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方法从课文中得来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2685275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作方法从课文中得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习作方法从课文中得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习作方法从课文中得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习作方法从课文中得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习作方法从课文中得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习作方法从课文中得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方法从课文中得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作方法,从课文中得来 绵竹市顶新学校 詹朝军 2013年11月说起小学语文,尤其是小学中段语文,学生最感愁苦的是写作文,老师最费心思的是教作文。学生愁苦的是不知道写什么,知道了写什么,怎么写又感茫然,因而愁眉苦脸,冥思苦想。教师为指导学生作文也挖空心思,想尽办法。老师们都知道,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多为经典之作,文质兼美,内容丰富,方法层出。学生可以从课文中领悟到的习作方法比比皆是。在学生习得作文能力的过程中,何不就近取材呢?下面结合小学三四年级的语文课本,探讨一下怎样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得习作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一、 向课文学习,获得搜集和选取习作素材的方法有米才好下锅,学习写作文首先得

2、学会搜集和选取习作素材。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借助文本,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是怎样收集和选取写作素材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是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专题的,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作者都是选取了动物最具特色和自己对动物最熟悉的方面进行了描写。如白鹅和白公鹅两篇课文,都描写了鹅的叫声,步态等与众不同的特点,白鹅一文另对鹅的吃食进行了用墨颇多的描写,白公鹅则通过描写鹅的野外活动表现了鹅的与众不同。两篇课文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特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领悟到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特点,收集和选取习作材料(尤其自己熟知的方面)。又如本册第五组课文,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几篇课文,每个景区可以

3、描写的景物极多,但作者总是选取最有特色,自己亲身游历感受最深的景物进行描述。我们在教学中都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习作者这些收集和选取写作素材的方法并加以训练。我在第五组习作训练中,专门布置学生游览了本地剑南老街,祥符寺,诸葛庙等历史遗产景区,要求学生用从课文中学习到的方法收集并选取习作素材。如观察剑南老街,指导学生重点选取了老街牌坊,古色古香的街道,剑南春古代酿酒作坊及酒史墙,古戏台等景点进行细致观察和记录。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搜集和选取习作素材的能力。二、 向课文学习,获得进行习作构思的方法选取了作文素材并不表示可以马上下笔。构思立意、布局谋篇是写作前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

4、学生习作前进行构思的习惯。如白鹅和白公鹅这两篇课文,学生通过读课文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两位作者在行文结构上,都是先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在描写方法上,两篇课文都非常注意拟人手法的运用;都善于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另外,两位作者的语言都幽默风趣。画杨桃、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课文,开头和结尾都采用了首尾呼应的方法。而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等课文按游览顺序介绍景点,且都抓住重点景物进行详细介绍,观潮一课更是重点描写潮来时的景象,对潮来前和潮头过后的描写则比较简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明白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写作特色,在写作时加以模仿,从而提高自己布局谋

5、篇的能力。三、向课文学习,获得把习作内容写具体的方法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好的细节描写,逼真、生动、鲜明、具体,常常是一篇文章的闪光点,也是文章借以显示事物特点、表达主题的一种技巧。如她是我的朋友一课,就对小男孩阮恒在为小女孩献血过程中动作,神态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把阮恒的心理活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荷花一课对荷花还是花骨朵儿,才开两三瓣,全展开三种姿态进行了生动的描绘。画杨桃通过人物对话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有所感悟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俯拾皆是,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思考这些细节描写,在习作时尽量抓住重点尝试进行细节描写。教师应该把学生习作的初稿

6、与成稿进行比较评讲,深化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意识,提升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有了细节描写的意识,还不能说就具备了这种能力。对小学中段孩子来说,要把习作写得生动具体,还需要具备初步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关于中段习作,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要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包括标点符号的用法。在此基础上,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美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和句子是什么意思,好在哪里,在自己作文时

7、,怎样去运用好的词语和句子。如卖木雕的少年,雅鲁藏布大峡谷等课文中极尽优美生动的词句(课外书中的好词佳句更是灿若星河),让人有如身临其境。老师要鼓励学生在习作时只要恰当,就应该多多尝试运用这些好词佳句。另外,在学课文时,还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修辞手法的运用,掌握一些常用句式。如太阳,蟋蟀的住宅等文中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使句子的意思表达更确切;燕子,翠鸟,母鸡等课文采用的比喻,对比,拟人甚至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所描写的事物特点更加鲜明,形象更加生动。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多读多练,进行仿写。同时,提醒学生在习作时要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表达方法。四、 向课文学习,获得给习作安标题

8、的方法文章都是有个标题的,一篇文章如果标题新颖别致,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线,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各具特色的标题,使他们初步领悟怎样给自己的习作取个较好的标题。如珍珠泉晶莹剔透,妈妈的账单恬静温情,给予是快乐的让我们享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愉悦在习作时,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课文命题的方法,尝试给自己的作文拟个好的标题。在习作成稿后,还要引导学生反复斟酌,对原题目进行修改甚至重新取一个较好的新题目。中段学生当然在这方面有极大难度,但是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这种意识,逐渐形成一定的命题能力。五、向课文学习,获得自主修改习作的方法修改是写好作文的必由之路。关于中段的习作

9、修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因此,我们在学生习作之初,就应该让他们体会到修改的重要性和修改之后的成就感。我们应该给学生讲一些大作家(如高尔基,李时珍,曹雪芹,列夫托尔斯泰等)修改作品获得巨大成就的故事,树立习作过程中主动修改习作的学生榜样,教学中通过比较习作初稿和修稿后的成稿,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意识,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体验习作修改的成功感。关于习作修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那绿绿的爬山虎,讲述了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的故事。通过教学,尤其是通过阅读课后资料袋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细致推敲、修改。我们也应让学生懂得作文应先做人的道理,同时感悟如何修改习作,学习具体的习作修改方法。如: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把不通顺的地方该通顺;把长句断成短句;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增添一些词句,是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通过分析,我们能够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到很多习作的正确方法。上面的探析仅是书海一粟,只要多加留心,定会屡有新的收获。所以,我们要依据课本,把习作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逐步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2013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