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73573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三、台、六、十、花”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山村风光的漂亮、舒适。 教学重难点 熟悉5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会数数吧,我们来个数数竞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2、l10是十个好玩的数字,宋代有位叫邵雍的诗人把它们串在一起,写成了首漂亮的诗,咱们起人去读吧! 3、(出示课题)谁会读课题?(指名读,齐读。相机订正“二” “三”的发音) 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1、请大家翻开书,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这首小诗,要读准字音哟。(学生自由试读)

2、2、(出示课后双横线中的字)这些字有你熟悉的吗?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熟悉的。 3、淘气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诗里去了。你能在诗中找到它们吗?快拿出铅笔,用横线把这几个字标出来,再借助拼音大声读3遍。(学生圈划生字,认读生字) 4、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读读这5个字。读准了,一起夸夸他;没读准,一起帮帮他,好吗?(学生分组练读生字,相互订正字音。(教师巡察指导。) 5、过渡:这些字你们都会读了吗?现在,教师可要检查了。 (1)(出示“三”、“十”) 谁会读这两个字?(指名读) 大家都来读一读,你发觉它们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吗?(提示学生读准平、翘舌音)我们再来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3、诗中还有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呢?(学生说,教师一一出示“村”、“四”、“座”、“二”、“枝”)看看谁的小舌头最敏捷,能把这几个字都读准o(指名读,教师伺机正音) (2)(出示“台”、“六”、“花”)这3个字谁会读?(指名读,齐读) (3)“小小火车开起来,快快开到”(随机抽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出示“烟村”、“亭台”)谁能当小教师教大家读这两个词?(指名带读,提示学生读准后鼻音) (5)(把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写在花朵形的卡片上,贴在黑板上)在花儿的反面,藏着个字词宝宝,假如你能正确、大声地读出它的名字,这朵花就属于你了。 (请学生上台随便翻卡片认读)读对了,大家鼓鼓掌;没

4、读准,大家摆摆手。 请读对了的同学带着大家读一读。 6字音都读准了,谁能把古诗连起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看他读得准不准,通不通。(师生评议,在评价中渗透朗读方法) 7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三、借助画面,诵读古诗 1过渡:想去郊游吗?今日我们就到一个漂亮的小山村去游玩吧. 2 (在音乐中出示画面)瞧,在这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家,烟囱里间或飘出缕缕青烟。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葱绿的树木间隐模糊约可以观察几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村子四周,处处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3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游玩,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体会。) 4山村风光确实很美,诗人也用一首诗来赞美它。(教师配乐范读古诗) 5(出示第一、二句) (1)(出示画面)一眼望去,二三里路远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小山村的烟囱里有时会飘出袅袅炊烟,这就是“烟村”。 (2)谁情愿把第一、二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3)没走多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