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考中的动点问题.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767337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考中的动点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中考中的动点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中考中的动点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中考中的动点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中考中的动点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中考中的动点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考中的动点问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中考中的动点问题厦门市刘五店中学 黄栋内容摘要:中考数学命题中,动点问题常以压轴题频频出现。针对此类难题,教师要善于从历年试题分析中总结其解题方法与技巧,结合学生实际学情,用直观演示,动静结合,数形结合,讲练结合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分析解决此等类似问题,提高其审题与解题的能力。关键词:动点 运动 以静制动 动中求静 以动制动 数形结合 分类讨论 动点问题一般是指在一个几何图形的背景下,一个或两个点在运动过程中构成了新的几何图形,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它往往考查学生对图形把握的直觉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从变化中看到不变的数学洞察力,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周围世界,以及特殊与

2、一般、动与静的辩证观点。初中新课标在数学教学目标中提出:数学教学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动点问题恰好具有这种特点,同时,它还是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的重要体现;也是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一种体现。因此,它在近几年中考题中频频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该怎样指导你的学生面对这一难题呢?现在,我就以一线从教多年的经验,谈谈我的研究与心得。一,动点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动点问题主要有以下方法:第一,“以动窥静”,“以静制动”。辨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点问题中也存在运动和静止

3、的相对统一关系。这时需要善于用动态思维来分析,不被“动”所迷惑,通过观察、分析、探究,把动态问题转化为静态的问题来解决,从而找到问题的突破口。通常,可以找出动点运动中符合题意的某一阶段的一瞬间,画出相对应的图形(以动窥静),再从一瞬间对应的图形出发,研究其中的特点,解答出问题(以静制动)。例1,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 ,AD=24cm,AB=8cm,BC=26cm,动点P从A开始沿AD边向D以1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B以3cm/s的速度运动,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问:当t分别

4、为何值时,(1)点P,Q两点的距离最短;(2)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解:(1)当PQBC时,点P,Q两点的距离最短,A=B=90,四边形ABQP是矩形。AP=BQ AP=t,BQ=263tt=263t,解得:t =13/2当t =13/2时,点P,Q两点的距离最短。(2)当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时,有PD=CQPD=24t,CQ=3t,24t=3t,解得:t =6 当t =6秒时,四边形PQCD为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是典型动点问题,初看似乎与静止无关,实际上该问题的解决恰好运用了“以动窥静”,“以静制动”,随着P、Q两点的运动,四边形PQCD会出现几种临界状态:一般梯形、平行四边形、

5、一般梯形、直角梯形、一般梯形、等腰梯形、一般梯形,找到对应的几种静止状态下某几条线段之间的大小关系:一般梯形(PDCQ),平行四边形(PD=CQ),一般梯形(PDCQ),直角梯形(AP=BQ),一般梯形(PDCQ),等腰梯形(PDCQ且AP-BQ=BC-AD),一般梯形(PDCQ)。第(1)题中四边形POCD对应状态是直角梯形(AP=BQ)第(2)题中四边形POCD对应状态是平行四边形(PD=CQ)。解决这类形题一般只要理解动点运动的整个过程,找出动点运动过程中的各种临界状态,画出相对应图形,理清各种临界状态变量之间关系,根据方程和函数就可解决。第二,动中求静。很多动点问题中,往往蕴含不变的图

6、形,不变的量,如果抓住了这些不变的图形,不变的量,就能以不变应万变,立于不败之地。例2,在正方形ABCD中,点P是CD上一动点,连结PA,分别过点B、D作BEPA、DFPA,垂足分别为E、F,如图(1)请探索BE、DF、EF这三条线段长度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若点P在DC 的延长线上(如图),那么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之间又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若点P在CD 的延长线上呢(如图)?请分别直接写出结论;(2)请在(1)中的三个结论中选择一个加以证明解;(1)图有BEDF=EF;图有DFBE =EF;图有BE+DF=EF。(2)以图中BEDF=EF为例证明:BEPA、DFPA,AEB=AFD=90DAF+AD

7、F=90DAF+BAE=BAD=90ADF=BAEAB=ADABEDAFAE=DF,BE=AFBEDF=AFAE=EF点评:解本题的关键是:找到不变量ABEDAF。从图中,观察可发现:无论P点如何变化,总有ABEDAF,从而有AE=DF,BE=AF再结合图形,可知图有BEDF=AFAE=EF;图有DFBE=AEAF=EF;图有BE+DF=AF+AE=EF。第三,以动制动。有的动点问题需要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时,可以试图建立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函数性质来求解。例3,正方形ABCD边长为4,M、N分别是BC、CD上的两个动点,当M点在BC上运动时,保持AM和MN垂直,(1)证明:RtAB

8、MRtMCN;(2)设BMx,梯形ABCN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M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CN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3)当M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RtABMRtAMN,并求此时x的值解:(1)正方形ABCD,BC90,AMBBAM90AMMN,AMN90,AMBCMN90BAMCMN,RtABMRtMCN(2)RtABMRtMCN,即CNy(CNAB)BC(4)4x 22x8(x2)210当x2时,y取最大值,最大值为10当M点运动到BC的中点时,四边形ABCN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10(3)BAMN90若RtABMRtAMN,则RtABMRtMCN,BMMC当M点

9、运动到BC的中点时,RtABMRtAMN,此时x2 点评:解决这类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动点问题的关键是建立函数关系。而建立函数关系一般是由相似三角形、线段的比例关系和面积等得出。而最值问题只要根据函数性质结合题目限制条件(如自变量取值范围)就可求得。二,教学的几点建议1,有效解题。首先,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层次性,要讲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要一步到位,应逐步过渡,如果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其次,注意所选例题的典型性,尽量多选最基础且最具代表性的动点问题,这样就可由一题推及一类,让学生可触类旁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2,教学时要注重两个过程。第一,重视动点运动的整个过程

10、。动点问题与其它静态问题不同之处在于:动点运动过程中,图形会跟着发生变化。解决动点问题关键是要搞清楚图形的变化过程,理解图形的运动规律。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这个过程,这一点对于解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初学动点问题和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它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的最佳钥匙。在前面例1的教学中。在讲述本题时,我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们反复观看P、Q两点从开始运动到其中一点到达终点停止这一过程,第一遍让学生们仔细感受四边形PQCD的变化:开始四边形PQCD是一般梯形,然后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一般梯形,直角梯形,一般梯形,等腰梯形,一般梯形,并画出各种情况下的代表图形;第二遍让学生观察当四

11、边形PQCD分别出现以上不同情况下边DP与边CQ的数量变化:PDCQ,PD=CQ,PDCQ。我发现学生们在几遍观察之后,就开始讨论其中的变化,反应比开始好多了。实践证明,先必需要让学生对动点问题有感性认识,只有感性认识足够了,才能让学生对动点问题认识升华到理性的角度,并对之产生观察、思考、跃跃欲试的兴趣。其次,在需要分类的动点问题中,认识并理解这个过程对于正确分类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有的动点问题分类的切入点就是动点的不同位置,理解了动点运动的整个过程,就可以很容易科学地进行分类。第二,重视学生思维的形成过程。解题思维的形成有如下特点:寻找方法不断探索纠错最后找出正确解法。如果教师上课时,解决问题

12、每次都是顺利流畅,讲解例题、习题时滴水不漏,那么就会掩盖教师在寻找方法不断探索纠错这一过程,掩盖教师解决问题经历的曲折或失误,不利于学生解题思维的形成。相反,教师如果愿意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如何切入,寻找方法,如何纠正错误思路,最后得到正确方法,学生不但能学习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还能了解:原来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也会遭遇挑战,也会经历曲折与失误,这对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树立解题自信心是十分有益的。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数学教学和探究活动中始终体现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动点问题也不例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特别注重这些

13、思想方法的渗透,因为只有让学生充分掌握领会这种思维,才能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求解动点问题的能力。动点问题中主要体现方程与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方程与函数思想。大多数动点问题到最后都转化为方程或函数形式,然后利用方程或函数的性质来求解。数形结合思想。动点问题中,所研究的量的几何特征与数量特征紧密结合,体现了数形结合的特征与方法。以“形”直观地表达数,以“数”精确地研究形。华罗庚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通过深入的观察、联想,由形思数,由数想形,利用图形的直观诱发直觉。例4,如图,直线y=x+4与两坐标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点M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A、B

14、两点除外),过M分别作MCOA于点C,MDOB于点D,当点M在线段AB上运动时,你认为四边形OCMD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分析:直接观察四边形OCMD的周长是不好入手的,我们如果能设一个未知量a,然后将四边分别用a表示就比较好办了,因为点M在直线y=x+4上,所以可设M(a,a+4),可得OC=DM= a,OD=MC=a+4,故四边形OCMD的周长= 2a+(a+4)=8,即四边形OCMD的周长不变。分类讨论思想。动点问题是中考的热点,常作为压轴题,难度较大,往往会出现多种情况或多个结果。这时就需要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关键是考虑运动全貌,对运动的整个过程的深刻把握,站在更高角度鸟瞰全

15、局,不致以偏概全,这样才能做到分类标准统一,不漏不重。例5,直线与坐标轴分别交于两点,动点同时从点出发,同时到达点,运动停止点沿线段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沿路线运动(1)直接写出两点的坐标;xAOQPBy(2)设点的运动时间为秒,的面积为,求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析:(2)通过了解P、Q两点的运动变化规律,Q点的位置始终在OA上,故OQ=t,而P可以分别位于OB和AB上,故分两种情况:a当P点在OB上时,先求得点的速度是(单位/秒),此时,OP=2t,故s=OQ*OP=*t*2t=;b当在线段上运动时,如图b,作作于点,由,得,解(1)A(8,0)B(0,6)(2)点由到的时间是(秒)点的速度是(单位/秒)当在线段上运动(或0)时,当在线段上运动(或)时,,如图b,作于点,由,得,教师在进行动点问题的教学时,只有长期、反复、明确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