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情为中心开展有效教学的探索——基于《在沙漠中心》教学案例的思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804008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学情为中心开展有效教学的探索——基于《在沙漠中心》教学案例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以学情为中心开展有效教学的探索——基于《在沙漠中心》教学案例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以学情为中心开展有效教学的探索——基于《在沙漠中心》教学案例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以学情为中心开展有效教学的探索——基于《在沙漠中心》教学案例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以学情为中心开展有效教学的探索——基于《在沙漠中心》教学案例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学情为中心开展有效教学的探索——基于《在沙漠中心》教学案例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学情为中心开展有效教学的探索——基于《在沙漠中心》教学案例的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学情为中心开展有效教学的摸索基于在沙漠中心教学案例的思考王国昌(宁海县越溪中学,浙江宁海165) 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目的多元化,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教师很难确立课堂的教学目的,或者说,目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目的的制定缺少明确的原则。 一、现状分析 老式的课堂教学总要设计教学目的,设计的根据往往是“三规定”:新课标规定、单元导向、课文重点。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在沙漠中心的教学,一般教师在设定教学目的时会列出如下几点: .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2.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体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而对挫折和失败

2、的坚强意志与品质;结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而对人生。 也有教师根据新课标的“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的规定,把本文的教学目的定得更细更具体,如: 1理解作家作品,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理清课文论述的顺序或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在目的达到的过程中,还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于是,一般教师会根据自己的“想固然”,对在沙漠中心教学的重难点做出目的预设。 虽然新课标、教材编写者对教材的教学都提出了一定的规定和建议,但每个教师都这样千篇一律地制定,有效吗?更何况,全国各地存在着地区差别,同个地方同个学校同个班

3、级的学生也存在着个体差别。 二、有效摸索 笔者觉得,合理的课堂目的的制定,除了考虑课标与教材的内容、地位外,更应当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这堂课上将会学到什么。预设了教学目的后,教师更应当换个角度“反证”一下,为什么这些目的是适合这些学生的。只有相对集中的教学目的才会有相对集中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只有相对集中的教学内容,才干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地学有所得。 (一)编制课堂学习单,摸索学情 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立足于“学情”,以课堂学习单为依托,以学生“学”的活动为基点,从学生反馈的预习状况出发来设定学习目的。 以在沙漠中心所在单元摸索为主题,重要“练习迅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重要信息,概括

4、内容要点”,以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为目的。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也许会对探险这个话题很感爱好,会关注这一领域的神秘和惊险刺激的情节,忽视心理活动的体味与思想内涵的挖掘。某些教师在解决文本的时候,也喜欢把文体定位为故事,文本所体现的生命意义,由摸索带来的生命价值的思考就会显得肤浅而又表而化。为此,笔者设计了在沙漠中心课堂学习单,如下:【学习目的】 1理清课文论述的 2.学习用描写塑造人物,体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在熏陶感染中体味生命的意义,对的看待 【学习过程】一、资料链接(有关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二、字词积累(略) 三、读课文,填空 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 四、思考 1.找一

5、找“我”坠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做了哪些事情? .找一找“我”又想了些什么?找出句子,分析其中具有体现力的词语。 3.“我”的心理变化,其实它就是一种痛苦绝望 的过程。 4.你觉得“我”会发生这种心理变化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5.找出文中体现作者战胜困难、走出沙漠和看待生命态度的句子。你能读出作者身上具有的哪些品质? 五、各抒己见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们惊叹生命的顽强,惊叹生命的伟大。是什么支持着“我”,是什么鼓励着“我”?是信念。人类有了信念,就会变得顽强和伟大;人类有了信念,就能冲破一切;人类有了信念,你的生活必然变得充实。你会为了信念筹划每一天;人类的高贵就是由于有了信念。 你觉得我们

6、应当如何来而对人生中的不幸?如何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学习疑问 略课外自测 略学习反思 略 在教学前两天发下课堂学习单,先让学生以24人为一组,同步通读课文一遍,圈出不会念的不懂意思的“拦路虎”,写下自己阅读中遇到的困惑,然后同组内成员一起设法解决,再把重要问题或组内还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课堂学习单“学习疑问”处,独立完毕学习单上的其她项目。 然后教师收阅课堂学习单,发现学生在“字词积累”、事件概括以及“思考”中的第题完毕状况尚好,而“思考”中的第2题答案不一,有点散乱,第4题几乎都空着。在“学习疑问”处问题呈现中,学生的重要问题有: 1.课文中写到飞机失事,有人活下来,但导读部分为什么说“飞机

7、坠毁”呢? 2.课文第2节与第1节中写到“我”在风中“团团转”,为什么呢? 3.课文第1节中写到:“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第4节中又写到:“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因素,是我的大限到了。”句中的“不只是”“别的因素”怎么理解? 4而对死亡,感到恐惊,这很正常。但作者为什么能在死亡之前从痛苦绝望中冷静下来呢? (二)立足学情,设定课堂学习目的 基于以上状况,拟定如下课堂学习目的: 1.学习迅速默读抓要点,理清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体味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与作用。(重点) 学习主人公在绝境中对生命的思考和摸索精神,对的看待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难点)

8、(三)环绕问题,展开课堂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课文的导读部分导入:“20世纪初,飞机还不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试想一下,在这种状况下,让你去坐飞机,会浮现如何的担忧?”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很活跃,立即说开了由于技术落后,由于通讯不发达,飞机随时均有也许“坠毁”。因此,“最初从事航天事业的人们用生命摸索,开辟出一条条新航线”。在此,教师顺便解决学生的“坠毁”一问,再结合学习单略提作者及写作背景。 接着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在圈点勾画中筛选信息,画出体现“我们”在沙漠中艰难处境的语句,分析环境描写的句子,并概括出“我们”在沙漠中的遭遇。着重分析课文的第节,环绕学生“团团转”一问,联系文中“

9、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和“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这两个比方句,指引学生朗读、体会、理解。 对于学习单上思考题第1题的回答,大多数学生侧重于客观概括,如把“困难”概括为“干渴”“寒冷”等,把“我们”对付“缺水”的应对措施概括为“我”喝乙醚、吃酒精、收集露水等。基于此,我们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基本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我们”所遇到的困难,不仅仅是客观上的“缺水、寒冷”,尚有“别的因素”。那“别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自然过渡到学生预习中提到的第个问题。“我”的血液循环不畅,“我”觉得寒气逼人,并不仅仅是由于缺水,由于夜晚的寒冷,更大的因素是“我”觉得“我的大限到了”的恐惊和绝望。 而对死

10、亡,感到恐惊,这符合一般人的心理。但“作者为什么能在死亡之前从痛苦绝望中冷静下来呢”?学生茫然。教师追问:“她在临死前究竟想到了什么?”学生进入思考状态,但仍茫然。教师再追问:“那她在临死前想到了哪些人?”在学生明确答案的基本上,教师继续追问:“这三类人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她们分别抱何种态度尹通过问题的设计,化文中对生命价值抽象的描述为具体;借助再三的追问,化大问题为小问题,进一步浅出,一步步引导学生探寻作者“不喜欢危险(指斗牛士这样纯正的无意义的危险活动),爱生命”的人生态度,探寻她对探险的结识,对人生的追求。 最后,学生畅谈从作者身上得到的启示,如:应当有战胜困难的信心,身处逆境应当看到生

11、活的但愿;生命的价值在于发现,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活、对她人的一种责任等。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本上刊登自己的独到见解,继续完善自己的课堂学习单,涉及“学后反思”。 实践证明,此教法的尝试比老式教学的效果更抱负。老式教学目的的制定重要根据新课标、单元导向、课文重点的规定,加上教师的主观臆测,预设而成。这样的教学目的更多的是笼统化,凸显不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别肯定会影响它的达到效果。它仅相称于我们编制课堂学习单时设定的学习目的,仅仅是根据课标与教材的规定,学生自学时要抓住的重点而已。事实上,地区差别、个体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学生应当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其措施。运用课堂

12、学习单,根据学情,通过二次备课而设定的学生课堂学习目的,符合因材施教的原理,针对性强,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启示 (一)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需要为基本 “以学的活动为基点”就是在拟定教学内容时,着重考虑学生需要学什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着重考虑学生如何才干学得好。“学生需要学什么”,重要关乎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教学内容;“学生如何学才好”,则重要关乎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的活动”。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需要为基本,只有明白学生阅读最想懂得什么,应当懂得什么,教师才干明确可以指引什么。学生基本、能力不同,教学内容、具体的课堂指引也该有所不同。教师课前备课的目的

13、,教师课堂指引的重点,教师课后反思的要点,都应环绕学生、环绕学情、环绕学生学的活动而展开。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课例,无不向我们显示:教学环节,其实就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充足的“学的活动”。新课程其实就是呼唤这样的课堂:使学生的“学”更丰富些、多样些,使学生的“学”比较有构造、比较完整。这样的课堂,正是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 (二)学生的需要是制定课堂学习目的的原则 教师教的主线目的无非是协助学生学,因此,在“教”与“学”两方而中,应当突出学生“学的活动”。而“以学生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规定教师在备学时就得根据学生学习的状态来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拟定合宜的教学目的,然后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师想教什么”是不能等同于“学生实际需要学什么”的,教师“教”得好也并不能替代学生“学”得好。优秀的教师应当能把“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这两方而辨别开来,然后又能关注这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在这次在沙漠中心教学设计中呈现的是“学习目的”,而非“教学目的”。教学中,教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以学生的问题为切入口,聚焦于学生易错和难懂的,制定的课堂学习目的相对集中。学生不喜欢的,使她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她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她读好。总之,学生错得多的,就是课堂的学习重点;学生搞不明白的,就是课堂的学习难点。学生的需要才是制定课堂学习目的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