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空气.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2687248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不见的空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看不见的空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看不见的空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看不见的空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看不见的空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看不见的空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不见的空气.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看不见的空气教学内容: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6课学生分析:1、本课是在学生通过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认识了一些动植物、水等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探究方法认识空气的有关现象单元的第一课。2、空气无处不在,但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究竟是什么样的种物质,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难以言表,本课将引领学生运用感觉器官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对空气进行科学的认识。设计思想:第一:引导学生学会寻找间接的方法证明空气确实存在,使学生认识到空气这种物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确确实实存在的。第二: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认识空气的性质。第三:通过学生搜集资料让学生对

2、空气有更多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空气是什么样的物质。 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 能说出空气的性质及应用。2、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的方法证明空气存在; 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了解空气的性质及应用。 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并运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空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产生研究空气的强烈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 能够感受到利用间接的方法、科学实验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1、感受、证明空气的存在、流动及占据着空间通2、归纳、概括描述空气是什么样的物质。教学难点:1、学生正确地操作空气的转移及压缩空气的实验。2、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结论的

3、语言概括。教具准备:教师:带盖的矿泉水瓶2个(1个空的、1个装满水)、多媒体教学资源课件学生:水槽、玻璃杯、一张废纸、水;玻璃杯、矿泉水瓶(250ml)、水槽;注射器、橡皮;以上 1套/组找教案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1、谈话: 拿一旋紧盖装满水的矿泉水瓶,问学生里面装有什么?能不能捏瘪?再拿一旋紧盖的空瓶,问学生里面装有什么?能不能捏瘪?过渡:刚才大家的回答,有的说里面有空气、有的说没有,为什么大家这样说呢?有的能捏瘪、有的说不能。为什么大家这样说呢?等问题引入课题学生回答(水。不能。因为里面有水。)学生回答(什么都没有,空气等都有可能。能,不能

4、。能或者不能。)请一两个学生上台亲自操作通过对瓶中装水引入瓶中装的空气。激趣:根据学生的回答(“有”和“没有”),有意引起学生的质疑,激发探究空气的兴趣。新课一、证明空气的存在一、空气在哪里1.问:怎样才能感知到刚才空瓶中装有空气呢?(倒扣在水里捏看到气泡;对着脸面捏感觉有风吹等)2、选取四个日常生活现象证明空气的存在。(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图片,请学生结合生活再实验、观察)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先观看多媒体图片再动手实验;得出相应的结论。操作:手捏倒扣在水里的矿泉水瓶;小砖块、小土块放进水里;扇动扇子等。讨论:现在你们有办法知道空气存在吗?选取几个代表性事件地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理解人们可以通

5、过间接的 方法来探究科学现象,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结合实际自己论证空气的存在,同时学生认识到:只要多观察,科学知识就在身边,并不神秘。二、“捕捉”空气既然有空气存在,那么你有没有办法让大家“见识见识”它呢?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方法,并说说怎样能证明自己捉到的确实是空气。讨论:想办法给同学介绍空气什么样的物体。动手捉空气,感官认识空气的性质。学生通过交流,通过自己的手、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官感知空气就在身边,也感知到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过渡:导课中的实验旋紧盖的空瓶不能捏瘪,请同学们思考这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空气占据空间)还有什么方法能证明空气占据空间?介绍“纸团不

6、湿”的实验。学生讨论、并动手试试,思考:1、 捏不瘪的原因;2、纸团为什么不会湿将科学知识生活化,化难为易: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真正感知到看似空的瓶子、杯子中确实有空气充满着,能轻易理解空气占据空间。新课三、转移空气过渡:大家知道水也会占空间,我们可以将瓶子里的水装入到烧杯中,空气也占据空间,那么有没有办法将一个瓶内的空气转移到这个烧杯里呢?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学会转移瓶内的空气到杯子里方法。介绍转移空气的方法。学生思考、讨论、汇报。学生动手转移空气。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科学现象有的可以通过间接方法的来证明(气泡的上升和杯子水面的下降,即看到空气转移)。四、空气可以压缩过渡:瘪了的篮球通过打气

7、会鼓起来,说明了什么?(空气占据空间),那么给篮球打了很多气为什么篮球没有继续长大,打进的气到哪里去了?1、指导学生进行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注射器里空气的体积变化、手压活塞感觉、松手后活塞的运动情况2、压缩空气的应用 弹簧有弹性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压缩后的空气有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你有没有见过呢?(教师可先举举例说明:)1、看多媒体演示。2、学生阅读P48页“步骤1、2、3”分别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学生思考并举例说说。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记录能力,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五、空气的性质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水,水是什么样的物体呢?你们觉得与空气相比,它们有什么相同或不同性质?谁能总结空气到底是什么样的物体?请学生总结并口述、填写书本空白项。学生回答水是什么样的物体,并将空气与水作对比,得出空气是什么样的物体?学会利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认识空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观察、对比能力。巩固提升总结拓展1.搜集资料,了解水里有没有空气,并制作资料卡片。2.布置作业:继续了解空气有关知识,如果没有空气会怎么样?1.完成P51上填空。2.制作资料卡片(课后)。3了解空气的作用。引导学生向更高的探究目标迈进。通过资料卡片的制作加深对空气的认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刘为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