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1).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739695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蒹葭 诗经1. 作者书法了一种怎样的情感?(1) 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2) 追求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情。2. 蒹葭一诗的中心意向是什么?对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中心意向是“伊人”(1) “伊人”不坐实,且飘忽不定、幻象丛生,给人以扑朔迷离、悠渺难测之感,引人遐想。(2) 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指隐居的贤人;有人也认为这是一曲怀念情人的恋歌,“伊人”指意中人。(3) 把“在水一方”视作一种象征,涵容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这样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惆怅,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心灵的回响。2. 重章叠句的艺术效果表现在哪里?(1) 本诗所采用的重章叠句的

2、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2) “白露”之“为霜”、“未晞”、“未已”,表面描写白露,实则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着。“伊人”之“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体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 氓 诗经 1. 氓的主题及内容?本篇是弃妇的怨诗。诗中女主人公自叙了恋爱、结婚、受虐及被弃的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子女的压迫与损害。2.两个主人公的形象分析此诗塑造了女主人公与氓两个人物形象。氓的言行,以结婚为界,表现为“信誓旦旦”与“至于暴矣”两种情态,揭示出

3、他忠厚是假,虚伪是真的本质;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以她被休弃为界,则由单纯、天真、热情而略带软弱转变为成熟、理智、坚毅、刚强。两个人物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相互映衬,显示出两个人物本身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3. 诗中比兴手法的艺术效果诗中多处运用了比兴手法。如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感情的前后变化;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比喻女子不可沉溺爱情;以“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喻自身的痛苦没有边际。这此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的处境遭际,富于生活气息。 采薇 诗经(战争劳役诗的代表作)以“采薇”起兴的艺术效果?时间的推移,季节的转换,

4、心绪的变化,以“薇”的自然生长的三个阶段(作、柔、刚)为由头来展示,这是一种很巧妙的比兴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湘夫人 屈原1.湘夫人的主题及内容?以男神(湘君)的口吻,抒发了对于湘夫人的刻骨铭心般的思念之情。全诗表达了对于纯洁的爱情的渴望,也象征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2. 湘君对湘夫人的思念之情有几个层次?(1)期盼、渴望,深化渴望之情(2)想象约会场景(3)失望中的期望离骚 【屈原】1.离骚的思想内容(1)作者的政治思想(2)作者高尚的人格(3)作者深情的眷恋着祖国却一再受到排斥和打击2.离骚是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构成其浪漫风格的三大要素是哪些?(1)主观感情色彩强烈

5、(2)大量采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3)以香草美人作比兴象征3.如何理解“香草美人”?“香草”表达诗人坚贞高洁的人格形象,以“美人”指楚怀王也可指人才线层:象征比喻,以男女关系比况君臣尊卑关系(eg:闺意上张水部)深层:象征着巫祭仪式中的人神交流,是人神恋爱的简约表达方式 深厚的巫祭传统、神话原型、原始的宗教情感体验,超越现实的情感力量闺意上张水部 【朱庆馀】1.此诗的主题 此诗以新嫁娘拜见公婆前的惶恐心情,表现诗人应试前夕的微妙心理2.本篇纯用比体,是哪三比?诗人以新妇自比,以夫婿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员3.闺意上张水部的艺术特点?这首诗属于“香草美人”比兴寄托手法山鬼 九歌山鬼主题(1) 山

6、鬼是山中女神(2) 屈原以楚国民间传说为题材,塑造了美丽、痴情的山鬼形象(3) 通过描写山鬼赴约、等待、失望、离去的复杂心态,表现了人类对爱情的渴望和忠贞追求。(4) 寄予了诗人在流放生涯中忠君忧国的个人情怀,以及贞洁自好、哀怨感伤的心绪秦晋殽之战 左传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B左传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C左传堪称先秦叙事性散文的代表作D左传描写特点:描写战争往往重视交待其前因后果而揭示胜负的必然性1. 秦国遭受“殽之战”失败的原因孟子曾说“春秋无义战”,左传作者对春秋间的战争也多持否定态度,而对战争的发起者多有谴责。秦穆公为了插足中原,不仅不讲信义,背弃盟约,偷袭盟邦

7、郑国,而且利令智昏,不听蹇叔对形势的分析预测,制订了“劳师袭远”的错误方略,从而导致了秦军的败亡。因此,作者认为,秦穆公“以贪勤民”,师出不义,是挑起战争的罪魁祸首,应该承担罪责2.秦晋殽之战的写作特点本文记叙殽之战,重点不在描写战争经过和战争场面,而是要揭示秦军所以失败的原因,因而对战争本身作者仅以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而将笔墨用来交待战争酝酿阶段多方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以及道义、民心、策略、士气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以揭示战争胜负的必然性。所以,尽管本文所记的人物众多,头绪纷杂,却依然给人以脉络清晰、神气凝聚的感觉召公谏厉王弭谤 国语A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B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8、,分八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记事C国语偏重记言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A战国策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全书分为十二国策B战国策属第二部国别体杂史著作C战国策记载内容: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难的言行D战国策文学特色: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E战国策是历史散文中文学性最强1. 冯谖与孟尝君的人物形象冯谖不甘屈于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藏财不露、高人一筹的奇特风采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2. 刻画冯谖形象的方法作者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开篇写他“无好

9、”“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厌足的小人,而后再写他自告奋勇为孟尝君收债“义士”,营就“三窟”,展示其卓越不凡的见识和才具,令人心折,充分展示出作者艺术构思的巧妙匠心3. 故事描写方法故事情节的生动有趣、一波三折,孟尝君及其下人对冯谖态度的映衬,也从不同侧面丰满了冯谖的形象,具体运用两组对比,四个具体手法4.冯谖客孟尝君的层次划分12段 谈铗而歌 (1)食无鱼(2)出无车(3)无以为家35段 收债于薛 (2)署记自荐(2)矫命焚券(3)市义复命69段 营谋三窟 (1)薛地民心归顺(2)恢复孟尝君相位(3)请立宗庙于薛逍遥游 庄子A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10、,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B庄子亦称南华经,老子为道德经C庄子文学特色: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文笔恣肆,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善作 连类比喻,富有浪漫色彩逍遥游主题本文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对不受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的追求。作者认识到世上万物的活动都依赖于一定的外在条件,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但他在此基础上所倡导的所谓“逍遥游”却虚无缥缈,无法施行。另外,对功名的鄙夷虽然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批判,但对一切功名的绝对否定也会引导人们消极避世,逃避应负的社会责任秋水 庄子1.秋水主题(道理)这篇文章通过寓言形式揭示了一个道理: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有无所作为、消极虚无之嫌也有启迪人们不可囿于个人有限的识见而自满自足2.庄子艺术上的特点(1)在整体构思上,虚构一个河神和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2)先设置了一段对河水与海景的描写,以具体景物的比照来陪衬河神与海神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文章的主旨(3)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来揭示所欲阐述的深微玄奥的哲理,而且所用比喻往往连累而及,层见迭出3.论证顺序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