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考试重点.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2807910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学考试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遗传学考试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遗传学考试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遗传学考试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遗传学考试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学考试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学考试重点.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解 1.性状:把生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统称为性状。2.单位性状:在观察和研究分析各种生物时,需要把生物的性状区分为许多小的单位,这些被区分开的各个性状称为单位性状。3.相对性状:具有相对差异的性状。4.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5.复等位基因:控制同一单位性状,位于同一基因座位上的两个以上的一组等位基因。6.基因型:一个生物体的全部遗传组成的总和。7.纯合体:在二倍体细胞或个体中,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相同的细胞或个体。8.杂合体:在二倍体细胞或个体中,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不同的细胞或个体。9.纯系:所有单位性状能够真实遗传的群系。10.自交:同一个体自身

2、产生的雌雄配子的交配或同一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11.杂交:两个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12.显性性状: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子一代 表现出来的亲本之一的性状。13.隐性性状: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子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的性状14亲组合:亲代原有的性状组合。黄圆和绿皱15重组合:亲代没有的性状组合。黄皱和绿圆16基因型:一个生物体的全部遗传组成的总和。17表型:机体除DNA外的所有性状和特征的总和。基因型效应:通常情况下,一定的基因型会导致一定表型的产生,这就是基因型效应。但是,表型=内因+外因=基因+环境 ,这里含义指表型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产生既受环境(内环境和外环境

3、)的影响,也受基因(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影响。18修饰基因:能改变另一基因的表型效应的基因。它通过改变细胞的内环境来改变表型。19完全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即完全显性。20不完全显性(半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之为不完全显性。例如:紫茉莉的花色遗传21镶嵌显性(嵌镶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个体上双亲性状在不同部位镶嵌存在的现象。异色瓢虫鞘翅色斑的遗传22共显性:(并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的现象。AB血型;MN血型的遗传。MN血型人体内无

4、天然抗体,输血是不用考虑MN血型是否一致镶嵌显性与共显性的区别:是在显性表现的范围上存在差异,共显性的遗传表现是全身性的,而镶嵌显性的遗传表现是局部性的。23条件显性: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显性从一种性状变为另一种性状的现象。24表型:机体除DNA外的所有性状和特征的总和。25基因型效应:通常情况下,一定的基因型会导致一定表型的产生,这就是基因型效应、26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互作基因:彼此发生作用的基因叫互作基因 27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1.互补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

5、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F2性状的分离比是9:7。发生互补作用的基因称为互补基因2.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F2产生9:6:1的比例3.重叠作用:两对或多对独立基因对表现型影响的相同。重叠作用也称重复作用,只要有一个显性重叠基因存在,该性状就能表现。F2产生15:1的比例 。这类表现相同作用的基因,称为重叠基因这些显性基因的显性作用相同,但不表现累积效应,显性基因的多少不影响显性性状的发育。4.显性上位作用: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表现有遮盖作用,显性上位即起

6、遮盖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F2产生12:3:1的比例。5.隐性上位作用:在两对互作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F2产生9:3:4的比例 上位作用与显性作用的不同点:上位性作用发生于两对不同等位基因之间,而显性作用则发生于同一对等位基因两个成员之间。6抑制作用: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这对基因称为显性抑制基因。28基因互作的两种情况:(1).基因内互作:指同一位点上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为显性或不完全显性和隐性;(2).基因间互作:指不同位点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控制一个性状,如上位性或抑制等。29连锁遗传:

7、同一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以及它们所控制的性状结合在一起传递的现象30完全连锁: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不能够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 F1只产生两种亲型配子、其自交或测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均为亲本组合。不完全连锁:F1可产生多种配子,后代出现新性状的组合,但新组合较理论数为少。31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所含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彼此不同的一组染色体。用x表示。32常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所含的常染色体。用A表示。32性染色体异数:雌体和雄体中,性染色体数目不同或形态有差异的现象。33基因定位:根据重组值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和基因之间的距离的方法34两点测交(两点试验):以两对

8、基因为基本单位,来进行杂交和测交,计算交换值,求得基因间的距离进行基因定位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35三点测验:以三对基因为基本单位,通过一次杂交和测交,同时确定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排列顺序。36.基因:是指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它具有可分性,在其内部存在许多突变子和重组子,并且基因存在重叠、间隔、移动等现象。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37.染色体结构变异:指染色体片段的丢失、附加及位置改变的任何结构变化。38. 缺失:只某一染色体丢失了自身的某一区段,从而引起变异的现象。39.重复:染色体上增加了与自己相同的某一区段。额外的染色体片段叫重复片段。重复的区段可以在同一染色体相邻的位置

9、,也可在不同位置甚至在不同的染色体上40. 易位:指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节段的转移所引起的染色体重排现象41.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42.染色体组指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各异,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有时也叫基因组。43.同源多倍体:有些多倍体中,所有的染色体组是相同的,它们都来自于同一个祖先物种。44.异源多倍体:有些多倍体所含有的染色体组的性质是不相同的,来自于不同的祖先物种,称为异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的最主要来源是远缘杂种的染色体加倍。45. 单倍体:体细胞具有本物种配子(n)染色体数目

10、的个体。可以自发产生,也可以人工创造。46.一倍体(单元单倍体):从二倍体物种产生的单倍体。n=x,如2n=2x=20,一倍体细胞中n=x=10。47.多单倍体(多元单倍体):由某一多倍体产生的单倍体。nx,如普通小麦六倍体,2n=6x=42, n=3x=2148. 非整倍体:指比该物种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n)多或少一个以至几个染色体的生物体。49.亚倍体:染色体数少于正常合子染色体数的个体。50.超倍体:指染色体数多于正常合子染色体数的个体。51. 单体(2n-1):体细胞中某对染色体缺少了一条的个体。动物、植物、人类中都有发现52. 缺体(2n-2):体细胞中某缺少了同源染色体的个体。二倍

11、体产生的缺体不能存活,仅存在于多倍体生物中。53. 三体(2n+1):体细胞中增加了与某对同源染色体同源的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动物、植物、人类中都有发现54. 四体(2n+2):体细胞中多了2条同源染色体的个体55倍半二倍体:是指具有一个物种的全部染色体和另一个物种的正常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或细胞56广义遗传力:遗传方差占表形方差的百分比可以作为衡量某种变异的遗传能力,称为广义遗传力, hB2 = VG VP 100 = (VPVE) VP 100 VP=VG+VE VE = VF1 VE = VP1 VE = VP2 VE = (VP1 + VP2)2 VE = (VP1 + VP2 + VF

12、1 )3 VE = VP14 + VF12 + VP2 457质量性状:凡不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一个群体内表现为不连续性变异的性状。例如孟德尔所研究的豌豆子粒的形状(圆满与皱缩)、子叶的颜色(黄色与绿色)等等。58数量性状(计量性状):凡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在一个群体内表现为连续性变异的性状。农作物的大部分农艺性状都是数量性状,例如植物籽粒产量或营养体的产量、株高、成熟期、种子粒重、蛋白质和油脂含量、甚至是抗病性和抗虫性等59遗传率又称遗传力,是指一群体内由遗传原因引起的变异在表型变异中的比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可作为杂种后代选择的一个参考指标,从而判断该性状传递给后代可能性的大小 60杂

13、种优势(超亲遗传)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61母性影响:子代的某一表型受到母亲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亲的基因型所控制的表型一样。因此正反交不同,但不是细胞质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类似,这种遗传不是由细胞质基因组所决定的,而是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决定的。分两类:持久的母性影响,暂短的母性影响62不育:一个个体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配子或不能产生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存活的合子的现象。63雄性不育性:植株不能产生正常的花药、花粉或雄配子,但它的雌蕊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64群体(孟德尔式群体):在一定区域内能够

14、相互交配的一群个体。65基因库:一个群体中全部个体所共有的全部基因。66、随机交配(泛交):在孟德尔式群体中任何一个个体都具有与其它个体以相等的概率进行交配的机会,这样的交配叫随机交配。67基因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在一个二倍体的某特定基因座位上,某一等位基因中一种基因占该座位上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68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某一特定基因型个体的数目占个体总数目的比率69遗传漂变(莱特效应;漂变、遗传漂移):由于群体较小和偶然事件所造成的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称为遗传漂变。70表观遗传:通过有丝分裂来传递非DNA序列遗传信息的现71胚乳直感:植物经过了双受精,胚乳细胞是3n,其中2n来自极核,n来自精核

15、,如果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72果实直感:植物的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称为果实直感、73限性遗传:指Y(XY型)或W(ZW型)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局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限性遗传的性状多与性激素有关。74自花授粉: 同一朵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授粉叫自花授粉75异花授粉: 不同株的花朵间授粉叫异花授粉76单性结实: 它是在卵细胞没有受精,但在花粉的刺激下,果实也能正常发育的现象77完全显性:F1所表现得性状都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这样的显性表现成为完全显性78不完全显性:有些性状其杂种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这称为不完全显性也叫半显性79共显性: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为共显性80镶嵌显性: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81返祖现象:F1和F2的植株表现其野生祖先的现象。82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这称为多因一效83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到若干性状,这就叫一因多效或叫基因的多效性1. 相引相(相引组):如果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而甲乙两个隐形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地杂交组合,称为相引相(相引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