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2779055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提高儿童作品教学的有效性以寓言教学为例如何提高儿童作品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是广大教师苦苦探索的问题。一下我结合寓言教学实际,谈谈我对提高儿童教学有效性的一点浅显的看法。一、 再现寓体生动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寓言故事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开篇我先创设了一个静谧和谐的环境,深深吸引住学生,当他们陶醉其中的时候,再使情节突然一转,(“一只大会狼突然从远处走来了”)随着狼的出现,将矛盾推出。这将极大的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能轻松进入课文的学习。有了这么强烈的对比,学生就容易就找准狼和小羊的心理位置。学生一旦进入情境,文本所介绍的无论多么久远或离现实多么遥远的内容,都会一下子推到他们的眼

2、前,引起他们的关注,激起他们的感情;而与此同时,学生对教材语言的感受也会随之敏锐起来了。 二、培养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学习“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摒弃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如在教学狼和小羊时,在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对课文中狼和小羊的对话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大灰狼的凶恶、蛮横无理和小羊的温顺。这样学生通过以上的实践操作,验证了这样一句话:“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自己动手做过才能真

3、正的理解。”该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断的对头脑中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产生种种联想和想象,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三、指导学生设疑、质疑,发展创新思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寓言

4、守株待兔一课时,在揭示寓意培养发散思维时,就可以指着画面问:“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兔子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接着请一个同学上来当年轻的种田人,让他的“邻居”上来教育他。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众人纷纷相劝,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这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场面。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情境中境人互动,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四、激励表演,促进探究感悟叶澜教授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闪动,人性的张扬。因而,角色表演

5、是阅读探究的一种主要途径。当学生接所担当的角色需要去读书,去思考,去评验,进行独白,表演时,学生就会带着情感主动去学,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掌握,老师也可以抓住表演时,学生探究性学习就是这样一种激活式的全新学习方式的评价把它们作为一种课堂阅读教学资源来开发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的课堂阅读探究。如陶罐和瓷罐这篇课文,是一个趣味性很强的寓言故事,我教这一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后,创设情景,激励学生演一演,学生们个个都喜形于色地表演起来,接着我让学生评评他们的演技如何。生1:我觉得他演得很像,把铁罐一种傲慢无理。陶罐的谦虚都表演出来。生2:我觉得他们演得很好,不能加上自己的一些动作、语言。生3:我觉得他

6、们演得好,我也真想演一演可见,课堂表演,它不仅是为“观众”(师生)而演出的,而且是学生的一种新的特殊的阅读探究方式。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的感受。五、注重情境的开放性,培养创新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由于情境教学具有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等鲜明的特色,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新人格有着独特的作用。创新思维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思维过程,它善于大量地、广泛地吸收外界各种信息,在与外界各种信息的交换和反馈中,不断吸收新东西,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整合自己的思维成果。在教学中,我注重情境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创新余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无论从教学的过程,还是教学结果的检验上看,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每个对儿童关心、对学生负责、对祖国热爱的教师和每个普通人的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