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279092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数学《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数学《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数学?分数根本性质?说课稿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分数根本性质?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分数根本性质?说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分数根本性质?首先 ,对教材进行分析。一、教材分析?分数根本性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内容。是在三年级下册已经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 ,认识了整体1 ,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根底上 ,学习真假分数 ,分数根本性质 ,约分通分、比大小等知识 ,为后续学习分数与小数互化、分数乘除法四那么混合运算打好根底。二、学情分析学

2、生已经知道了真假分数 ,掌握了分数与除数的关系及商不变性质 ,再来学习分数根本性质。分数的根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 ,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 ,分数的大小却不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掌握新知识。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分数根本性质的过程 ,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根本性质 ,能运用分数的根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拟、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并且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3.情感目标: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学生的成功体

3、验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依据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分数的根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理解分数根本性质的含义 ,掌握分数根本性质的推导过程。五、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讲授法 ,小组合作学习。六、教具学具准备准备大小相等的圆形纸片 ,水彩笔等。七、教学过程:分六个环节一故事设疑 ,揭示课题。我将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题情景。八戒吃第一块饼的14 ,沙和尚吃第二块饼的28 ,悟空吃第三块饼的416 ,他们谁吃的多呢?以此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这个环节设计学生动手折、画、标等活动 ,折

4、出14 ,28 ,416 ,用彩笔在折的圆上涂出14 ,28 ,416 ,再用铅笔标出分数。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分数根本性质。二合作探索 ,寻找规律。请同学们观察14 ,28 ,416 ; 3|4 ,68,1216这两组分数 ,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 ,分数又有什么变化?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如果没有概括出把0除外就设计一组练习:分子分母同乘0 ,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 ,就顺势进行验证。推导出分数根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三稳固练习。练习题的设计有简单到复杂 ,例:分数的分子乘5 ,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母 ;23=()18621=2()等这样的题

5、,进行练习。四梳理知识 ,沟通联系。小结分数根本性质 ,请同学们回忆商不变性质。-在除法中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 ,商不变。然后比拟这两个性质的联系。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共建知识之间的联系 ,有助于学生灵活迁移应用 ,触类旁通。五多层练习 ,稳固深化。我将设计从稳固到思维拓展三个层次的练习。1.2. (1)把5/6和1/4化为分母为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2)把2/3和3/4化为分子为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3.考考你:1/4的分子加上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母应加上 。“师之概念 ,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

6、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 ,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 ,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 ,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 ,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 ,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 ,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 ,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 ,“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 ,更重于传播知识。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

7、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底。六全课小结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现在让我们看板书 ,回忆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比上眼睛想一想 ,觉得把内容记下了 ,就微笑一下 ,是不是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是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