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课外教学.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662271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机械课外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机械课外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筑机械课外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筑机械课外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筑机械课外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机械课外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机械课外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机械课外教学一、某年某月一天的20:25分在某地郊区的一处建筑施工工地上发生了一起由施工升降机下行过程伤人致死的生产安全事故。事故过程:事故发生当天的18:00时,劳务队通知施工升降机司机业某夜间加班,业某说有事不能加班。劳务队在晚上加班时便采取了谁使用施工升降机谁开的方式。20:25时王某开施工升降机上二层送料后下行时将推一小车砂浆不慎跌入升降机底部的李某脑部砸伤致死。经过事故调查了解到有下列因素和该起事故有着联系: 1、开施工升降机的王某是劳务队的一名普通杂工;2、施工升降机的运行关门、开门断电停运的联锁安全保险装置不起作用;3、死亡的李某51岁才上班7天;4、施工升降机进、出料口防护

2、棚内照明灯不亮(损坏)。要求:(一)对整个安全事故进行事故原因分析:1、施工升降机司机必须经专门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 施工升降机每班首次运行时,必须检查制动器灵敏性和安全防护门、上限位、前、后门限位,确认正常方可投入运行(施工升降机的运行关门、开门断电停运的联锁安全保险装置不起作用)。3、 当吊笼及重体运行通道上有障碍物,或护栏内、导轨架上、附墙架上有人工作时,禁止开动升降机。4、 施工升降机启动前必须先鸣笛示警,夜间操作应有足够照明。5、 李某本身年纪偏大,动作不敏捷,视力及听力都不好;(二)分析事故责任:1、施工方:(1)不应该让非专业人员开升降机; (2)当吊笼及重物

3、运行通道上有人工作时,应禁止开动升降机; (3)当进行夜间作业时,应保证工地的充足照明; (4)应定期对升降机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2、 王某:(1)自身非专业操作人员,不应开动升降机; (2)操作时应该参照相关操作规范,保证自身及他人的人身安全; 3、李某:(1)本身的年纪稍大,在工地工作时没有特别注意自身的安全,自己跌入施工升降机底部; (2)在夜间工作时,应特别注意是否有其他机械工作,留意工作场地的安全;(三) 根据法律法规提出事故处理建议:1、 施工方(劳务队)应承担主要责任。(1) 不应让王某(非专业操作人员)开动升降机,应派持证的专业人士进行操作;(2) 应该向工地的各种工种的工人

4、普及安全知识;(3) 应监督相关人员进行机械的检查、保养和维修;2、 王某应承担次要责任。(1) 自身非升降机司机,不应随意操作;(2) 在进行操作作业时,应按照相关操作守则、规定进行操作,保护自身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四) 总结本事故教训和整改措施:1、 王某应由司法机关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2、 业某应由司法机关追究相关的刑事责任;3、 应对施工方(劳务队)和王某处以相应的罚款(20万元);4、 对主要责任者业者的租赁公司处以相应的罚款(15万元);5、 对施工总承包方处以相应的罚款(15万元)。二、2012年5月8日,某建筑工地发生一起搅拌机机械伤人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事故经过:2012年5

5、月8日,在某中建局总包、广东某建筑公司分包的动力中心及主厂房工程工地上,动力中心厂房正在进行抹灰施工,现场使用一台JGZ350型混凝土搅拌机用来拌制抹灰砂浆。上午9时30分左右,由于从搅拌机出料口到动力中心厂房西北侧现场抹灰施工点约有200米左右的距离,两台翻斗车进行水平运输,加上抹灰工人较多,造成砂浆供应不上,工人在现场停工待料。身为抹灰工长的文某非常着急,到砂浆搅拌机边督促拌料。因文某本人安全意识不强,趁搅拌机操作工去备料而不在搅拌机旁的情况下,私自违章开启搅拌机,且在搅拌机运行过程中,将头伸进料口边查看搅拌机内的情况,被正在爬升的料斗夹到其头部后,人跌落在料斗下,料斗下落后又压在文某的胸

6、部,造成头部大量出血。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立即将文某急送医院,经抢救无效,于当日上午10时左右死亡。要求:(一) 、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1、 文某:文某的违章作业(在搅拌机操作工不在现场的情况下,私自违章开启搅拌机,且在搅拌机运行过程中,将头伸进料口边人跌落在料斗下,导致料斗压在胸部,造成头部大量出血而死)是事故的主要原因。2、 间接原因(1) 施工方:未对各种工种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的普及;(2) 总承包方: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不够;(3) 文某(工人本身):自己的安全意识不够强,且未按规范进行作业;(二) 、作出事故责任认定:1、 文某:因自身的违章作业导致自身的死亡,应承担主要责任;2、 施

7、工单位及总承包方的监督及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应予以追究相关的责任(只追究管理、监督不力的责任,不承担相关的刑事责任)。(三) 事故的预防对策:1、 总承包方:(1)应加强对施工方的相关监督; (2)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等的监督;2、 施工方:(1)应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 (2)制定或颁布相关的规范、规定,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范,不允许违章操作的行为存在;3、 工人:(1)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2)按照规范进行作业,不进行违章操作;三、在一建筑工地,操作工王某发现潜水泵开动后漏电开关动作,便要求电工把潜水泵电源线不经漏电开关接上电源。起初电工不肯,但在王某的多次要求下照办了。潜水泵再次启

8、动后,王某拿一条钢筋欲挑起潜水泵检查是否沉入泥里,当王某挑起潜水泵时,即触电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要求:(一)分析事故原因:1、王某:自身不懂电气安全知识,但在电工的劝说下仍然坚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2、电工身为电气专业人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属于明知故犯,是间接原因;(二)总结,通过该事故,主要有哪些教训?1、王某身上的教训:(1)对于自己所涉及的工作范围,一定要事先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知识,然后才能进行作业;(2)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应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2、电工身上的教训:不能明知故犯,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工作,不能违章操作。(三) 通过本事故,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1) 不进行自己不了解的

9、领域作业;(2) 严格按照规定、规范作业;(3) 应普及生活中涉及的相关安全教育;四、某大酒店工程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事故概况某大酒店工程地下1层、地上20层,为现浇框筒结构,建筑面积3.6万m2,事故发生时已完成9层结构施工。2003年11月20日6时05分,该工程发生1起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死亡3人,这是一起典型的人为责任事故。事故经过:因施工需要,该大酒店工程项目部向某建筑总公司建筑机械租赁公司租赁了1台SCD200/200A型双笼施工升降机,由具有安装资质的租赁公司(下称安装单位)自行安装。2003年9月20日,租赁公司、设备生产厂家派出技术人员、安装工人到场安装。至11月15日

10、,该施工升降机导轨架安装到28.8m(19节标准节)高度,并在建筑结构2层、5层楼板面分别设置两道附着装置,但上行程开关曲臂未固定,上极限限位撞块、天轮架、天轮、对重均未安装,安装单位未对施工升降机进行全面检查,亦未办理验收手续,即于11月16日向工程项目部出具了工作联系单,申明“安装验收完毕,交付贵项目使用,并于即日起开始收取租赁费”。11月20日6时,由无证上岗操作的女司机开动该施工升降机的一个吊笼载2名工人驶向6楼,吊笼运行超出导轨架顶后从高空倾翻坠落,吊笼内3人当场死亡。要求:(一) 、分析事故发生的事故原因:1、 直接原因:上行程开关曲臂未固定,上极限限位撞块、天轮架、天轮、对重均未

11、安装,安装单位未对施工升降机进行全面检查。2、 间接原因:(1)施工方的管理不当即 a、升降机未进行全面检查,亦未办理验收手续就交付使用; b 、由无证上岗操作的女司机开动该施工升降机;(2) 租赁单位未履行交接验收手续就允许非专业司机操作、工人搭乘;(3) 设备生产厂家派出技术人员、安装工人未将升降机完全安装好;(4) 总承包方未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监督;(二) 事故的教训:1、 总承包方: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全面监督;2、 租赁方:应对升降机进行全面的检测并履行交接验收手续;3、 设备生产厂家:应派技术人员、安装工人进行升降机的安装;4、 施工方:应让有相关的特殊执照的人员进行相关机械的操作

12、;五、1、某基坑下底长60m,宽40m,深6m,四边放坡,坡度为1:0.5。 问:(1)挖土方工程量为多少(实土)?解:坡度为1:0.5,则=4060=2400m =(60+6)(40+6)=3036m =(60+3)(40+3)=2709m =6/6(2400+3036+42709)=16272m3(2) 若浇砼基础的体积为5000m3,则回填土为多少?(实土)解:=-5000=162725000=11272m3(实土) (3) 多余土方外运,问外运土方多少?(松土) 解:Ks=1.14 Ks=1.05 =112721.05=10735m3(松土) =162721.1410735=1815.08m3(松土) (4) 如果用容量为3m3的汽车,需多少车?(已知:Ks=1.14,Ks=1.05)解:n=1815.08/3=26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