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教学实录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269698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教学实录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教学实录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教学实录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教学实录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教学实录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教学实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教学实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教学实录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2、体验当时紧张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适时复习同学们,60年前那一场几乎席卷整个人类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无数国家染上战火,人民饱受煎熬。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课文中的伯诺德夫人一家参加了秘密情报传递工作。一天晚上,他们为了半截蜡烛与闯进屋子的德国强盗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关系到国家利益的、关系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的绝密)二、

2、学习课文,感悟理解(一)感知内容让我们走进课文,关注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1、学生自由读3-7小节,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组织学生交流,把握三处:(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2、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二)研析情节在这些危机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1、自学课文,要求:(1)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那种气氛。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获。语言: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

3、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学生各自试读)生1:(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生3:(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生4:(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保住那半截蜡烛。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师:说得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

4、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动作:(急忙)取、(轻轻)吹。请一位同学做一个吹的动作。再做轻轻吹的动作。重点提示:为什么要轻轻吹心理活动: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能把当时的心理活动以你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吗。(蜡烛就这么点着,情报很快就会暴露,怎么办呢不行,我得赶快想个好办法!)指导这是你的心理独白,你这么大声说出来,不引起敌人的怀疑才怪呢。谁再来做一回伯诺德夫人。小结: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

5、(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交流杰克。语言:(天真冷。)指导朗读。平淡的语气,但让人觉得很有这个必要。动作:慢慢站、端、(疾步还是不急不慢)走去、从容(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么从容的为什么能这么从容提示母亲的教育影响)、生火、坐待读句子。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你们能知道他站起来前,心里想了些什么生:过不了多久,蜡烛就会烧到金属管的!妈妈已经做了努力,可是没有成功。我该怎么办,总不能坐着等有了!生:可恶的法西斯,又把蜡烛抢去了!怎么办?跟他们吵吗?不行!妈妈说过:越是危急的关头越要镇定,不能慌。我要装着没事一样,把

6、蜡烛拿走。过渡:1、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种紧张的情节的呢指导朗读2、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一;一;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她是怎么做的(提示:可以抓住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这些词语和句子去想一想,你就会找到答案了。)(恭维的话很多人都会感到很受用,又是这么一个可爱礼貌的小姑娘提出合情合理的一点不过份的小要求,让人实在无法拒绝,从而巧妙地化解了危机)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

7、,挽救了一家人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师:有不同的观点吗(学生开始沉思)生: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生:还有母亲呢。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占有充分的根据。能从课文中找出根据吗生1: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生2: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

8、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有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生: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让大家做

9、个导演,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该是什么生1:是那半截蜡烛。因为这半截蜡烛不仅关系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贯穿了整个故事,也牵动着大家的心。(师:所以文章以它作题,因为用半截蜡烛作题目一下子就把焦点展示给了读者,很吸引人。)上的一面钟,滴答滴答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伯诺德夫人和两个孩子的心越来越紧张。生3:我眼前总是闪过的是德国军官的阴险的眼睛。伯诺德夫人总觉得他们似乎发现了蜡烛的秘密。师:你们都是出色的导演。虽然镜头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生1:我们都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生2:我们都是为了突出当时的危险,表现人物的紧张。(三)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板书:机智勇敢、热爱祖国)三、总结全文,加深认识课文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机智与勇敢取得了胜利。象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和平年代本应该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原应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战争)小结: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