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729078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doc(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案模板九年级语文中考备考集体备课九年级语文组一、时间20_年2月26日星期三下午第8节二、地点初三年级室三、参加人陈德君纪晓晨祁永更郑振荣四、主讲人:陈德君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复习效率,从容面对20_年语文中考。我们在平日的教学中要精心研读中考试题,了解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围绕这些知识点重点讲解,着重复习,做到有的放矢。下面就20_年语文中考试题特点进行逐一分析p 。20_年语文中考考试形式为纸质测试,全卷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类型有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和写作题。具体内容如下:一、试题分析p :(一)、20_年海南中

2、考语文试卷组成部分:语文试卷由“基础知识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与表达”四部分构成。“基础知识与运用”的考查以教材知识点为主,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及基本能力。 “古诗文积累及阅读”分默写和理解鉴赏两部分,涉及教材中诗、文的识记,词句及篇章的理解,表现方法的鉴赏等。“现代文阅读”主要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考查学生积累、感受、理解、归纳、赏析文本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情感和艺术价值。“写作与表达”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综合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考试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默写内容为课程标准

3、附录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7-9年级50篇。(二)、20_年海南中考语文试卷分值: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其中,“基础知识与运用”约20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约25分,“现代文阅读”“约25分,“写作与表达”约50分。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一)基础知识与运用:(约20分)积累和运用,是语文学科中基础的基础,也是中考试卷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中考试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积累和运用,虽然没有阅读和写作在中考试卷中所占的份额那么大,但它却有着较为庞大的队伍,涉及到写字、语音、文字、词语、句子排序、文学、文化常识、口语交际、综合实践、应用文写作等许多内容。试题的具体

4、类别也较为庞杂:根据拼音写汉字,给汉字注音,辨析读音书写的正误,根据语境填写词语,辨析词语含义,续写句子,仿写句子,修改病句,名著阅读积累,口语交际,对联文化,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识记、应用文写作等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试题和部分主观试题。1、这部分试题,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1)、一是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考查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的积累,主要是语音、文字和词汇的积累。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没有一定数目的识字量,阅读、写作都是一句空话。教学建议平常上课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将“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去查词典,将意思抄写下来。每节早读

5、课,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及文下的注释。每节语文课之前,让学生每人轮流在黑板上抄写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复习时,学会归纳,将教材中六册课本中的重要词语(以四字成语为主)辑录整理。(2)、二是立足于具体语境,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对于语言运用的考查,注重的是实践运用,所以,试题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词语的准确使用,病句的修改,句子的简明、连贯和得体,仿写句子,口语交际等,涉及到词语、句子、语法、修辞等多种语文基础知识。 (3)、病句辨析。试题分析p :选择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识别能力。病句类型涉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等。试题材料可选

6、自或改编于教材,也可自编或选编自课外阅读材料(以报纸中的时讯为主)。八年级下册课文后分别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句子成分、句子的主干、长单句的分析p 的知识短文,本册书后附录部分有短语结构类型表、句子成分简表。九年级下册教科书上课文后分别有句子结构要完整、表达要合事理、句子成分搭配要得当、语序要合理、使用句式要单一的知识短文。教师要给学生细致讲解。教学建议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写作文、练笔时,能够流畅、通顺的组织文字,较少出现病句,并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教师在复习时,要将常考的几种病句类型进行详细讲解,并教给学生辨析病句的方法。 强化做题训练,尤其是多做中考题。(4)、综合性学习是题型创新的一个支点。

7、我们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和语言现象,如发手机短信,撰写广告语、广播稿、标语、对联,制定活动方案,看图表写说明文字,评说生活中的语言现象等。“综合性学习”主要侧重于本地区发生的大事,本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风俗民情,以及学校活动。教学建议平时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综合性学习”,不能认为可上可不上,或由学生自学。一般在教新的单元课文之前,可先把这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布置好,同学们分小组去完成,两周后各组汇报成果,或各组办一份手抄报,进行评比。由于我省对于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均来自课文后面的“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作”,因此复习时,应将六册课本的综合性学习列表汇总,逐一复习。 (5)、应

8、用性文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把一些常用的应用文的书写格式教给学生。例如请假条、申请书、一般书信等。(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约25分)1、古典诗文的背诵默写。(8分)试题分析p :填空题。分值为8分,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力。试题材料均是课标要求背诵的50篇古诗文中的名句。试题设计形式有直接的默写(直接型默写),即根据上句填写下句或根据下句填写上句(4小题,各1分),以及基于语境的提示性的默写(理解型默写和运用型默写,2小题,各2分)。试题对诗、词(曲)、文以及六册课本会尽量兼顾。教学建议 (1)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对这50篇都能背诵、默写。 (2)在复习时,可将这50篇古诗文

9、原文辑录整理,分发给学生,便于复习。利用每节早读课的后十分钟,每次默写两首,由老师改或同学互改,逐一过关。2、古诗阅读(5分)试题分析p :简答题。涉及的能力:理解、分析p 综合、鉴赏评价。2题,第一题2分。第二题3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课内古诗词的理解和初步的鉴赏能力。选材来自人教版和苏教版共有的篇目。教学建议(1)、重视积累,夯实基础。指导学生多吟咏那些脍炙人口、蕴含哲理、积极向上、富有教育意义的古典诗词。课前活动可进行诗词赏析竞赛,或要求学生每节语文课之前每人轮流在黑板上写一则课外古诗词,并略微讲解它的思想内容,其他同学进行摘抄。(2)、在复习时,教会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有关方法。并从语言鉴赏题

10、、形象鉴赏题、表达技巧鉴赏题、思想内容评价鉴赏题四大类分别讲授答题的方法、技巧等。3、文言文阅读一般(占15分),考点涉及:(1)注音、(2)词语解释、(3)翻译句子、(4)文段理解(5)综合探究等。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诗文教学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与现代文阅读比较,文言诗文的考查自然难度就小些。但是能让学生准确识记重点的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也是我们复习备考的一项重要内容。文言文阅读题的考查也有这么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平实的考查仍是主要内容。考查的内容大多有这样几项:一是通假字的本字、读音及意义;二是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三是文段主要

11、内容的理解;四是重要句子的翻译等。二是逐渐与现代文阅读考查接轨。在文言文的考查中,有些题呈现出了与现代文阅读考查角度相似的情况。就是说,现代文阅读中出现的题型、考查的角度,都可能出现在文言文考查中。可以说,这是创新。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教学建议立足课外,抓好课内。对教材中的每篇文言文都要精讲多练,要求学生养成预习(抄写生字、划分朗读节奏、疏通文意)、归纳(学完每课后,从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四个方面归纳整理)、背诵和默写的良好习惯。复习时,学会归纳,将教材中六册课本中的文言文中的重要实词(从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四方面)辑录整理。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注重由课内向

12、课外的迁移运用,引导阅读程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三)现代文阅读(约25分)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现代文阅读是中考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在做阅读训练题时,有很多学生整体把握很好,也能准确地按照题目的要求答题,但是由于其表述缺乏规范性而导致失分较多,主要表现在:不能用完整的句子特别是陈述句回答问题,句义表述不完整;语言表达不流畅;答题抓不住重点,答非所问。针对这些问题,复习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整体感知,把握内涵,重点突破,领会主旨;审查题干,筛选信息;严整表达,突出重点。在整个答题过程中,必须做到以文章为中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筛选信息,顾“文”生“义”,从文中找答

13、案。及时梳理从中考分析p 会暨中考备考会得到的现代文阅读考点。1、记叙文阅读(1)、概括能力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要点;针对具体语境提炼、摘抄、整合主要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2)、理解能力: 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和作用;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及言外之意;体会语言的思想感情;理解句子在文章结构、内容上的作用;理解标题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以及文章的主旨。(3)、赏析能力:对有特色的语言进行赏析;对文章写作特色、写作方法进行赏析。(4)、感悟评价能力:评价文章的人物、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针对文章谈感想、谈思考启示。作批注,写点评。2、议论文阅读(1)

14、、辨识、概括、提炼文章的论点。(问:本文的中心论点什么?或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析p 论据的类型,为论点补充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3)、辨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分析p 论证方法的效果及作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4)、理解【关键词】:p 语、重点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5)、联系实际评价文章观点,谈阅读感受,探究问题等。3、说明文阅读(1)、把握说明对象,概括提炼事物的主要特征。 (2)、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并分析p 其在文中的主要作用。 (3)、分析p 关联词、副词的表达效果,理解关键字词含义。(4)、根据文章提供的知识给相关的术语下定义。4、及时整理从

15、别的渠道得来的资料:第一:中考语文记叙文专题复习复习记叙文阅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把握(1)、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从文章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和观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2)、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能看出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进而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3)、体会文章中一些词语和句子的深层含义和作用(4)、品味语言,体会情感(5)、揣摩文章的表达方式(写作特色)(6)、分析p 记叙文的顺序及作用(7)、分析p 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类(8)、分析p 记叙文中人物形象描写的多样性(9)、分析p 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10)、联系实际,谈谈读了文章(文段)后的感想和认识,对文章(文段)整体或局部的思想内容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总之,考查的能力主要是整体阅读理解能力、分析p 运用能力、概括表达能力、质疑思辨能力。第二:议论文阅读题型分析p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问文中加点的词语(它,这,那,其)在文中指代什么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