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实验1 能自己跳开的纸杯 u 准备材料:两只纸杯(或轻的塑料杯)u 实验步骤: 1.把两只纸杯重叠好后,搁在桌面上; 2.用手轻轻抓住下面的纸杯,用力对上面的纸杯沿水平方向吹气,上面的纸杯便会迅速地跳离开来实践几分钟后,组织学生比赛,看谁的纸杯先跳起来 u 实验中的科学:当我们对上面的纸杯沿水平方向吹气时,纸杯上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气压减小,而纸杯下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没有改变,气压也没有改变,这样,由于纸杯下面气压较大,就把纸杯压上去了,你也不妨试试!u 这一现象是荷兰物理学家伯努利首先发现的,也就是伯努利原理丹尼尔·伯努利在1726年首先提出的原理的内容是:在水流或气流里,如果速度小,压力就大,如果速度大,压力就小丹尼尔·伯努利(Bernoulli,Daniel),1700年2月8日生于荷兰格罗宁根,1782年3月17日卒于瑞士巴塞尔,是伟大的数学 u 实验2 大力士——纸 u 思考:你能想象一张纸能够举起一本书?你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吗? u 实验准备:纸、胶带、1本书 u 实验操作: 1. 把纸放在两本并排分开放的书上,使纸的中间部分悬空把一本书放在纸的悬空处,纸张很快就会弯曲。
2. 把纸卷成一个纸卷,用胶带粘好纸的边缘处 3. 把纸卷立起来,并在上面放一本书,甚至放更多的书,纸张都不会变形 4. 思考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u 实验中的科学: 1. 一张纸能承受多大的压力,主要取决于纸张受力时的弯矩弯矩即纸张的受力点和受反作用力的点之间的距离弯矩越大,纸张承受的力越大,反之越小 2. 直接把重物放在纸上,则纸的受力点和受反作用力点几乎在同一位置上因此弯矩小,所承受的力就小 3. 把重物放在竖直的纸卷上,纸的弯矩较大,因此承 受的力较多 创造: 想一想,把纸还可以折成哪些形状,以便承担压力 u 实验3 有孔纸片托水 u 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 u 实验准备: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 u 实验操作: 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小孔; 3.用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u 实验中的科学: 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
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实验u 实验4 能抓住气球的杯子u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实验准备: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u 实验操作: 1. 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 2. 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 3. 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 4.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u 21 实验中的科学: 1. 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 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气压变小,因此空气可以把气球压向杯口 创造: 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u 实验5 这样扎气球,气球会爆炸吗?u 实验准备:气球,细线,透明胶布(或橡皮膏),钢针u 实验过程 1.给一只气球吹足气,系紧口子 2.用一块透明胶布(橡皮膏也可)贴在气球上,拿一根针从贴着透明胶布的地方把气球扎破 u 你想想看:气球会不会“啪”的一声爆炸吗? u 实验中发生了什么:你也许认为气球要爆炸了吧!其实,气球并没有“啪”的一声炸掉。
u 实验中的科学: 在一般情况下,用针扎破气球,气球肯定会爆炸;现在的情况不同,你会看到气从针孔处徐徐冒出来,气球却像泄了气的车胎一样慢慢地瘪下去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气球扎破时,溢出的空气造成一股压力,橡皮和胶布对这种压力的反应各不相同当压缩空气从气球扎破的地方冲出时,橡皮脆而薄,气球皮一下就被撑破了,同时发出很大的破裂声透明胶带比较坚固,它可以抵住压缩空气冲出造成的压力,所以气球不会“啪”的一声爆炸 这个实验的原理,已经被人们运用到了生产实践中,防爆车胎就是据此原理制成的u 实验6 烧不断的棉线 u 思考:为什么棉线烧不断? u 实验准备:棉线一根、清水一杯、食盐、筷子、火柴u 实验操作: 1.在一杯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2.将一根棉线放入配制好的浓盐水里浸泡一下,拿出来放在桌上晾干 3.将晾干后的棉线用手提起,点燃一根火柴去烧棉线 4.棉线从下端一直燃烧到上端,但烧过后的线灰仍象一根线一样没有被烧断 u 实验中的科学:盐是不能燃烧的,浸过浓盐水的棉线在燃烧时,里面的棉线已被烧尽了,可是包在棉线外面的一层盐壳却保留了下来。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烧不断的棉线u 实验46 变色的碘 u 思考:碘酒的颜色遇到燃烧的火柴时,会有变化吗? u 实验准备:带盖的玻璃瓶1个、碘酒1瓶、火柴1盒、水少许u 实验操作: 1. 玻璃瓶中倒入30毫升左右的水 2. 在水中加入二、三滴的碘酒,观察颜色 3. 同时使用2—3根火柴,点燃后立即放入瓶中燃烧,并用瓶盖盖住瓶口 4. 摇晃瓶子,观察颜色的变化u 实验中的科学: 1. 碘酒的颜色是棕色的 2.火柴的烟雾可以使碘变成无色的碘离子,所以瓶子中的碘酒溶液会变成无色透明的水溶液 u 创造:火柴中含有一些易燃物质,当你点燃火柴时,除了火光,是否闻到异味呢?会带来什么样的污染呢 u 实验49 空中点烛 u 思考:火柴在蜡烛的上空点燃,蜡烛为什么会燃烧呢? u 实验准备:蜡烛、火柴 u 实验操作: 1.点燃一支蜡烛 ; 2.燃烧一会儿的蜡烛顶端烧成了杯状,将点燃的蜡烛吹灭 ; 3.吹灭后的蜡烛冒出了青烟 ; 4.用火柴点燃刚刚熄灭的蜡烛冒出的青烟时,蜡烛会立刻复燃 实u 验中的科学:点着蜡烛后,可看到蜡烛顶端的蜡慢慢熔化,顶端明显地烧成了杯状,在“杯”中盛着熔成液状的烛油。
然后,烛油沿着烛芯爬升上去,在烛芯上端达到燃点而烧起来,在燃烧产生的热量的作用下,烛油会汽化成“青烟”显然,“青烟”就是蜡的气体状态 u 实验55 没有胶水,报纸也能贴在墙上 u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u 实验准备:1支铅笔,1张报纸u 实验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桌面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试一试,把报纸向墙上贴,会看到报纸粘到墙上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u 实验中的科学 1.铅笔与报纸摩擦,使报纸带电物体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又是相互的,所以,带电的报纸被吸引到了墙上 2.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u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创造:你知道水的气体状态是什么?你能用什么办法制造水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