟军大反攻;抗战胜利的国内国际意义)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1 .政治斗争阶段(1945.81946 .6): 1945年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 方针;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否定了国民党的独裁内战方针,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2 .国共内战阶段(1946.61949 . 10 ): 1946.61947 . 6:防御阶段(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947.61948 . 9:反攻阶段(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

8、幕) 1948.91949 . 1:决战阶段(辽沈、淮海、平津,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1949.41951年: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1949年9月召开北平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新中国成立等重大问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三、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按社会性质分:1.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19491956年底;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底至今。建国60年来可分为:1新中国前30年:19491978年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曲折。2 .新中国后30年:1978年底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历史

9、分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为主线):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巩固政权,恢复经济。2 .过渡时期:1953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一化三改造”。 三大改造:19531956年,变革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由私有改造成公有;1956年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 一五计划:19531957年,发展生产力,优先发展重工业;1957年超额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10、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1)中共八大:1956年,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三面红旗”(经济领域的“左倾”错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基本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 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t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大跃进:1958年,“大炼钢铁”、“以钢为纲”,主要弊端是浮夸。t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指标、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11、开始,“一大二公”、“以粮为纲”,主要弊端是平均。t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三面红旗”后果: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19591961年出现三年经济严重困难时期。(3)调整与恢复: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4 文革十年:19661976年,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外交、国防科技有突破。5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底至今(注意“ 1992年”的分界意义)(1

12、)对内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试点后推向全国,“包产到户”,农村管理体制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崛起,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现阶段提出城镇化改革方针,鼓励 实行土地流转,农业朝着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在全国全面展开,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经济探索,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1992年至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概念: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13、 t确立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t理论发展:2019年,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t初步建立:21世纪初)(2)对外开放:对外开放起步:1980年设四大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增设海南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后设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等)一一沿江开放港口城市(1992年设上海浦东新区;2019年设天津滨海新区) 一一内地(沿边开放城镇、 省会开放城市)一一2019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 中国与世界经济走向

14、全面接轨,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和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我国对 外开放格局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知识整合】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解题步骤:看懂现象,明特征/变迁t定位时空t多角度分析因果)时间时代背景主要表现主要特征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大众传媒西方列强入洋布洋装传入,长维新变法时期,维新鸦片战争后列强近代报刊发挥着通商口岸侵,中国逐袍马褂、西服革履并派主张断发易服、废轮船垄断了中国的社会宣传、制造舆地区的人鸦片渐沦为半殖行;清政府改革官定止缠足,改革传统婚水运业;1872年李论、启迪民众的作民生活变战争民地半封建服饰制度;姻制度,拉开女权运鸿章在上海创办轮用,代表:申报化显著;以后社会;洋货西餐和西式住宅动序幕船XX局,开始打(出版时间最长、影土洋并存大量涌入岀现破西方垄断。响最大)、时务报辛亥革命推政府颁布男女礼服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19世纪后期铁(宣传维新变法)、旧风俗习翻封建帝形制,新服饰趋向平废止缠足等法令,开路事业开始起步民报(宣传民主惯受冲辛亥制,建立中民化;民国时期中山展剪辫、放足运动;(唐胥、京张);20革命)、新青年(宣击,精神革命华民国,民装、旗袍流行改称谓,行公历,变世纪初,中国航空传新文化):定生活变化以后主共和观念礼仪,婚丧礼仪由繁事业起步(冯如);军山(1905年,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