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712985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1. 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正常机体细微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2. HE染色: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伊红为酸性染料。3. 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的基本特点: 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 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在单层上皮细胞表现最为典型 上皮内大都无血管,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4. 几种被覆上皮的结构及功能特点:被覆上皮类型结构分布功能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核椭圆,居中内皮(心,血管,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摩擦,利于血液流动单层立方上皮核圆,居中肾小管、甲状腺吸收分泌单层柱状上皮核长椭圆,基底部

2、胃肠,胆囊,子宫吸收或分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核不在同一水平呼吸系统(气管)复层扁平上皮角化的无核未角化的有核角化的:皮肤表皮未角化的:口腔、 食管和阴道耐摩擦,阻止异物侵入,有再生修复能力5. 微绒毛及纤毛的结构及功能(光镜及电镜)光镜电镜功能微绒毛纹状缘或刷状缘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突起增大表面积,促进吸收纤毛可见9+2微管结构6. 结缔组织的特点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外基质构成细胞散在分布于细胞外基质内,无极性细胞外基质包括纤维、基质、组织液包括疏松、致密、脂肪组织、网状组织7. 间充质:结缔组织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演化而来。间充质由间充质细胞和无定形基质构 成,不含纤维。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

3、低,增殖分化能力强。8. 疏松结缔组织中几种细胞的结构及功能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中最主要的细胞,多突起,核仁明显,呈弱嗜碱性。 电镜下,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属蛋白质分泌细胞。巨噬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核较小,着色深,多呈嗜酸性。 电镜下,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微绒毛。细胞膜内侧有许多微丝微管。 功能:吞噬作用,抗原提呈作用,分泌功能。浆细胞:核圆,偏于一侧,胞质呈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 电镜下,很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核旁有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浆细胞合成与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肥大细胞:细胞大,核小而圆,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嗜碱性分泌颗粒,可被醛复红染为紫色。 颗粒内

4、含有肝素(抗凝血)、组胺和嗜酸性粒细胞(抗过敏反应)趋化因子。 肥大细胞常沿小血管分布,受刺激后,细胞合成白三烯释放。9. 三种纤维的结构及功能特点胶原纤维:又称白纤维,数量最多,嗜酸性,成分为一型胶原蛋白弹性纤维:又称黄纤维,分布很广,用醛复红可以染成紫色。弹性纤维较直,末端常弯曲, 可有分支。网状纤维:分支多,交织成网,主要由三型胶原蛋白构成,在镀银染色切片呈黑色。10. 红细胞形态结构特点 电镜下,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表面积增大,细胞内任何一点距细胞表面都很近,有利于细胞内外气体的迅速交换。成熟红细胞无核,也无任何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正常值男:120150g/L,女:110140

5、g/L,有结合于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11. 几种白细胞的形态特点及功能 白细胞根据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可分为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无粒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50%70%),核呈杆状或分叶状,与巨噬细胞一样有很强的趋化 作用和吞噬功能,自身死亡成为脓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最少(01%),核分叶或呈S形,含肝素、组胺和白三烯,与肥大细 胞的分泌物相同,也参与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0.5%3%:核多为2叶,可移行至发生过敏反应的部位,其释放的组胺酶 能分解组胺,芳基硫酸酯酶能灭活白三烯,从而抑制过敏反应。其释放的 阳离子蛋白,对寄生

6、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单核细胞(3%8%):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核呈肾形、马蹄形,可分化为巨噬细胞等具 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淋巴细胞(25%30%):可分为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是主要的免疫细胞。12. 透明软骨的结构 有较强的抗压性,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纤维成分主要是交织排列的胶原原纤维。基质中含有大量水分,这是透明软骨呈半透明的重要原因之一。13. 骨组织的结构(1)骨基质:即钙化骨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含水极少。有机成分包括胶原纤维(一型胶原蛋白,有机成分的90%)和无定形基质。无机成分又称骨盐,其存在形式主要是羟基磷灰石结晶。类骨质经钙化转变为骨质。骨质结构呈板层状

7、,称骨板。(2)骨组织的细胞骨祖细胞:位于骨膜内。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位于骨组织表面,排列为一行 LM:核大而圆,色浅;胞浆嗜碱性 EM:富含RER、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合成类骨质骨细胞:位于骨板之间或骨板之内,包埋于骨质中,扁平,多突起 骨小管:骨细胞突起所在的腔隙,含组织液 骨陷窝:骨细胞胞体所在的腔隙破骨细胞:位于骨组织表面,溶解骨质。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 LM: 体积大,嗜酸性,胞质呈泡沫状14. 长骨骨干的结构 长骨由骨干和骨骺构成,表面覆有骨膜和关节软骨,内部是骨髓腔。 环骨板:是环绕骨干内外表面排列的骨板,外厚内薄。 骨单位:即哈弗斯系统

8、,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 间骨板:位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是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平行骨板。15. 骨骼肌的光镜结构 明带(I带),暗带(A带),暗带中央有H带,H带中央有一条M线;明带中央Z线。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每个肌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 肌节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6. 骨骼肌的超微结构肌原纤维:由粗、细两种肌丝构成。粗肌丝位于肌节中部,两端游离,中央借M线固定。 细肌丝位于肌节两侧,一端附着于Z线,另一端伸至粗肌丝之间,末端游离, 止于H带外侧。横小管:肌膜向细胞内凹陷形成,横行环绕每一条肌原纤维

9、,位于A带和I带交界处。 作用:将神经冲动传入细胞内。肌浆网 终池:在A、I 带交界水平由肌浆网扩大并连通而成。 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17. 心肌的结构特点 短柱状有分支,互相吻合;多为单核,居中;横纹不如骨骼肌明显;分支连接处有闰盘。 闰盘:心肌纤维连接处的结构。横位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连接牢固。纵位部分有缝 隙连接,信息传导,同步舒缩18. 神经元的结构(1) 胞体 细胞核:位于胞体中央,大而圆,常染色质多 细胞质:尼氏体(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 神经原纤维(由成束的神经丝和微管构成;物质转运、构成细胞骨架)(2) 树突:一个或多个树突;短而粗,有多个分支;在树突的

10、表面有很多树突棘 功能:接受刺激(3)轴突:只有一个;细长,粗细均匀,分支少。轴丘。在轴突和轴丘内没有尼氏体 功能:传递冲动19. 突触(会画其电镜结构模式图) 突触前成分EM: 突触间隙 突触后成分LM:银染呈环扣状突触小体功能:传递化学信号20. 神经胶质细胞(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1) 中枢神经系统 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最多、体积最大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多分布于白质,突起细长,分支少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多分布于灰质,突起粗短,分支多 功能:支持、保护、营养 少突胶质细胞:髓鞘形成细胞 小胶质细胞:来自于血液里的单核细胞,吞噬功能,可转化为巨噬细胞 室管膜细胞:分布于脑室及脊髓中央管腔面

11、,形成单层柱状上皮(2) 周围神经系统 施万细胞:形成外周神经系统髓鞘 卫星细胞:神经节内21. 神经纤维的结构(有髓、无髓) 有髓神经纤维:在PNS:轴突+髓鞘+神经膜。在 CNS:髓鞘+轴突 无髓神经纤维:在PNS:有神经膜,无髓鞘、无郎飞结。在CNS:只有裸露的轴突。22. 血管壁的一般结构特点(三层) 内膜:内皮 内皮下层:薄层CT 中膜:弹性膜/平滑肌 外膜:疏松CT23. 大动脉(弹性动脉)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 结构:内皮下层较厚 中膜有4070层弹性膜,夹有平滑肌、弹性纤维 内、外弹性膜不明显 ,三层分界不清 功能:承受压力、血流连续24. 中动脉(肌性动脉)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 结

12、构:内皮下层较薄 中膜1040层环形平滑肌 内、外弹性膜明显,三层膜分界清楚 功能:调节各器官的血流量25. 毛细血管适应其物质交换功能的结构特点 长度长 管径小:68m 管壁薄26. 毛细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分布)连续性毛细血管结构特点:内皮细胞完整;细胞间隙小,有紧密连接等;有一层连续、完整的基膜分布:结缔组织、肌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血脑屏障(BBB)、肺 :气血屏障有孔毛细血管结构特点:内皮无核部分很薄,有小孔,有隔膜,基膜完整分布:物质交换较旺盛的区域(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肾血管球)血窦结构特点:腔大,不规则;内皮细胞有较大的孔;内皮细胞之间间隙大;基膜可连续、 不连续, 甚至缺

13、失分布:物质交换旺盛的区域(肝脏、脾、骨髓、某些内分泌腺)27. 两种淋巴组织的结构特点弥散淋巴组织:无明确界限,组织中常见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又称高内皮微静脉(HEV), 是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经抗原刺激后可以扩大,并 出现淋巴小结。淋巴小结:又称淋巴滤泡,有较明确的界限,含大量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大,并产 生生发中心。生发中心可分为暗区和明区,其周边有一层密集的小型B细胞, 尤以顶部最厚,称为小结帽。28. 淋巴结的结构及功能结构:淋巴结的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两者无截然界限。(1) 皮质:浅层皮质:含淋巴小结及小结之间的弥散淋巴组织,为B细胞区 副皮质区:又称胸腺依赖区。为较大片的弥散淋巴组织,其淋巴细胞主要是 T细胞。内有许多高内皮微静脉,是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重要部位。 内皮细胞的细胞质中常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