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2762126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别了,不列颠尼亚 知识与能力:1、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过程与方法:速读、品读、感悟、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热情,激发民族自信教学重点:、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学习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香港回归是什么时候?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会怎样报道这一事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新闻,带领我们回到年月日至月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二、知识积累 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

2、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事其基本特征。其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个部分。 标题又分为主题、引题和副题三种。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导语是新闻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它用简洁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有的新闻还有背景,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村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尾时指新闻消息的结语

3、,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 三、整体感知 本文选取了五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作为典型性的特写镜头,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试找出并概括这些场景(按时间顺序) 时30分:末任港督降旗仪式 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四、合作探究 1、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明确:第一次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着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但这一次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三次是交接

4、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标志着英国对香港的统治彻底结束,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文章在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又相应的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请在文中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了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降旗仪式,令人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最后结尾,从1841年1月26日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 这些背景材料靠现实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也使得现实场景有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事件本身的现实内涵,中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努力与漫长的等待,使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

5、民这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成为了过去,彰显了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复兴。五、分析鉴赏 1、准确得体的语言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明确:准确生动地描写出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时黯然神伤的神情,以及他对大英帝国失去香港的失落感。侧面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自豪。 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明确:暗示着这艘船以及船上的人彻底离开香港,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2、恰当的对比和议论 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明确:运用对比,强调了这次升旗是具有标志性的最后一次,象征着英

6、国殖民统治的终结。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金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明确:“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金花图案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作为特别行政区象征的紫金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将回归祖国。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明确:短短13个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着无穷的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的从海上离去,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3、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许多记者也写了很多篇新闻,但这篇新闻却独胜一筹,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它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 明确:标题

7、,有两层含义。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海面。而在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标题寓虚境寓实景,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 角度选取独特。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的庄严,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多么的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简介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穿插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增强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六、课堂小结 香港回归了,但是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失掉尊严的教训应让我们铭记。让我们好好学习,为祖国的荣耀增添自己的一笔吧!七、板书设计 导语:英国撤离香港 主体:时30分:末任港督降旗仪式 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结尾: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作业:状元桥的练习题1-10题。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