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家乡诗集.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2761084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家乡诗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题家乡诗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题家乡诗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家乡诗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家乡诗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荷花选自:家乡诗集铁庵诗存一、教学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观荷的情怀。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荷花的诗句。4结合铁庵诗存中所有有关描写荷花的古诗荷花、明湖词,夜坐,秋雨大明湖晚眺逐步扩展知识面和阅读面。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有感情地吟诵诗句。2、通过想像画面,感悟“喜见新荷茁碧流,深藏叶底似含羞。”三、教学难点:通过想像画面,感悟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四、预习提纲: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荷花。2、展示关于张铁庵的资料,理解题目的意思。3、小组内相互说说诗的意

2、思。4、思考荷花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五、教学过程:(一)、导课明标,出示提纲。1、出示古诗荷花:“喜见新荷茁碧流,深藏叶底似含羞。”知他终有朝天日,花到开时自出头。“2、齐读古诗,说说古诗的意思。3、展示铁庵诗存中荷花中的解说,体会古诗所表达的田园之情。4.今天,我们一起来再来学习一首田园古诗荷花(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二)自主预习,合作探究1、 自由朗读古诗。2、 小组内交流补充张铁庵的资料。(三)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一)、知诗人,解诗题(1)指名介绍张铁庵及田园诗的风格。(2)教师适当补充张铁庵的资料:张铁庵,旧长山县东南宋家村人(今周村区南郊镇宋家村),清末民初

3、周村著名的田园诗人、画家,曾在槐荫书院求学讲艺,先生去世后,其好友班德成、蔡星南、焦振沧等出版了其诗集铁庵诗存,诗集再现了清末民初周村一代的丝绸文化特色的田园生活。在我国灿烂的文化宝库中,古诗是一颗绚丽多彩的明珠, 尤其是田园诗在艺术上有着许多特点,其意境深远,已与精炼节奏明快。意蕴和学。此外,诗句中非常讲究色彩的描写。也重视与各种不同色彩的描写,诗人常常把握对自然界中特殊的环境下,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也表现出色彩鲜明的意境与色彩感。 诗句中的色彩,由形容自然界的词语和丰富的有色彩的事物的本身来表达。 (二)初读知意。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

4、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学生反复练读)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3、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4、谁来展示你的朗读?(指名朗读)(三)入境悟情。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自读自悟再交流)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现在就将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生自由汇报)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内容)(四)情感朗读。1、(播放音乐

5、,课件演示。)2、请你也来感受张铁庵这说不尽、叙不完的田园情。自己练习朗读,把你的体会充分地展示出来。(学生自由练读)3、(指名读并评析)4、古诗以它精炼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其丰富的内涵,就让我们记住这精美的语言。合上书,看板书提示齐背这首诗。(生齐背)5、这首诗作者“喜见新荷茁碧流,深藏叶底似含羞。”一语双关的揭示“知他终有朝天日,花到开时自出头。”突出:“新荷” 诗中的景物构成的画面明丽清新,色彩界限分明,色彩柔和。不仅在直观上引起人们对于色彩的联想。同时也增加了意境美, 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中国画。也展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美好的向往。总之,无论是那个作者,还是什么诗,他们都倾注了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也写出了作者给予人们的特殊情感。(五)拓展出示古诗铁庵诗存中夜坐,秋雨,对比张铁庵对不同时节荷花的描写有哪些异同?(六)、达标反馈、布置作业:想象荷花中描绘的画面,画一幅明丽清新的荷花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