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上伯牙绝弦.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2808564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上伯牙绝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六上伯牙绝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六上伯牙绝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上伯牙绝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上伯牙绝弦.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伯牙绝弦 设计者:徐 萍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感受文言文的美,并能试背诵。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读懂课文。能提出疑难问题,合作解决。3.通过解读文本,感受伯牙与子期的真挚情感。教学重点:读懂课文,背诵积累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的真挚情感学情分析:本单元是要求学生感受艺术魅力,作为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艺术魅力”难度系数很大,而且本文的艺术魅力的切入点也比较难找。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主要定为感受朋友间纯真友情以及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本文是小学阶段的第二篇文言文。虽说比较难懂,但是学生在五年级下册已经接触过一篇文言文以及一些白话文,还有多年学习古诗的经历,理解难度应该下降不少。而

2、且多读能起到辅助作用。问题适当,就可以提升理解力,而且能清楚理解“知音”。教学过程:一、揭题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5课(生齐读课题),这是我们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古文的?二、预习检测1.听写词语 预习后我们有同学说,这篇课文没有词语的,我倒发现了几个有特点的词语,现在准备检查 峨峨泰山 洋洋江河 (类似的词语各写4个)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只要善于读书就能有所发现。看来我比你们强一点。2.课文朗读检查 按常规我们的预习检查应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鉴于古文的难度,做了一个挑整,课文朗读检查。谁第一个挑战?三、古文诵读1.多种方式的朗读2.试背古文(借助ppt) 不知不觉,我

3、们已经读了好多遍了,现在我们试着背诵。我先协助大家记忆。(逐句记忆填空空白)3.引入: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对于本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现在再给大家一点时间,四、理解全文的意思,体会知音。1.借助词语手册、注释自我解读古文,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2.解析文章内容(文中哪句话的意思与课题意思一样?)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说意思,理解谓、乃、复)伯牙为什么要破琴绝弦?文中哪儿告诉你了? (1)重点引导两处的善、念、志的意思理解(2)随机穿插写话训练(课堂作业p58第4题)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志在明月,钟子期曰无论伯牙弹什

4、么,钟子期都知道。书中有句话说这里的念与前面的哪个字意思一样?(志)有时候我们可以用现代的词语去替代理解古文的意思。伯牙的所志、所念、所想,钟子期必得知。我想问问,钟子期必得之的是什么?心里的想法(不仅听懂了琴声,还听懂了伯牙倾注在琴声的心声。)那么峨峨泰山,洋洋江河还道出了什么?(志向、胸怀)怎样的志向和胸怀?课前老师查了一些资料,书中记载着伯牙的琴艺妙绝天下,很多人以听到他的琴声为荣幸,他们都能感受到伯牙琴声的美妙,但是伯牙寄托在琴声中高山流水般的志向和胸怀,他们能得之吗?唯有谁能得之?只有谁必得之?所以说(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用现代的一个成语形容叫 3.体会伯牙绝弦的深意 这次的相见让他们相见恨晚,他们约定第二年的中秋节再相会,可是伯牙等到的是 ,于是伯牙 。现在你对伯牙绝弦又有什么体会吗?3.背诵全文。五、拓展延伸1.了解伯牙在子期目前的诗文2.学习资料袋中的内容,读读记记诗句。3.翻译全文。六、作业1.收集关于友谊的诗句、故事2.读读背背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