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个人资料.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676227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勃个人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王勃个人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王勃个人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王勃个人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王勃个人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勃个人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勃个人资料.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字千金初唐诗人王勃于公元667年从京都来到南昌。当时,诗人的生活比较穷困,所迫无奈,常为生计而奔波。这年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在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滕王阁题诗作序,王勃自然是其中宾客。在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接下来写了序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_自流。 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 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

2、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 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大人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王勃(

3、650-676),字子安,绎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乾封初(666)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当时社会风靡斗鸡活动,各位王侯斗鸡,互有胜负,一次,适逢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年轻的王勃开玩笑地写了檄英王鸡,讨伐英王鸡,以此为沛王鸡助兴。唐高宗李治看了文章后,发怒说:“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是交构之渐”(即认为王勃的文章会导致诸王之间产生矛盾。)当天立即下诏废除王勃官职,斥出沛王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

4、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这周讲到滕王阁序,就写篇王勃的故事。滕王画蝶既然是学习滕王阁序,自然先说说滕王。大唐王朝开国皇帝李渊(太祖)死了,李世民(太宗)即位(据查,有个玄武门的故事。原用“接位”错误,应张兄言改过),在李渊的一群儿子中,排行第二十二的叫李元婴(超生啦)李元婴是李世民的兄弟。因为这个兄弟从来不琢磨皇位(应该也是为了自保罢),专心致力于美术事业就是画蝴蝶,另外就是喜欢旅游、喝酒、看美女一个标准纨绔,但越是如此,越是招李世民喜欢,说他这个弟弟颇有晋人遗风,被封为滕王。被这样宠着,滕王养成了死艺术家多有的臭毛病恃才傲物,但有老大罩着,没人敢放个屁,小李的日子过得美极了。这样的生活让我

5、嫉妒啊美酒、美女、美元、美术、美景。真XX的。可惜(哈哈),月有阴晴圆缺,李世民死了,李治(高宗,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排行第九,老九,天王盖地虎)接班,李治同志是一个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不迷信,不游猎的标准好人,最不喜欢的就是盖房子、喝酒、看美女、办舞会、写歪诗。于是标准纨绔李元婴甘尽苦来因为李治当然看不上这位皇叔,就找了个理由把他贬到了洪州(好熟悉),也就是今天的南昌。李元婴到南昌不久,就大兴土木,修起一座楼子,就是滕王阁。修好了就继续在楼子上画蝴蝶、喝酒、看美女,还办舞会,写歪诗,一点也不收敛。这下子把李治皇帝惹毛了,他下旨拆了滕王阁,削了李元婴的食邑(没了银子,我看你玩),从洪州再贬到滁

6、州。李元婴到了环滁皆山的滁州后,一点也不难过(就是没有个应有的态度),继续画蝴蝶、喝酒、看美女、办舞会、写歪诗。李治更恼了,就又将他贬往隆州。李元婴到了隆州后,还是一点也不难过,还立马修了一个滕王亭(斗气啊),爱咋地咋地,继续画蝴蝶、喝酒、看美女、办舞会、写歪诗,后来李治也没了办法,气的只想笑,也就不再理他(李治同志是个好人啊,应写篇好人李治)。李元婴的蝴蝶可画得好,据说一张蝴蝶在当时卖到一千两白银,号称滕派蝶画的鼻祖。用电视里一个不务正业的走穴胖子的话就是那画是相当的好。我很喜欢李元婴。神童王勃公元650年,还是高宗李治当政。绛州龙门(好口彩啊),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太常博士王福峙家生了一个

7、七斤半的大胖小子,齿白唇红,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还是双眼皮一个标准小白脸。老王给小王起名为王勃。这个王勃很神奇:在幼稚园大班,就能写文章了,下笔如神,达到了本科中文系肄业水准。小学二年级,就能通读并详解颜氏汉书。乖乖!小学三年级,就读透了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能吓死一群大学中文系的老教授们)小学四年级,学习上的事情太轻松,就去兼职学中医,郊游的时候就尝百草。十四岁,太常伯刘祥道奉旨下来巡行风俗就是四处打打秋风,顺路发现个人才唔的。王勃同学这时候刚上初二,就赶紧写了一篇满分作文上刘右相书,来表达自己的少年心性和加入公务员队伍的迫切心情:(本段可以跳过)“盖闻圣人以四海为家,英宰与千

8、龄合契。用能不行而至,春霆仗天地之威;以息相吹,时雨郁山川之兆。故有元蛟晚集,凭鹤鼎而先鸣;苍兕晨惊,运龙韬而首出。并能风腾雾跃,指麾成烈士之功;蠖屈虬奔,谈笑坐群卿之右。未如越苍海,弃行间,排紫微,谒天子”写得可是真好,(比路过写得还好),内容大致是说治国安天下的大政方针,还有不要欺负朝鲜什么的。刘钦差看罢,惊为天人,就给李治同志打电话汇报,说发现了一匹千里马,推荐王勃同学直接参加研究生考试。后来就考了,考得好,好极了,据说龙心大悦,但因为岁数还小,不能实授官职,就封了他一个“朝散郎”的虚职类似政协委员什么的,反正也不用做事,甚至连举手都不用。这段时间,黄帝八十一难经序、乾元殿颂、平台抄略、

9、宸游东狱颂、拜南郊颂等一大批好文章(别人都说好)精彩出炉,王勃同学也名声鹊起,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 “初唐四杰”。这年王勃16岁,杨炯16岁,卢照邻34岁,骆宾王43岁。 二、英王鸡公元665年,王勃16岁,李治让王勃来陪自己的儿子们读书侍读。至此,一条金光大道在王勃同学眼前铺开,还有什么比同学的感情更纯洁的呢?这群家伙可是正宗的太子党,这群同学里有一个是未来的国家主席,其它成色较差的也至少是个王爷啊,一群好粗的大腿。王勃心里偷偷地乐着。这几年里王勃同学和这群太子党混的不错,一块儿喝喝酒,唱唱歌,洗洗澡什么的,李治来检查作业的时候,就替太子党们打打小抄,当当枪手,没事也替同学们写写情书。

10、如果就这样发展下去,等李治死了,同学甲做了皇帝,怎么着王勃同学也要搞个师长旅长的干干吧,可惜坏事就坏在一只鸡上。公元668年对王勃是个灰暗的年头。这年宫里的斗鸡大赛正如火如荼,李贤同学的鸡与李显同学的鸡经过残酷的淘汰赛最终入围决赛,这时候王勃同学主要是跟李贤同学混,加上李显同学那只斗鸡鸡品一直不好总喜欢搞偷袭、踢裆、骂街、装死什么的,于是王勃同学就写了一篇一生中写得第三好的文章(第二好是滕王阁序,第一好是谁?慢慢看来)声讨之,文章命名曰檄英王鸡:(本段可以跳过,直接看路老师的翻译)盖闻昴日,著名于列宿,允为阳德之所钟。登天垂象于中孚,实惟翰音之是取。历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梦魂;遇风雨而胶胶,最

11、足增人情思。处宗窗下,乐兴纵谈;祖逖床前,时为起舞。肖其形以为帻,王朝有报晓之人;节其状以作冠,圣门称好勇之士。秦关早唱,庆公子之安全;齐境长鸣,知群黎之生聚。决疑则荐诸卜,颁赦则设于竿。 附刘安之宅以上升,遂成仙种;从宋卿之窠而下视,常伴小儿。惟尔德禽,固非凡鸟。文顶武足,五德见推于田饶;雌霸雄王,二宝呈祥于嬴氏。 迈种首云祝祝,化身更号朱朱。苍蝇恶得混其声,蟋蟀安能窃其号。即连飞之有势,何断尾之足虞? 体介距金,邀荣已极;翼舒爪奋,赴斗奚辞?虽季郈犹吾大夫,而埘桀隐若敌国。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 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于村

12、于店,见异己者即攻;为鹳为鹅,与同类者争胜。爰资枭勇,率遏鸱张。 纵众寡各分,誓无毛之不拔;即强弱互异,信有喙之独长。昂首而来,绝胜鹤立;鼓翅以往,亦类鹏抟。搏击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尽,宁犹容彼盗啼。岂必命付庖厨,不啻魂飞汤火。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鹯之逐。于焉锡之鸡幛,甘为其口而不羞;行且树乃鸡碑,将味其肋而无弃。倘违鸡塞之令,立正鸡坊之刑。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此檄。翻译过来就是:译檄英王鸡原著王勃 友情翻译路过鸡啊,你是天上的星宿,能沟通神明黎明把我们从梦中叫醒闻你起舞啊戴着鸡冠形帽子的圣人门徒姓孔函谷关你半夜一叫啊使孟尝

13、同志安全离境如果不知道怎么过了就找你卜问吉凶你的欢叫标志着帝国繁荣刘安得道的时候阿花哥和你一起飞升你满脑袋祥瑞之气昭示着我王的英明苍蝇和蟋蟀都没有你美好的名声嘻嘻哈哈嘻你身上涂着芥末呛得鬼子发懵你脚上装了金钩一套无影脚天下闻名耸起尾巴张开两翼昂起脚爪挺起鸡胸俨然国君一样威风四顾左右左,左右左上下前后进攻啄开的对方身上的肉撕下的对方身上的毛利喙如风鹅鸭为你欢呼猫狗与你共荣看着手下败将被处极刑格杀无论斩尽杀绝咯咯咯咯咯咯嘎嘎嘎嘎嘎嘎响彻天穹唐高宗李治看了大怒。你他X王勃,我养着你,供你吃,供你穿,你就这么报答我!我儿子贪玩,都是你们这些老师不管,不仅不管,还推波助澜,这他X“斗鸡门”事件传到网上,

14、我老李家的面子还要不要?你还咯咯咯,嘎嘎嘎,诱惑我家的兔崽子们学他爹,学他爷?(编者按:参看李世民杀兄弟李建成、李元吉事;李治杀儿子李元景及兄弟李恪事,好人李治最敏感的神经被触动了。)玩大了。王勃被双规,然后双开。被逐后的王勃心情沉重,他在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说:“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幽忧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就是说老天太坏,给我的性格不好,让我遭受了无妄之灾。这时候的王勃对自己的不谙世事及性格弱点,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心智还不够成熟。王勃的这种悲剧性格,这种对自我认知的偏颇,自傲与自卑的结合,少年得志,被逐后无法正视打击等因素

15、,决定了王勃接下来的悲剧命运。本时间段,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天才的大脑,才得这样天才的句子。三、血光之灾公元669年五月,王勃悻悻离开长安,开始在蜀中旅游,看风景,兼职写文章。仕途的挫折,生活的磨砺,对山川的感悟,朋友间的酬唱,离乡的感怀,使王勃文思如泉。(本段可以跳过)公元669年,过扶风,作扶风画届离京浸远。又西度散关,有散关晨度。又西南经凤州,有晚留凤州。抵普安,有普安建阴题壁。至玄武(今四川中江县),有游山庙序、游山庙赋、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公元670年,至飞鸟(今四川中江县南一百七十里),作梓州飞鸟县白鹤寺碑。又东行至梓州(今三台县),有梓州郪县兜率浮图碑、梓州郪县灵瑞寺浮图碑、梓州郪县会议寺碑。又南行至通泉(今射洪县东南七十里),有梓州通泉惠普寺碑。复返玄武。 九月,至成都,有晚游武担山序及九月九日登望乡台诗。又至九龙县,作益州夫子庙碑。 公元671年,与九龙县令河东柳太易游,作春思赋。四月,与柳太易宴于仙居观,有夏日仙居观宴序。自县州东归,有县州北亭群公宴序。这个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