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中等.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2695463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科中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病理科中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病理科中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病理科中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病理科中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科中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科中等.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诊断室工作制度1.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时,应首先核对切片号码、标本种类及组织块是否相符;应认真阅读申请单提供的各项资料和大体描述,全面、细致地阅片,切勿遗漏任何部分。注意各种有意义的病变。必要时应向有关临床医师了解更多的临床信息。2.进行初检的病理医师,应提出初诊意见,送交主检病理医师复查。3.负责复检的病理医师应认真阅读活检记录单中关于标本巨检的有关描述,核对切片数,必要时亲自观察标本,补充或订正病变描述,指导或亲自补取组织块。4.应了解患者既往病理学检查情况,及时调(借)阅相关切片等病理学检查资料,以资对比。镜检完毕要提出切片质量的意见。5.主检病理医师对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应提请科

2、内上级医师会诊,必要时约见患者或患者亲属,了解病情。6.对各种病理组织学变化作准确的描述,作为诊断依据,但要密切结合临床。如与临床诊断存在重大出入时,需检查取材、制片过程中有无错误;或再深切蜡块、重取组织;或与临床医师商榷。7. 疑难病例应多取材,作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或电镜,并应请示科主任或提请全科会诊及院外专家会诊。8.主检病理医师根据常规切片的镜下观察,结合标本巨检、相关技术检查结果、有关临床资料和参考病理会诊意见等,作出病理诊断或提出病理诊断意见(意向),清楚地书写于活检记录单的有关栏目中并亲笔签名。9.经院外专家会诊的病例,应将各方面会诊意见的原件或复印件附贴存档,如各方会诊意见不一、

3、难以明确诊断时,可参考会诊意见酌情诊断,或在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将各方会诊意见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10、病理报告的补充、更改管理:病理报告发出后,如发现非原则性的问题,可以补充报告的形式进行修改。通知临床医生的同时并在送检单上注明原因。病理报告发出后,如发现原则性问题时,第一时间以危急值的形式报告给临床医生,并在底单上注明通知医生的姓名及时间,并分析差错的原因及处理结果。(在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有记录)11.病理科自接受送检标本至签发该例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为5个工作日以内。由于某些原因(包括脱钙、深切片、补取材制片、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疑难病例会诊或传染性标本延长固定时间

4、等)不能如期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时,应以口头或延迟报告形式告知有关临床医师或患方,说明迟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原因。12.病理医师不得签发虚假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不得向临床医师和患方人员提供有病理医师签名的空白病理学诊断报告书。 (二)活体组织检查工作制度1.认真查对标本及送检单(标本单姓名与标本瓶是否一致)。2.认真做好划价工作,不多收、不漏收。3.及时编号、登记,认真填写登记本,并查对是否合乎要求。4.配合医生记录取材者,应将病理标本单上的内容告知取材医生。5.病理医生,在取材时应对所取标本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标本大小、颜色、形状,各个不同切面的改变,必要时应称重。对于微小标本应用滤纸包好,或

5、做特殊说明。6.清点标本例数,取材后组织也应立即固定。7.技术员每天应按规定时间将切片及病理单送交活检值班医生(对其切片质量及数量做详细的核对)。8.对活检中的问题,应及时同上级医师及临床医师联系,避免延误诊断。9.低年医生,应在每天规定时间内将当天外检进行初诊,并作镜下检查记录,配合高年医师进行最后诊断。10. 病理诊断报告需及时发出。11. 病理切片应及时分类、归档。对于需要进一步工作的病例,应及时做出处理(包括特染、免疫组化)。12. 病理报告单、申请单、切片、蜡块及时清点,整理完毕、归档。13. 保留标本须经常添加固定液,防止干涸、腐败。 (三) 冷冻切片检查工作制度1.每日上午上班时

6、由值班技术人员根据前日预约的冷冻切片申请单,将冷冻切片调整到工作温度(-25C)。2.冷冻组织送达病理科时,由值班医师负责接诊,并核对送检标本与申请单上的姓名、科室是否相符。询问相关的临床及手术情况,记录手术间的电话号码。3.值班医师应根据送检标本的大小,及时准确取材,取材时应尽量避免脂肪、钙化、坏死及骨组织。对送检组织过小或不易做病理切片的组织,应及时通知手术科室重新取材或取消冷冻切片。4.取材时需要分部位的多块组织的冷冻切片请做好标记,将剩余组织装入标本容器中。并由技术员做好大体标本描写的记录,申请单的登记、编号。5.值班技术员在接到病理标本后迅速冷冻,并按病理科冷冻切片操作常规和病理科冷

7、冻切片染色常规在1015分钟内做出切片。贴好标签送至诊断室。6.诊断室做出病理报告后,将报告交卫生员送手术室;并将申请单及冷冻切片送回技术室。切片放入冷冻切片盒,以免损坏或丢失。7.冷冻报告发出后,技术员将冷冻切片组织取下,同取材的剩余组织加固定液固定。8.将样品托清洗干净,放回原处,并将切片机温度调回到保持温度。9.每周五技术员将冷冻切片机彻底清扫一次。如特殊病例(如结核等)时,应及时清扫消毒(四)病理科技术室工作制度1.病理技术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医学专业学历,并接受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未经授权的工作人员不得独立或越级从事各项病理技术工作。2.病理科技术人员应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提供合格的

8、病理常规染色切片、特殊染色切片和可靠其他检测结果,并确保经过技术流程处理的检材真实无误。3.熟练掌握病理科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经常检查脱水机、包埋、切片机等设备有无故障;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每天取材后应检查脱水机、包埋机内的试剂,定期更换试剂,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4.在制片的包埋、切片、染色等过程中应按照操作常规进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与取材医师取得联系。5.负责细胞学者做好胸、腹水等液体的离心、沉淀、涂片、固定和染色。以及痰、气管镜刷片、宫颈刮片的固定、染色。6.病理制片及病理诊断工作是病理科的中心任务,每天应主要保证常规切片、冷冻切片及细胞学制片的按时

9、完成,常规切片应每日14:00以前出片;冷冻切片一般应在1520分钟以内出片,传统细胞学当日出片。7.按操作常规做好标本的接收、登记、编号以及病理诊断报告登记和送发。并做好病理切片、蜡块及病理文字的归档工作。8.严格执行云南省物价局的收费标准。9.常用的特殊染色项目在12日内完成,免疫组化项目2日内完成。10.每月由技术组长或专职人员制定各类试剂及各种消耗品采购计划。各种化学试剂按防潮、防变质、易燃、剧毒等分类由专人负责,严格管理。免疫组化试剂按冷藏、冷冻要求存放(五)特殊染色室工作制度1.特殊染色技术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与授权方可从事本岗位工作。2各种特殊染色的操作方法均以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

10、执行。3.各种特殊染色的试剂均以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推荐的方法进行配制。配制时计量务必准确,并在特殊染色试剂配制登记本上登记配制的时间,贴好瓶签。4.特殊染色使用的试剂瓶、量杯等玻璃器皿均按病理科各类容器的清洁标准进行处理。5.特殊染色的种类由经检医师根据临床病理诊断的需要提出申请,技术员核实并找出蜡块,必要时可请经检医师协助。6.技术组制片室在每天上午09:00以前所登记的特殊染色项目进行切片,并根据特殊染色的种类和数量在蜡片切出后12日完成染色,并由执行人记录完成的时间、签字。7.染色中严格按照病理科特殊染色操作常规执行。严禁将染色后的试剂倒回于试剂瓶中。8.染色完成后的切片,放入特染/免疫组

11、化切片盒中,由经检医师自行取走。其结果参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特殊染色结果的标准。9.染色中遇试剂缺乏或不足时,应及时配制补充,并在特殊染色试剂配制登记本上登记配制的时间。10.遇脱片等特殊情况需重新染色的。11.每一批次特殊染色必须设阳性对照,可利用组织中的内对照。更换新的染色试剂后,必须使用染色阳性和阴性组织进行验证,并有相关的文字记录和染色切片档案,相关档案保留2年。12. 染色完毕,操作者应将所用的容器按病理科各类容器的清洁标准进行处理,并放回原处,以便下次使用。(六)免疫组化室工作制度1.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与授权方可从事本岗位工作。2.制片过程中应保持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

12、工作作风。如条件允许,应尽量使用阳(阴)性对照,严格控制抗体作用时间。3.抗体的滴加量应适中,在取得最佳染色结果的前提下,应尽量节约抗体。4.各种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参照病理科免疫组化操作常规严格进行。5.免疫组化染色种类由主检医师根据临床或病理诊断的需要提出申请,并按要求开出医嘱并计费。6.申请免疫组化染色项目应参照病理科常用免疫组化抗体目录上的抗体种类范围申请,申请时应尽量考虑周全,避免重复切片。7.技术组负责找出蜡块,制片室在每天上午09:00以前所登记的免疫组化染色项目进行切片,并根据免疫组化染色的种类和数量在蜡片切出后23日完成染色。8.操作者应了解和熟悉各种免疫组化试剂在冰箱中存放的

13、位置,工作中应尽量减少开启冰箱门的次数和时间。9.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按病理科免疫组化操作常规进行。10.在染色过程应保持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熟悉病理科常用免疫组化试剂的种类和处理方法。11. 染色完成后的切片,贴好标签,放入特染/免疫组化切片盒中,并由执行人记录完成的时间、签字,由主检医师自行取走。 12. 染色完毕,操作者应将所用的容器按病理科各类容器的清洁标准进行处理,并放回原处,以便下次使用。13. 负责抗体、试剂的使用保管。染色中遇试剂缺乏或不足时,应及时补充。14. 如遇脱片等特殊情况需重新染色的,应及时告知经检医师。15. 诊断组需增加新的免疫组化抗体时,可在每月22日

14、前向技术组长提出,由技术组长统一做计划定购。16. 免疫组化试剂购进时,应登记该抗体的购进日期、保存方法和有效期。对超过有效期的抗体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常规染色的结果。17. 每一批次的免疫组化染色必须设阳性对照,可利用组织中的内对照。更换抗体后,需要有用阳性和阴性组织进行有效性验证,并有相关的文字记录和染色切片档案,相关档案保留2年。18. 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员由科主任和技术组长指定专人负责。(七)薄层细胞室工作制度1.薄层细胞室内应保持清洁、无尘。每周做两次保洁工作,分别于周一、周四上午。2.接收标本:接收标本时应核对制度,核对病人姓名与标本及送检单是否相符,如有疑问应及时与送检科室联系。并

15、在登记本上登记送检日期、检验序号和病人姓名。3.粘贴检验条形密码(分别在送检单、离心管及载玻片),并将病人一般情况输入计算机。4.按薄层细胞操作手册逐步进行操作。5.制片完成后,关闭机器电源,清理工作台。将制片与送检单核对后送诊断室阅片。6.送检标本(含离心管提取细胞样品),待报告发出后23天,按病理科废弃物处理常规进行处理。7.诊断报告签发后,将薄片及报告单送技术室登记后,由卫生员送往相关科室签收,并将薄片按序号放入切片柜内归档。8.每二周清洗一次仪器。9.如仪器发生故障,应及时向科主任报告。根据情况通知厂家。(八)档案室管理工作制度1.档案室库房(含资料室),实行专人负责整理,非档案管理人员不得进入库房(资料室),确因工作需要而进入库房(资料室),必须经档案管理人员同意,方可进入档案室进行查阅。2.档案库房要备有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防霉、防鼠等项安全设备和安全措施。3.档案库房内严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