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法时代观点.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2722423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8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方法时代观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后方法时代观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后方法时代观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后方法时代观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后方法时代观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方法时代观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方法时代观点.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方法时代外语教学法的“后方法”时代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力摘要: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不同于任何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法流派,它不是呆板凝固的锦囊妙计式教学法,而是一种灵活、动态、开放的外语教学思想。它对传统教学法思想的超越集中表现在对教师、学习者和教师教育者的再定义,以及教学经验理论化等新主张。关键词:外语教学;后方法; Kumaravadivelu 一、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post-method pedagogy)也译作“后教学法”,指的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外语教学研究中出现的从根本上超越传统“教学法”概念的一种外语教学思想,其理论主张散见于Prabhu (199

2、0), Stern (1983&1992), Allwright (1991), Richards (1990&1998), Pennycook (1989), Nunan (1991), Brown (1991), Freeman (1991&1996), Kumaravadivelu (1992, 1994, 2001, 2003&2006) 和Bell (2003&2007)等学者的论著中,其中以印裔美籍学者、加州San Jose 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教授Kumaravadivelu为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集大成者。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不同于任何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法流派,它不是呆板凝固的锦

3、囊妙计式教学法,而是一种灵活、动态、开放的外语教学思想。它反对以往把外语教学简单化的种种做法,强调充分考虑外语教学的各种复杂情况,强调语境对教学的重要性,尤其强调社会、政治、教育制度等因素对外语教学的重要影响。“后方法”提出了“学习者自主”和“教师赋权”等核心理念,鼓励教师将课堂教学实践理论化,将教学理论知识实践化。它提出的并不是具体的教学法,它也不谋求对“最佳”教学法的追求,而是一种基于语境的(context-based)教学主张和一系列宏观策略,旨在帮助解决长期以来令全球外语教师困惑的难题:对各种教学法的选择。它对传统教学法思想的超越集中表现在对教师、学习者和教师教育者的再定义,以及教学经

4、验理论化等新主张。二、“后方法”外语教学思想产生的背景(一)传统教学法的局限性几百年来,全球应用语言学者和外语教育研究者一直在努力探索更为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经过大量的理论思考、实证研究、方法创新和激烈争论,一个又一个新的外语教学法被推出,以期使外语教学更高效。然而,无论是定性研究还是教学实践,都无法令人信服地证明某一种教学法必然优于另一种教学法。人们对各种教学法理论和程序的实践效果始终不很满意,对教学法局限性的讨论也越来越多。比如Prabhu (1990) 梳理了以往的各种实证研究,通过文本分析和逻辑思辨,令人信服地阐述了不存在“最佳教学法”的理由;Richards (1998) 指出,决定

5、外语教学质量的是教师而不是教学法;Stern (1992) 认为,以教学法为中心来组织外语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测试评价和师资培训的做法过度简化了外语教学这样一个涉及众多因素、错综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Allwright (1991)在分析讨论了导致各种教学法“相对无助”的六方面原因之后,干脆得出认为“方法已经死亡”的结论。表面上看,形形色色的教学法流派都有各自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程序,但实际上相互之间存在很多重叠之处。一些看似全新的方法不过是原有方法的变形,用新的术语掩盖本质上的雷同 (Rivers,1991)。很多声称具有革命性的教学理念,不过是先前教学思想和程序换了个角度重新命名

6、 (Kelly, 1969)。随着教学实践的推进和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教学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 实证研究始终无法证明哪一个是最佳教学法,教学实践也表明无所谓最佳教学法,寻找最佳教学法的思路走不通。(2) 外语教学是一个多学科支持、涉及诸多因素、错综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如果不充分考虑外语学习的环境因素而把教学法作为组织外语教学的指导原则,容易导致过度简化外语教学问题。(3) 教学法思想把教师假为成知识的接受者和理论的执行者,这一定位割断了理论和实践固有的内在联系,实践中教师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自主性。(4) 教学法概念都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

7、外语学习的秘密已经被人们掌握,只要按照教学法程序去做就会成功。事实上虽然多数教学法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它们普遍缺少实践基础和实证支持。大约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超越教学法概念的必要性成为外语教学领域的共识,“后方法”外语教学理论应运而生。(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给传统思维方式和学术研究带来了普遍和深刻的影响。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最后一个实现批判性转向的学术领域,外语教学的后方法转向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具体表现为对单一方法有效性的怀疑,对方法多元性、开放性、相对性和特定性的强调,以及对那些曾经被忽略、而对课堂教学实践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如学习者身份

8、、教师信仰、教学道德和当地文化等问题的特别关注。作为标志,从“教学法”到“后方法”的转向发端于TESOL Quarterly杂志上发表的三篇论文(Spolsky,1988; Pennycook,1989; Prabhu,1990)。Spolsky在论文中提出:“任何一种倾向于单一教学法的二语习得理论都是错误的。”Pennycook的文章认为:单一的教学法概念损害而不是提高了人们对语言教学的理解,因为教学发生于复杂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关系中,其中学生、教师和研究者处于不同的权力层次上。Prabhu的论文题目是为什么不存在最佳教学法,他强调教师形成个人的教学理念的必要性,认为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

9、是寻求促进和推动不同教师独特的、“可行性感觉”的新途径,以结束对“方法”的幼稚盲从和寻求“最好方法”的幻想。受后现代思潮影响,同一时期的Stern(1992), Richard (1991&2001), Pennycook (1989), Freeman (1991&1996), Kumaravadivelu (1994&2001) 等学者也先后对“方法”的概念提出各种质疑,其中包括Allwright (1991)借用后现代“主体死亡”的类比而作出的“方法已经死亡”的论断。(三)基础学科理论的进展作为语言教学基础的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认知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纵深发展不断丰富着人们对语言教学的认

10、识。语言观的多元性必然导致对语言教学的多维认识;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新成果对传统语言教学思想也形成新的挑战,尤其是近20年来二语习得领域中社会派对曾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认知派提出的挑战,为探索外语教学的规律提供了新视角。表1认知派和社会派的主要分歧 (文秋芳:2008)认知派社会派语言观语言是心理现象,由抽象规则组成,存在于个体大脑中。语言是社会现象,与文化混为一体,无法分割,存在于人们交往活动中。学习观学习者将输入有选择地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通过不断输出,逐步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习者运用语言参与社会交际活动,获得语言、文化知识,转而成为个人脑内活动的材料。研究对

11、象研究语言习得,不研究运用,研究的焦点是学习者大脑中抽象的语言体系特征及其变化情况。研究语言运用,主张语言习得与运用为连续体,无法分割,研究的焦点是以语言为中介的社会交际活动成功的特点。研究方法从客位角度描述,采用量化法,强调客观性、公正性,反对掺杂研究者的个人观点。从主位角度描述,多采用质化法,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要求研究者能够从被研究者的角度理解、阐述社会交际事件。哲学倾向主张现代派观点,相信人与社会可以分为两个实体,语言与文化可以分割成两个独立的抽象体系。坚持后现代派观点,相信人与社会、语言与文化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总体来看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对教学法的种种不满是“后方法”外语教学

12、思想产生的实践原动力;后现代哲学思潮为“后方法”外语教学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宏观背景;而相关学科理论的进展则是“后方法”外语教学理论产生的直接促动因素。三、“后方法”外语教学思想的基本主张在总结前人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Stern较早开始认真考虑外语教学涉及的诸多因素,以帮助教师发展他们自己的理论,使他们从教书匠发展为理论探索者。他在1985年提出的理论框架很快被学术界接受,成为“后方法”外语教学思想的先声。实际上在Kumaravadivelu后来整理出的“后方法”外语教学理论的三个教学框架中,Stern的三维框架(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个

13、是 Allwright(1991)的实践探索框架(exploratory practice framework)和Kumaravadivelu的宏观策略框架(macro-strategic framework)。更具深远意义的是,Stern的主张引起了更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使得随后的相关研究不断把这一思想向前推进。直到2001年,Kumaravadivelu发表了“后方法”外语教学理论框架:一个以教师自主为核心的三维系统。他在2003年和2006年出版的两本专著以及2006年发表的综述文章中,进一步调整和丰富了这一理论,使“后方法”外语教学思想日趋系统和完善。下面简略介绍Kumaravadive

14、lu“后方法”外语教学理论对三种身份的重新定义,三个基本参量 (parameters)和十个宏观教学策略 (macro-strategies)。(一)三种身份的重新定义一是教师的重新定义。教师实践理论化意味着教师的教学经验应当通过自我反思不断升华为教学理论,用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教学理论又通过教学实践的证实或证伪得以不断修正和发展。“后方法”外语教学框架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和理论的执行者,而是教学研究者、实践者和理论构建者的统一。教师需要对教学中各种变量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筹划方略并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策略,而不是依照某种教学法去纸上谈兵。同时,教师还要学习和检验各种理论,总结

15、经验教训,反思修正自己的信念,吸纳新的理念,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一套切合教学实际的概念和原则,形成自己的教学理论。二是学习者的重新定义。“后方法”外语教学理念下的理想学习者是自主的。他能在教师帮助下自我调控,从而最大化地实现自我潜力;他愿意与他人合作,在交流合作中通过讨论协商来解决问题;他承担责任并主动把握机会,与合格的外语使用者进行交流。三是教师教育者的重新定义。传统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是把各种教学法灌输给未来的教师,指导教师选择“最佳教学法”并进行模拟训练。在“后方法”外语教学框架下,教师教育者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未来的教师确立外语教学的理念和掌握外语教学的研究方法。(二)三个基本参量“后方法”外语

16、教学理论放弃了以教学法组织外语教学的原则,提出应该以具体性、实践性和社会可行性三个参量作为组织外语教学的原则。特定性 (particularity)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特定的教师在特定的教育机构里教一组追求特定目标的特定学生。它要求放弃任何既定的原则和程序,致力于寻求实施基于具体社会文化和政治现实之上适合具体环境的教学。它反对面对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使用相同的教学法。在特定性指导的外语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反思行动”的循环,了解和掌握具体教学环境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然后再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反馈随时调整。实践性(practicality)涉及教师与研究者的关系以及教师理论的形成,它拒绝把理论家视为知识生产者、把教师视为知识消费者的两分法,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