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杨氏之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268013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杨氏之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开课-杨氏之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开课-杨氏之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开课-杨氏之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开课-杨氏之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开课-杨氏之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杨氏之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古诗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教学重点】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性【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围绕“聪慧”激励同学们。师:形容人能说会道,你都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师:能说会道有哪些好处呢?出示: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导

2、言: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自由练读。3.出示课文,抽读、指导读、齐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三、合作学习,理解意思1.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意,并作好记录。2.逐句交流。3.整体理解。梁国的杨家的小孩只有9岁,特别聪明。 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因为父亲不在,就叫儿子出来。他为客人端果子,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

3、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小孩回答他说:“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先生家的鸟啊!”3.说一说:在你眼里杨氏之子是一位怎样的孩子4.演一演。(师创设情境,并加以指导)四、拓展练习,深入体会1.考一考:我相信同学们个个甚聪慧,现在你是杨氏之子,我是姓李(朱、胡、蔡、邓、车)君平,你该怎么回答?2.评一评:大家都认为杨氏之子甚聪慧,可是老师与你们的看法却不一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对大人不礼貌,以下犯上)师演杨氏之子(演X君平太吃亏),生演孔君平,表演中师有意丢掉“未闻”二字。着重体会“未闻”(君平有意逗孩子,很幽默地问了一句。孩子的回答极为巧妙,他们二人在姓上做文章,孩子没有生硬地直接说,而是婉转对答,“未闻”一词先是否定了孔雀是你孔君平家的鸟,当然也就否定了杨梅是杨家的水果了,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如果你是孔君平,此时如何夸夸杨氏之子?3.想一想:你们认为甚聪慧的孩子应该怎么样?五、小结学法1、读通课文2、理解句子3、交流感悟4、熟能成诵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读全文。2.背诵并默写全文。3.写一写对精彩语言的体会。4.看一下世说新语。六、播放音乐,与学生告别。附板书10 杨氏之子孔君平:此是君家果杨氏之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