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入门.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678996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教学入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探究教学入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探究教学入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探究教学入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探究教学入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教学入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教学入门.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教学入门http:/ 探究教学强调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相同性和不可分性的一面。 科学本质上是探究(inquiry),科学离不开探究,科学就在探究之中。科学无论从其过程和结果看,都是探究。有人把这个意思简约地表述为“科学就是探究”,“探究是科学的操作方式”。进而言之,学习科学的过程和科学研究的过程应是同一的。学习科学的过程和科学研究的过程相互脱离以至分立和对立,不是合自然的、合逻辑的,而是人为造成的,背离科学学习规律的。背离这种规律,学生则不可能真正地、完全地掌握科学知识。一、如何准确把握探究教学? 探究教学本质特性在于教学中引入研究过程 探究教学强调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学生的学习

2、过程相同性和不可分性的一面。 科学本质上是探究(inquiry),科学离不开探究,科学就在探究之中。科学无论从其过程和结果看,都是探究。有人把这个意思简约地表述为“科学就是探究”,“探究是科学的操作方式”。进而言之,学习科学的过程和科学研究的过程应是同一的。学习科学的过程和科学研究的过程相互脱离以至分立和对立,不是合自然的、合逻辑的,而是人为造成的,背离科学学习规律的。背离这种规律,学生则不可能真正地、完全地掌握科学知识。 有人说,探究教学是“复演”原本的探究过程。这句话告诉我们,探究教学要“引进”“再现”科学家原来的研究过程。复演不是教师的“演戏”,也不是简单的“重复”。“引进”“再现”是具

3、体的、生动的、辩证的,是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的。 探究教学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选定课题,单独地或合作地参与探究全过程,通过自己参与的探究过程进行完全的学习。在这里,探究是学科学的核心环节。 探究教学的这种理念要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来一个大的转变;学校的教学方式必须符合于产生科学知识的实际过程;学生的学习必须将探究作为获取科学知识和认识世界的最重要的方式。 探究学习和实践学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实践学习,这里统称经验中学习(Learning by Experience)、做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活动中学习、游戏中学习、使用中学习、间接学习等,就是指学习和实

4、践紧密结合,学习中引入实践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体验中完全地掌握知识、积累经验,尤其是提高各种能力。它是一种对历史上人类学习活动方式的“复原”,是一种对人类优秀教育文明的“承接”。 探究,一方面是一种实践,另一方面是一种特殊领域科学研究领域里的实践。在这一点上说,它不同于一般的实践、应用、练习等,它是一个另一种层面上的、更高层面上的实践。这仅是理论上的界定。实际上,探究和实践,探究学习和实践学习难以划分清楚。任何探究都不是“纯净”的,都含有不少实践成分;反过来说,任何实践也都不是“纯净”的,也都多少含有探究的成分。 探究教学与传授教学有本质的区别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生主要学习途径是在课堂

5、上听教师讲课,教师主要讲的是书本知识,学生主要学习的也是书本知识,可称之为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主要的特点也是主要的问题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产生科学知识的研究过程和应用科学知识的实践过程。总之,脱离了学生的体验过程。由于脱离了必要的体验过程,学生则难以得到真正的、完全的知识。 探究教学与传授教学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促成探究过程和教学过程的结合,而后者导致两者的脱节。但这一判断,绝不是对传授教学的否定,或者“死刑”判决。 传授式教学,如上所言,不利于学生更多地参与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也不利于以学习者为主的教学以及个性化教学的实施。这种教学方式虽有上述劣势,但仍存在一些优势

6、。它作为一个工业化文明时代的产物,具有同步化、大量化、专业化等特点,因而有利于加快实现教育的普及,有效提高教育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多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以及基本结构。换言之,与探究教学相比,时间、精力、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较少。这种优越性至今尚存,今后仍有望继续得到发挥。无论今天和明日,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有生命力的教学方式。 现代有关教育学研究表明,探究教学方式最适合于“科技中心”时代的教育,也最符合于人人普遍具有的创造本性,或者说人类的创造潜能的开发利用。但遗憾的是,世界上不存在万能的教学方式。过去不存在,现在不存在,今后也不会存在。因为,教育的任务是极为多方面的、复杂的

7、,绝不可能靠某一种方式哪怕它是最有效的来完成所有这些任务。各种手段、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效和用处。由此可想,探究教学不可能贬斥传授教学、实践教学、活动教学等其他教学方式。他们之间的关系,只能是“共存互补”“各显其能”,只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学生的探究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 科学家的研究是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对未知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发现。这个过程一般是长时的(经历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艰苦的、反复的、完全自主的、原创性的。 学生的探究学习与科学家的研究相比,除了都是探究,都经历探究过程之外,还有绝不可忽视的不同点: 学生的探究大体上是对已知(学生未知)的现有科学知识的“再认识”

8、“再发现”(对学生来说,现有科学知识是未知的,因此对此要认识、要发现),而只是“简约”的、“速成”的这只能在训练有素教师的指导下才得以实现。 探究教学特指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从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看,“研究性学习”一方面指高中在各正规学科课程之外增设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另一方面泛指一种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前者是狭义上的理解,后者是广义上的理解。 美国等一些国家长期以来广泛实施探究教学,主要是在诸学科课堂教学中,并不开设特别的探究学习课程。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开设专门的探究学习课程。法国、日本

9、等一些国家,目前以不同名目开设独立的探究学习课程。我国之所以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特别设立的必修课开设,是因为“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点困难”(参见指南)。当前我国开设这种独立的课程,为改变传统教学和学习方式迈出了必要的第一步。 指南中提倡的研究性学习,除了高中开设的研究性学习必修课以外,还可以在课外、校外开展,或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开展。可见,研究性学习可以通过如下三个途径进行:一是特别开设的课程;二是按常规开设的学科课程;三是课外、校外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所谓三个途径是根据其探究课程的归属而划分的,实际上三个途径往往是交织

10、在一起的。在这三个途径中,常规学科课程是主要的,或者将成为主要的。因为,在这里学生能够更快、更多、更好地获得来自严谨的教学大纲、训练有素的指导教师、完备的教学条件、合理的评价反馈等方面的支持和保证。 探究教学特指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探究的课题(或问题)必须与某一单元或某一课时教学内容直接挂钩;不然,不视为探究教学。 如今,我国高中开设的“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课程,除了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社会现象以外,还越来越多地进入或联系各学科知识领域。如果所要探究的课题没有紧扣或直接联系单元或课时教学内容,那么仍应视之为“学科知识领域里的研究性学习”,以此与探究教学区别开。

11、要特别关注探究和自学的良性循环 自学指自主的或独立的学习。自学包括课内的自学、课外的预习、自由阅读等,包括收集图书报刊资料、网上搜寻信息、向专家咨询、有选择性地大量阅览参考资料等。自学无论在“读书学习”“实践学习”还是“探究学习”中,也无论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探究学习而言,尤其重要。探究者要不断地更新观念,扩大视野和思路,大量掌握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时了解研究热点、焦点、动态,还要收集大量的有关资料、信息、证据、数据等。这些只能主要依靠自己学习,不能依靠别人提供。 由此可知,探究和自学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实际上是同步的。只有那些热心投入

12、到探究的人,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要自学、自学什么和如何自学,只有善于自学的人才能成功地开展探究学习。因此,在开展探究教学时要特别地关注和谋求探究和自学的良性循环,或者“自学中探究”和“探究中自学”的良性循环。二、现代国内外课堂教学方式有哪些重大变化? 美国等西方国家教学方式的演化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逐步形成了经验中学习、探究中学习的优良传统。总的说,这一传统要求让学生在经验中、做中、解决问题中、发现中、探究中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掌握基本知识、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以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20世纪初,杜威从“教育即经验”“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等经验主义教育观点出发,

13、提倡让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真知的“问题教学法”(Problem Method),提倡多让学生在自己经验中学习(Learning by Experience)、在做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并强调了经验的尝试性、试验性、实验性。 继承杜威,基尔帕特里克创立的“设计教学法”(Project Method),在美国盛极一时,在其他国家被竞相采用。他和杜威一起,对当时“纯知识教育”(相当于“传授式知识教育”)提出了严厉的挑战,对学校如何重点地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指出了极为有价值的路子。 20世纪50年代以来,布鲁纳从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出发,极力主张让学生重点

14、学习每个学科的基本结构(Basic Structure)即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基本观念。他认为,基本观念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有极大的“迁移性”。与此同时,主张让学生亲身参与“发现的行动”,从中进行“以发现为重点的学习”。结构学习和“发现法”(Discovery Metehod)是相辅相成的,融为一体的。 1961年,施瓦布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教育(Teaching of Science as Inquiry)中提出了更适用、更具体、更易操作的“探究学习”(Inquiry Learning)。探究学习突出强调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全程参与及认识,以及对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本质的全面掌握。 “探究教学

15、”是美国等西方国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来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升华。如果就从施瓦布算起,那么探究学习也已经历了四十多年。 总之,学生通过探究进行学习,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这是现代教育所取得的最有魅力的成果之一。翻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教育史看,没有一种教学方式像探究教学那样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的广泛关注。探究教学,已成为世界很多国家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已成为这些国家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流”。 美国“2061计划”:学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 从1985年开始,美国实施“2061计划”,这在美国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这一计划强调,学生要着重学习科学的基本结构,而“学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这一计划认为,学生只有通过探究才能获取上佳的学习效果,教师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充满科学术语的教科书上,而应着力鼓励学生进行探究。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关注和瞄准探究教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作为政府行为推进的素质教育的观念和模式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主的教育,有力地激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改主动性、选择性、创造性,这为现今新课程、新教学方式的出现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 2000年1月,国家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