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从《教育漫笔》到《民主与教育》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754505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写作:从《教育漫笔》到《民主与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写作:从《教育漫笔》到《民主与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的写作:从《教育漫笔》到《民主与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的写作:从《教育漫笔》到《民主与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写作:从《教育漫笔》到《民主与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写作:从《教育漫笔》到《民主与教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写作:从教育漫笔到民主与教育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在知青农场填报的志愿虽然全是“师范学院中文系,但我看重的并非“师范而是“中文。填“师范,是因为当时我以为这两个字会让我这个小学教师子弟在录取时享受“加分的关照,使我早日离开农村;而“中文那么的确实确是我由衷喜爱的从小学起便在学校大批判专栏上“发表过大量“东风万里红旗飘之类“诗歌的我,自以为是“文学爱好者,理应进“中文系深造。但是,当时我很少会想到,那“动机不纯的“师范二字将决定我后来的人生走向,而“中文那么似乎永远不过是一个“文学梦而已。四 教育书信第一封信是这样写的“第一,我们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各自的看法、观点决不强加于对方;第二,

2、通信是自由的,什么都可以谈,是否继续通信也完全由自己决定;第三,我们的通信是保密的,内容决不让第三者知道。书信:心灵的桥梁五十七封旅游书信与陈露同学的书信往来一本书和一个普通而美丽的灵魂?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的100封信2。教育手记读到苏霍姆林斯基朴素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我感叹不已:没有令人敬畏的“理论框架,没有故弄玄虚的深奥术语,通篇只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这样的文字,其实我也可以写呀!当然,我那时绝对没想过将来也要写什么教育“着作,但用文字记录下自己青春的足迹,总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于是,我也试着以日记的形式写我的教育手记了。我当年的每一篇手记大多是这样一些真实而琐碎的故事:那堂自己感觉很

3、好的语文课?小麻雀,我和学生在春天原野上的一次次“疯狂,我与一位陷入“早恋而深感苦恼的学生的谈心在写这样的手记时,我没有一点“写文章的感觉,只觉得是在用笔挽住每一天平凡而纯真的日子,是在记录我生命的流程。我曾长期跟踪记载我与一个后进生每一天的“亲密接触。与顽童打交道,几乎每天都有“故事,而故事跌宕起伏的开展,恰好反映出他在一次次波折反复中不断进步。我每天晚上在灯下记录这些“可读性很强的故事,从中感受到了教育的全部酸甜苦辣。这个过程也是考验我教育耐心和毅力的过程,更是我探索、积累转化后进生的规律和经验的过程。教后记:?我教荷塘月色?我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文章写作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

4、、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的过程。3。教育论文1985年寒假第一天 ,我带领学生来到了大渡河畔。我们在河岸的沙滩上斗鸡、摔跤、用薄薄的鹅卵石比赛“扔水漂除夕那天我回到了母亲家,心里还充盈着与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欢乐。想到三年来教育赋予我的激情与喜悦,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使我赶紧拿出笔,任激情在纸上焚烧!伴着窗外响起的阵阵迎接牛年的爆竹声,我不停地写呀写,直到黄昏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就要开始的时候,5000多字的?教育漫笔终于划上最后一个句号。那时,我不知道这篇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算不算“论文,更不敢相信后来在我偷偷地把它投寄到北京刚才创刊的?班主任杂志后居然能被连载!我的这些所谓“论文都不是纯理

5、论的演绎或推导,而是源于我对教育的切肤之感,所以它们也可以说不像“论文:没有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没有玩弄文字游戏似的拼凑这样“原那么那样“性,更没有借时髦的“理论和晦涩的名词来进行学术包装,我只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我想,即使是教育论文,也应该涌动着真诚的情感和诗的激情;因为真正的教育本身就焚烧着真诚的情感和诗的激情。4。社会随笔?从谭嗣同到胡耀邦?面对张志新同志的遗像4。教育专着第一本专着?青春期悄悄话给中学生的100封信1997年的暑假,我从成都玉林中学调到成都石室中学,在搬家的过程中,我无意中又看到了那一捆尘封的教育手记。打开我19年来所写的一本本教育手记,我自己

6、都禁不住被自己感动了:那一页页发黄的文字,化作一张张老照片在我眼前变得清晰起来,分别多年的学生们正跑着跳着向我拥来,他们淘气的笑声萦绕在我的耳畔 正是在那砰然心动的一刻,我做出了一个庄严的决定:我一定要把我和我学生的故事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和我一起分享这教育的幸福与美!教育与文学共进,思想与激情同飞。我又陆续出版了?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教育是心灵的?花开的声音?风中芦苇在思索?与梦飞翔?E网情深?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教有所思等着作。手捧散发着油墨芬芳的?李镇西教育文丛,我有一种丰登的喜悦:教育和文学给了我双重的回报文学为我的教育事业插上了翅膀,同时,教育正在圆我的文学梦。20世纪的最后一个年秋天,我暂时辞别了成都石室中学,来到美丽的苏州大学攻读教育哲学博士。在明亮的图书馆里,我沐浴着和煦的阳光聆听卢梭,聆听裴斯泰洛齐;在高大的银杏树下,我披着金色的落叶与马克思对话,与杜威对话大师们思想的潮水越过边远的时空一泻千里滚滚而来,拍打着我的心岸。于是,?民主与教育在我胸中开始孕育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根底,思考是它的灵魂。任何一位教育者都应该同时又是一位思考者。而教师的写作,便是教育思考的很重要的途径。写作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