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建设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77140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资源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信息资源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信息资源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信息资源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信息资源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资源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资源建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资源建设第一章语法信息:由于主体有感受力可以感知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外在形式,由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由于主体有理解能力,可以领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逻辑含义,由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语用信息:由于主体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可以判断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效用,因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信息资源化的成因:1、 信息资源是直接为人类所需要,并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的资源。2、 信息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中的稀缺资源3、 信息资源是使用方向具有可选择性的资源信息资源化的意义:、信息资源的定义:广义:把信息活动的多种要素都纳入信息资源的范畴,她强调“信息资源”是通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集

2、合狭义:将信息资源界定为是通过人类选择、组织和加工解决的有序化的多种媒介信息的集合信息资源的类型:文献型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单机信息资源)一次信息资源:是指著作者最初刊登的原始文献,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二刊登的原始创作二次信息资源:实在对大量的分散的原始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顿、内容浓缩的基本上,按照一定体例组织而成的客供件所得一种信息资源三次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运用二次信息资源对一次信息资源进行系统分析、综合研究、评述而加工成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就是人类对所处在无序状态的多种媒介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等活动,使之成为可资运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信息资源建

3、设的三个阶段:1、 藏书与藏书建设2、 文献资源建设概念的提出与理论体系的形成3、 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1、 信息资源体系规划2、 信息资源的选择与采集3、 馆藏资源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4、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运用5、 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6、 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7、 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与措施的研究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1、 信息资源建设使无序的信息成为可以运用的重要资源,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2、 信息资源建设增进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远距离获取,为人们运用信息带来极大的便利3、 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基本,是图书馆开展服务活动的重要保障4、 信息资源建设

4、对于国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第二章信息资源建设的典型理论1、 贮存图书馆理论2、 零增长理论3、 拥有与获取理论拥有本馆资源与获取馆外信息的关系拥有 获取是互相辅助的关系、长期共存的关系、缺一不可的关系、互动的关系,也就是说,纪要注重拥有,也要注重获取,这应当成为在新的信息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4、文献老化理论(指的是文献内容上的老化)文献半衰期:指的是正在被运用的文献中的一半实在多长一段时间刊登的(文献的半衰期越长,文献老化越慢,反之越快)普赖斯指数:即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刊登年限不超过5年的文献的引用次数与总的引用次数之比值P出版年限不超过五年的被引文献量被引文献总量普赖

5、斯指数与文献老化速度成正比4、 普赖斯曲线文献信息的指数增长规律(指的是社会总文献在长期的历史时间内的增长规律)5、 布拉德福定律文献分布规律理论核心期刊: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1、 实用性原则2、 系统性原则3、 特色化原则4、 共建共享原则第三章新的信息环境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1、 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构造的影响2、 对馆藏信息获取方式的影响3、 对图书馆信息资源质量评价的影响4、 对信息资源保障方式的影响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派和使用基本上的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重要特性:1、 科学技术知识是知识经济形成的基本2、 科学与技术共同支

6、撑着知识经济的发展3、 学习、创新是知识经济不可或缺的条件知识信息需求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1、 图书馆作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信息载体集散中心的地位将更加重要2、 图书馆信息资源构造必须因知识信息需求的变化进行调节3、 必须建立信息资源社会保障体系,满足多元化的知识信息需求国家政策及法律环境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增进作用1、 加快制定图书馆法,为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健全的法制环境2、 加大投入力度,为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3、 加强对信息资源布局宏观规划与调控4、 完善国内信息法律体系,谋求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进一步协调知识产权制度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积极意义1、 知识产权制度有助于刺激知识生

7、产者的积极性,促使人们发明日益增多的精神财富,从而为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源2、 知识产去哪制度有助于增进知识成果的传播和运用,增进科技、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伙3、 知识产权制度保证了知识成果的新颖性、发明性,从而有助于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第四章 第五章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流程与环节1、 前期建设阶段信息资源建设规划信息需求分析信息源及供应源分析2、 建设实行阶段信息资源采集信息资源组织信息资源存储、管理信息资源检索3、 开发运用阶段信息资源开发信息资源运用信息资源传播、传递4、 信息服务阶段信息资源反馈文献采访:文献采访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对馆藏、读者和文献源的调查,有

8、目的、有筹划和系统地收集馆藏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以满足读者需求的过程文献采访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满足需求1、 这一理念规定图书馆在文献采访时要把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放在首位2、 这一理念带来了现代图书馆评价原则的变化3、 这一理念规定图书馆采访人员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对书的鉴赏能力,还要有对社会文献信息需求的判断能力重点藏书:是指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重要读者对象的需要所选配的某些学科、专业获专项范畴内系统完整的文献资料一般藏书:重要涉及一般顾客用于学习提高所用的基本书刊,一般参照工具书,业余阅读欣赏的文艺书刊和通俗科普读物,以及综合性、边沿性与有关学科的书刊资料等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的关

9、系:1、 互相依存,互相补充2、 互相交叉,互相转化国外选书理论:价值论美国 杜威需要论美国 普尔克特综合计分法英国 麦考文社会调查选择说英国 维拉德使用概率论印度 阮冈纳赞补充原则原苏联复选理论原苏联 格里戈利耶夫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出版国家书目,拥有一种丰富的外文馆藏;作为国家书目情报中心,编制联合目录,出版回溯性的国家书目国家图书馆的基本任务:全面系统的收集、保存国家文献,她规定国家图书馆将国内出版的各类型、各语种的出版物,全面采集入藏,意识国家图书馆成为本国书刊资料查询和借阅的最后基地文献信息采集源:用于文献采访工作的多种采集工具采集工具:征订目录:是图书馆信息采访人员订购书刊时直接使用

10、的重要书目工具通报性书目和积累性书目:是一种积累报道全国各地出版社已经出版发行的图书状况的总书目,是记录一定期期内文献出版状况的目录,其主体是国家书目参照性书目:其所列图书均是已经出版发行的图书。参照性书目不是直接用于订购书刊的目录,而是供采访人在进行文献采集工作时参照的目录,它涉及多种联合目录、专项目录、推荐书目等文献采集的措施:1、 购入采集方式(预定、现购、邮购、代购、网购、复制)2、 非购入采集方式(呈缴、调拨、征集、索取、互换和赠送)文献采集的流程:1、 选书阶段2、 订书阶段3、 验收阶段图书选择的原则:1、 图书的内容范畴2、 图书的内容质量3、 图书的读者对象4、 图书的责任者

11、5、 图书的出版者与出版记录6、 图书的价格7、 图书的印刷质量复本:图书复本,泛指两本以上,内容和形势完全相似的反复书拟定藏书复本量的根据与措施:1、 现实读者数2、 图书借阅制度3、 图书的有效期4、 图书的类型与价格5、 流通部门数与保存本数6、 图书馆复制能力第七章电子出版物:是以数字代码为存储方式,以电、磁、光介质为媒体形态,以多种符号形式记录信息内容,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用以体现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电子出版物采访原则:1、 需求导向原则2、 协助互补原则3、 成本效益

12、原则书目数据库:是指存储有关主体领域各类文献资料的书目信息,以二次文献的形式报道文献的数据库,涉及题录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引文数据库、期刊目次数据库以及图书馆藏目录数据库等类型建库模式:1、 自建数据库2、 套录原则源数据3、 套录与自建相结合4、 联机目录合伙建库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措施1、 书目信息的分析和选择2、 书目信息的分类和排序3、 书目信息的描述和标引4、 书目信息的编目和组织开放存取(A):开放存取运动倡导学术资源的公开获取,体现了在数字环境下学术资源无障碍流动的抱负目的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方式:1、 基于OPC的数字资源的整合2、 基于数字资源导航的整合3、 基于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的整合4、 基于链接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方式5、 基于跨库检索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第九章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1、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助于减少信息资源建设的反复和漏掉,形成各具特色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提高整体信息资源系统的保障能力2、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助于国家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可以得到最优化使用3、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的需求,大幅度提高馆藏资源的运用率4、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助于消除信息鸿沟,实现信息公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