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章的知识梳理.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695958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章的知识梳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6章的知识梳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6章的知识梳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6章的知识梳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6章的知识梳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章的知识梳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章的知识梳理.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常见的化学物质归纳与整理一、空气1、 氮气(78%):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稳定,可当食物等的保护气稀有气体(0.94%):化学性质稳定,可当焊接保护气2、 氧气(21%)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化学性质:和碳的反应 和铁的反应 缓慢氧化 和磷的反应 氧化反应 和硫的反应 剧烈氧化 和石蜡的反应制法: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实验室制法: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分解双氧水 氧气的检验方法: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即为氧气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3、 二氧化碳(0.03%)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

2、水,密度大于空气,固体叫干冰化学性质:不可燃,不助燃,不能供给呼吸,与水反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aCO3CO2 CCOH2CO3制法: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用途:灭火、制冷剂、汽水、制尿素、温室肥料4、 空气污染来源: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沙尘、化石燃料废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粉尘治理:使用清洁燃料,扩大绿化面积,处理废气等。氢气和氧气体积比=2:1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5、 水水的组成:电解水 正极:氧气 负极:氢气水的净化:蒸发(除去可溶于水的杂质),吸附(使用明矾或活性炭),过滤(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消毒(去除水中细菌) 蒸馏(净化效果最好)硬

3、水软水区别:加入肥皂水,泡沫少的为硬水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二、金属及矿物1、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性较好,延展性较好 延展性最好(金),导电性最好(银),磁性(铁),熔点最高(钨) Fe2+ 绿色,Fe3+黄色,Cu2+蓝色, MnO4紫红色2、金属的化学性质(铁镁铝锌铜为例)都是置换反应反应速率从大到小:镁、铝、锌、铁稀盐酸(铜不反应)稀硫酸(铜不反应) (a)与酸的反应铜(表面产生黑色物质)镁(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铝(常温下:表面失去光泽,加热:熔化而不滴落)铁(在氧气中点燃: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与氧气反应 (c)与硫酸铜反应(铁、镁、锌、铝)(

4、d)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3、铁的冶炼 常见铁矿石(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FeS2) 实验室CO还原Fe2O3方程式装置(高炉)原料:铁矿石(提供铁),空气(提供氧气),焦炭(提供CO、提供热量)、石灰石(形成炉渣)原理:CO还原Fe2O3 工业炼铁4、铁的锈蚀和防护 铁生锈条件(水、空气同时接触) 铁锈(疏松多孔)主要成分:Fe2O3,红褐色固体 铁的保护:涂油,涂漆,涂搪瓷,镀金属,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5、合金 定义: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优良性能:具

5、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低 常见的合金:青铜(铜锡),不锈钢(铁铬锰),生铁和钢(铁碳)6、石灰石的利用 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存在:大理石、珍珠、鸡蛋壳、钟乳石等等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CaCO3 CaO Ca(OH)2 碳酸钙 碳酸盐的检验:朝样品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灰石用途:建筑材料、制玻璃、制水泥、炼铁三、化石燃料1、煤 煤的干馏(化学变化),产物为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2、石油 石油分馏(主要是物理变化)3、天然气 主要成分甲烷(CH4)B化学基本理论与概念【归纳整理】1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6、(1)宏观:物质由元素组成,只有种类,没有个数;微观: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构成。(2)微粒的基本特征: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构成的微粒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3)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原子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核 质子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 不显电性由于原子核核电子所带的电荷相等,电性相反,原子不显电性。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2物质的分类单质金属 如:Fe非金属 如:C纯净物氧化物 如:CO2(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化合物酸 如

7、:H2SO4物质碱 如:Ca(OH)2盐 如:NaCl、Na2SO4混合物(无固定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如:空气、各种溶液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理变化、物理性质:(2)化学变化、化学性质:(3)化学变化的四大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7)(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与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5)氧化反应:剧烈氧化(爆炸、燃烧);缓慢氧化(6)催化剂:“一变二不变”(加快反应的速度,催化剂质量 和 化学性质 保持不变。)(7)质量守恒定律: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8、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微观解释)由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变化,因此质量守恒定律成立。(8)化学反应的实质: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形成分子的过程。(9)化学方程式:涵义:某个化学反应、在该化学变化中存在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其存在状况或反应所需条件。在该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的比例关系:即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的微粒比和质量比等关系。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要领:左是反应物、右是生成物;写对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气体和沉淀,箭头要标明。4燃烧与灭火(1)燃烧: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2)物

9、质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3)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注:物质着火点不能降低(4)灭火的原理: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让燃烧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5)完全燃烧(氧气充足)与不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5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1) 金属活动性顺序: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铁(Fe)、锡(Sn)、铅(Pb)、氢(H)、铜(Cu)、汞(Hg)、银(Ag)、铂(Pt、金(Au)金属活动性排在氢(H)前面的金属,能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金属活动性前面的金属(K、C

10、a、Na除外)可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 应用Fe与CuSO4反应的质量改变:“铁钉”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Mg Al Zn Fe等质量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Al Mg Fe Zn6溶液(1)物质的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导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稳定均一: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成分和性质完全相同稳定:当条件不变时,长时间放置也不会出现溶质与溶液分离的现象。(3)溶液性质:固体物质溶于水,使水溶液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某些具有导电性。 (4)乳化作用: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乳化剂,乳化剂所起

11、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乳化的应用:如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农药和医药制剂的合成,用洗衣粉除去衣服上的污渍等。C化学基本计算整理归纳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以化合物AxBy为例)(1)计算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r(AxBy)=Ar(A) x + Ar(B) y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系数)与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乘”不是“相加”;若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间的“”与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是“相加”不是“相乘”。(2)求某物质中元素的质量之比:在AxBy中,m(A) :m(B)= Ar(A) x : Ar(B) y(3)求某物质中有

12、关元素的质量分数:若AxBy ,则w(A)=xAr(A)/ Mr(AxBy) 100%(4)纯净物中元素质量的计算:m(A)=m(AxBy) w(A)= m(AxBy) xAr(A)/ Mr(AxBy) 100%(5)有关含杂质物质的计算:在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的计算(杂质不含该元素时) 某物质的质量分数某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100%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纯净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例题:(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Mr(NH4NO3)=14+1 4+14+316=80(2)硝酸铵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在硝酸铵中,m(N):m(H):m(O)=2

13、14:1 4:316=7:1:12(3)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w(N)=2Ar(N)/ Mr (NH4NO3) 100%=214/80100%=35%(4)100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m(N)= m(NH4NO3) w(N)=100g35%=35g(5)100g含硝酸铵90%的氮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m(N)= m(NH4NO3) w(NH4NO3) w(N) =100g90%35%=31.5g二、有关溶液的计算(1)m(溶液)m(溶质)+m(溶剂)(2)w(溶质)m(溶质)/m(溶液) 100%或m(溶质)/m(溶质)+m(溶剂) 100%(3)密度、质量、体积换算公式:质量(m)密度()体积(V)(4)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溶质后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m(浓)w(浓)=m(稀)w(稀) m(稀)=m(浓)+m(水)(5)化学反应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m(反应物)mm(m指反应物中固体杂质和生成的沉淀质量,m指生成气体的质量)溶液组成法:溶液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