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一、二、三章选择题训练.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66734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一、二、三章选择题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册一、二、三章选择题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册一、二、三章选择题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册一、二、三章选择题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册一、二、三章选择题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一、二、三章选择题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一、二、三章选择题训练.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一、二、三章选择题训练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地球地图1、图中阴影A与阴影B的面积比正确的是( )A阴影A阴影BB.阴影A阴影BC阴影A阴影BD.无法比较2、下列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正确的是( )有经纬线的地图应根据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的原理辨别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根据指向标辨别方向既无经纬线,又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应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理辨别方向特殊地图,可根据比例尺辨别方向A B C D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正确的是( )A、先找指向标,然后定方向B、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C、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肯定会有东西之分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4、某人从赤道出发,分别向正东、正南、正西、正北方向各走1000千米,最后这个人将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东 C、出发点以西 D、出发点以南5、右图是“某半球经纬网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点的经纬度为 ( ) A30S,30W B30N,30E C30N,30W D30S,30E 6、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呈顺时针方向 D、呈逆时针方向7、下列四个比例尺中,表示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A、1700 B、17000 C、170000 D、17000008、小明到长沙旅游,那么他该选择下列哪幅地图( )A、中国地图 B、湖南地图 C、长沙城区图

3、 D、长沙地形图9、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动中心相同B、转动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C、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10、极圈是( )A、热带与温带的界线 B、热带与寒带的界线C、温带与寒带的界线 D、中纬与高纬的界线11、下列对五种地形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面起伏连绵的是山地B、地面广阔平坦的是平原C、山地和丘陵相对高度差异小而海拔高度差异大D、高原和平原相对高度都小,但海拔高低不同1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的颜色是( )A、绿色 B、黄色 C、蓝色 D、红色13、有关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脊,等高

4、线向高处凸出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C、陡坡,等高线稀疏 D、缓坡,等高线密集14、在山区中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A、陡崖 B、鞍部 C、山脊 D、山谷15、已知某一山坡上甲地比乙地高60米,乙地的海拔为120米,那么两地的海拔最高是( )A、200米 B、180米 C、160米 D、140米16、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A、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点 B、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点C、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点 D、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点17、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A、昼夜现象 B、极昼极夜现象C、昼夜更替现象 D、季节变化现象18、要了解近

5、几天的天气情况,主要渠道有()当天的报纸课本手机短信收音机互联网电视杂志地图册A. B. C. D.19、降水概率为30%,表示()A.一定有雨 B.降水的可能性较大C.降水的可能性是30% D.一定是晴天20、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 )A、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B、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交替C、形成了昼夜交替和四季的变化 D、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保持23.5的夹角二陆地与海洋1.世界各大洲中,四周被大洋所环绕的是(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南极洲2.从印度洋到大西洋的捷径是( )。A.巴拿马运河B.白令海峡C.马六甲海峡D.苏伊士运河3.濒临三大洋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

6、南美洲 D.欧洲4.世界最大大洋和最小大洲组合正确的是( )。A.太平洋、欧洲 B.大西洋、大洋洲C.太平洋、大洋洲D.太平洋、亚洲5.被三个大洋环绕的大洲有( )。 A.3个 B.7个 C.5个 D.4个6.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起伏较小的地形是( )。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7.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 )。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 D.阿尔卑斯山脉 8.地形以高原为主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D.非洲9.地面有起伏,但海拔较低,坡度又比较和缓的地形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10.海洋中的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

7、(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大洋盆地D.海岭11.全部位于北半球且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12.魏格纳是从哪两个洲的轮廓吻合得到启发,而开始大陆漂移说的研究( )。A.亚洲与大洋州 B.非洲与南美洲 C.南美洲与北美洲 D.南美洲与南极洲13.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板块犹如七巧板形状固定不变 B.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当中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D.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14.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 )。A.形成新的丘陵 B.地表隆起 C.形成高大山脉 D.形成新的海洋15.根据板块购造学

8、说,几千万年后将消失的海洋是( )。A.红海 B.大西洋 C.地中海D.印度洋16.下列地区属于火山地震带的是( )。A.南极洲大陆 B.南北美洲东海岸 C.欧洲地中海沿岸 D.亚洲北冰洋沿岸17.海岸线最为曲折的大洲是( )。A.欧洲 B.亚洲 C.大洋州 D.非洲18.下列地形,主要有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岩层的褶皱 B.河口三角洲 C.蘑菇石 D.沙丘19.纵贯南北美洲的高大山系( )。A.喜马拉雅山系 B.阿尔卑斯山系 C.科迪勒拉山系 D.太行山山系2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A.东北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伯利亚大平原 D.恒河平原三、天气与气候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城

9、市图,回答12题:1.该地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居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造成该地区沙尘暴、扬沙和浮尘现象严重的原因除了与北方土地沙漠化有关外,还与下列哪种天气有关( )。A.雷B.霜冻C.干旱D.洪涝3.下面是某地区等温线分布图,由图可得出( )。A. abc B. 一定是夏季C.一定是7月份前后D.一定是1月份前后4.已知北半球同纬度 A,B两点如图,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

10、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6. “山前桃花山后雪”主要反映了( )。A.纬度因素的影响 B.地形因素的影响C.海陆因素的影响 D.洋流因素的影响7.关于气温日较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早晚气温之差B.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气温之差C.2时与14时气温之差 B.气温记录最高与最低值之差8.全球气候变暧的主要原因是( )。A.臭氧层被破坏 B.太阳辐射增强C.气候反常 D.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9.下列城市中,属于全年多雨型的是( )。A.北京 B.新加坡 C.华盛顿 D.雅典10.下列四个地点中,如按气温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看,年平

11、均气温最高的是( )。A.60S,120W B.20N,90EC.60N,90W D.40S,120E11.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季节类型属于( )。A.全年多雨区 B.全年少雨区C.夏季多雨区 D.冬季多雨区12 .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干旱,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纬度因素 B.地势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因素13.目前我国南方农村最适宜推广使用的生活燃料是( )。A.柴草 B.煤炭 C.沼气 D.天然气14、工厂选址一般应选在( )。A.市内交通便利的地方 B.河流的下游,城市的下风方向C.市郊交通便利的地方 D.河流的上游,城市的上风方向15.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减少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几套方案,不可取的是( )。A.改烧汽油为烧天然气 B.鼓励人们上班乘坐公交车C.鼓励人们骑自行车 D.增收汽车尾气污染费16.冬季我国东北银装素裹,海南岛却是椰风海韵,这是因为( )。A.我国南北温差大 B.我国跨经度范围广C.东北深居内陆 D.海南岛位于沿海17.藏人的藏袍特点“半边皮袄半边衫”是因为( )。A.散热 B.防寒 C.民族习惯 D.适应气温变化18.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A.赤道附近 B.回归线附近C.沿海地区 D.温带大陆东岸19.地中海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A.全年炎热少雨 B.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