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捕捉与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277004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捕捉与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捕捉与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捕捉与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捕捉与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捕捉与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捕捉与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捕捉与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如何捕捉与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甘肃省临泽县蓼泉中学 刘东伟关键词:初中历史课教学 捕捉 利用 生成性资源内容摘要: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生成的教学资源是很珍贵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是能捕捉和利用课堂当中的生成性资源,就能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达到相当默切的程度。让教师教有所得,学生学有所得。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有四个方面:(1)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2)教师要学会回应“不同的声音”,对学生的错误正确引导。(3)教师根据课堂上变化的情况,动态处理课堂。(4)教师要学会延伸和拓展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

2、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生成的教学资源是很珍贵的。它有时能超越老师的思维,它有时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它有是节外生枝,脱离教师讲解的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是能捕捉和利用课堂当中的生成性资源,就能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达到相当默切的程度。让教师教有所得,学生学有所得。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捕捉与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就是教师要做到“四要”。一,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处于放松状态,心里感到安全自由时,就会思维活跃,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火花。适度的宽松环境,

3、有利于学习潜能的最大发挥。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内心的想法尽情的表达。例如,我在讲解七年级历史下册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时,因为涉及隋炀帝杨广这样一个历史上评价不一的皇帝,而电视中又正在播放隋唐英雄传,学生对杨广这个历史人物有极大的兴趣。于是在课堂结束时,我设计了一个讨论题:我心目中的杨广。在晚自习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生1:隋炀帝是一个暴君,滥用民力,剥削人民。生2:他奢侈享受,乘龙舟南巡,要求500里内的州县都要贡献食物。生3:在他统治期间,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生4:对隋炀帝,我们还要看到他的功劳,他开凿了大运河,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生5:

4、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辩证的看待,既看到的功劳,也要看到他的过失。老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我很高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既看到他的功劳,也要看到他的过失。通过这次学生的激烈讨论,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二,教师要学会回应“不同的声音”,对学生的错误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也会超出教师的预料之外。教师不能以一句“你不对”作为学生的评价。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我们对学生的错误不能简单的否定。当然,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我们把学生的错误当作一种鲜活

5、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让错误服务于教学和学生的发展。例如,我在讲解七年级历史下册宋金南北对峙时,为了更好的理解南宋与金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南宋的皇帝,在当时的情况下,你打算如何保护自己的国家?生1:与金订立和约,给金送一些财物。生2:那不是卖国吗?况且金国很贪婪,你能给多少?生3:应该动用全国的力量与金国决一死战。老师:这种办法行不行?南宋的军事实力不如金国。生5:我可以联合其他的政权攻打金国。老师:如果联合失败了怎么办?何况当时也没有一个国家和南宋联合去打金国。生6:当时还有一些著名的抗金将领可以重用来抗击金国的侵略。老师:可是,后来岳飞等人却被秦桧

6、等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谁来领导抗金斗争?在当时,我并没有对说错的学生给予否定,而是让学生自己讨论后,我再结合教材分析了南宋与金南北对峙形成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并且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正确引导。三,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变化的情况,动态处理课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信息量非常丰富,教师要根据这些信息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教师要树立课堂的新理念,那就是一个教师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变化的情况随时课堂的节奏,内容。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可遇不可求的机会,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和点拨。例如,我在讲解八年级历史下册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时,我播放了一个有关埃及金字塔的

7、视频材料,让学生了解金字塔修建的原因,时间,过程,意义等知识。我本打算讲解下一个问题,这时有个学生举手问:“老师,埃及人修建的金字塔为何不建成圆形的或方形的,而要把金字塔修建成四棱锥形?”这是我在教学中并没有设计的问题,但我马上意识到,如果这个问题我不讲解,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让学生展开讨论,生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要把金字塔修建成四棱锥形。生2:为了减少风沙对建筑物的侵蚀。生3:和埃及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生4:为了节省人力和物力,修建的速度更快一些。生5:这样的结构有利于保存埃及法老的木乃伊。老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埃及人把金字塔之所以修建成四棱锥形,主要是这种结构科学合理,有利于

8、保存法老的木乃伊,同时也为了减轻风沙对金字塔的侵蚀和破坏。四,教师要学会延伸和拓展课程资源。教师要学会延伸和拓展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有时学生不是顺着老师的思路进行课堂教学,而是与老师设计的问题背道而驰的事情时有发生。学生提出的问题会面对这些动态性资源,教师可以把这些资源延伸到课外进行拓展,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讲解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时,我分析到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之一是火攻。有一个学生举手说:“曹操在军事上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连周瑜都知道用火攻,曹操就没有想到?他是不是很笨?火攻的东风是诸葛亮借来的吗?”我认识到学生对这一段历史还有兴趣,于是我决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解决。我让学生查找资政通鉴,三国志等史学著作,并且设计了相关的问题在网络上查找。通过活动,学生了解了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军队中发生了瘟疫,导致死伤过半。也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以及戏剧对历史人物形象的加工掩盖了我们对曹操的正确认识。要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必须从当时的史料记载中去查询。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赤壁之战,正确的评价了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