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平均数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2758425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平均数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求平均数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求平均数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求平均数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求平均数教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求平均数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平均数教学案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求平均数教案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第42页的例1教材分析: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讲的平均数主要是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的和除以这组数量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绩、平均速度、平均产量等等。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2 初步认识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征,探求解题方法,培

2、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对应思想。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教具学具:五根跳绳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刚才我观察了下,在课间有许多孩子在操场上跳绳。现在我们一起来搞一次跳绳比赛,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个队跳的次数多 ,哪个队就为胜利队。现在我把同学们分为两个队,左边的为欢乐队,右边的为开心队。师:这位同学,你好,你能推荐两名同学代表你们队来参加比赛吗?你们再推荐两个(三个)同学来帮对方数一数活动开始,老师计时,其他同学当拉拉队。师:统计数据后,欢乐队一共跳了x次,开心队一共跳水了x次,开心队比欢乐队的总次数要多,我宣布开心队为胜利

3、队。生:我不同意老师的意见,开心队要多一人。师:你认为怎样比最合理呢?生:应该比每个组跳的平均次数才是最公平的。师:计算小组的平均成绩也就是求平均数的问题。(板书课题)二、 探求新知教学例1师:刚才同学们跳绳跳累了,我们来量一量小朋友的身高,请孩子们仔细观察收集情况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生:小明身高140,小兰高120厘米,小红身高110厘米,小贺身高150厘 米.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平均每人的身高。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身高多少厘米?能用什么方法让他们一样多?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生汇报交流,师操作演示。师:你的意思就是说把多的给少的,这样就(平均了)130就

4、是这一组同学的(平均数),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法。130是不是这一小组的每个人实际都是130厘米?生:不是。师:130只是140、120、110、15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这里面有比130大的,如(140、150),有比130小的,如(110、120),130只是代表了这一组同学的总体水平。师:这里求平均每个人身高多少厘米?实际就是把这一组一共身高平均分成4份。怎样计算呢?自己试一试。生汇报,师板书:(140+120+110+150)4 =5204 =130(厘米)师:这里520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所以数量关系是?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三、 解决问题。1、师: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

5、平均数,而且会求平均数。你现在知道哪一组跳的成绩最好吗?动手算一算吧。学生汇报结果。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胜利队祝贺。师:失败的同学也别灰心,你们还有机会赢回来,现在我们来做两道知识抢答。2、判断对错,并说说为什么?(1)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3出示一幅干枯的土地画面: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为3千克,洗脸、喝水、做饭、洗衣服也仅仅用这点水。在这里,我还要提供一则信息:小刚家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表:一季度17吨、二季度24吨、三季度36吨、四季度27吨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季度用水多少吨?算完后出示小刚家浪费水图片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节约用水,从我们自己做起吧。四、 拓展师:本节课快结束了,如果满分是10分,你认为这节课老师的讲课可以得多少分?每组商量以后给出一个分数,组长亮分。师:我应该以你们哪一组打的分为标准呢?生:应该算每组的平均分。师:为了公平,应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学生算后由班长公布本节课的得分.五、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 板书设计平均数1、 移多补少法。 2、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水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