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双重生命与评价.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656601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的双重生命与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的双重生命与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的双重生命与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的双重生命与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的双重生命与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的双重生命与评价.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人的双重生命与价值姓名:刘盈盈 学号:2012110195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一人是什么?从古至今,就有无数的思想家思索和探索人的问题,也得出了这样或那样的答案。但是归结起来,不外有两种基本看法:或者把人物化归结为物质本性,如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等观点;或者把人神化归结为精神本质,如人是纯粹理性等观点。但不论物化还是神化,都是一种物的思维方式,即它总是面向人的外在自然,习惯于从日常经验和实证科学的视野,用形式逻辑的方法去理解把握对象,本质上是一种对象性思维。这样理解的人只是用先定本性来固化人,使本不能对象化的人对象化,使不是纯自然的人自然化。这样的理论特点就是由于不了解人在形成为人以后本性已和

2、动物完全不同,仍然按照种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的本性,从而不能真正地理解人的类特性,进而偏失了人的真正的本质。而认识人的关键,不在于把人看成什么,而在于如何去看人,即应分析现实的人及其存在,用类的方式理解人,确立起哲学思考人的存在的新的思考维度,从而取代种的思维方式。人来自于自然界,却又超越于自然界;人有自然生命,但同时又有超自然的生命;人作为人,超越了物的自在存在。成为自为存在,人不断地将外在自然界变成了人的无机身体,建立起与万物一体的开放性存在,使有限的生命获得了无限的意义。总之,人之为人,已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不能被简单的归结为物,用说明物的方式说明不了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可以根据意识、宗

3、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旦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物的本性是前定的,属于物种的规定,人的本性是人在人的活动中创造的,属于人的自为的规定。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他的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

4、是自由的活动。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人是一种类存在物,具有类本质。马克思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它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致于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著名哲学家高青海先生指出:“对于人的生命,我们已经不能够、也不应该再

5、看作单一生命,人在自然赋予的本能生命基础上,又创造出了属于自我的自为生命。就是说,人是有着第一生命和第二生命双重生命的存在,前者如果叫做种生命,后者可以称为类生命真正说来,只有这第二个生命,即支配生命活动的那个超生命的生命,才是属于人所特有的生命。”从中我们发现,我们应当从双重生命和两维的视角来界定人、认知人的本质,而不能把人仅仅视为“单向度的人”。人作为一种存在物,具有自己独特的双重生命。一方面是,作为自然存在物的“种生命”;另一方面是,作为类存在物的“类生命”。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所具有的“种生命”,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是分别遗传自生物、种族、母体的生命,此种生命是一切生物体所具有的生存与繁殖

6、特性或者说是本性。人作为一种生物,是无法逃避此种生物本性的。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焉。”便是对人之种生命的最好把握。实际上,在西方实用主义和精神分析主义等科学主义流派对人的探讨中,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肯定人的生物本能和原始本能,这对我们揭示人的双重生命特性不乏借鉴意义。同时,马克思也说到:“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现代哲学人类学奠基人马克斯舍勒在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中认为,人是具有生命冲动与精神本质双重存在结构的完整的人,生命冲动与精神是人的不可分的且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

7、生命作为盲目的冲动需要精神的限制与引导,而精神在生命冲动的推动下实现完美与和谐。在两者的关系中,精神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从上面的简单论述可见,人的存在是一种双重生命存在,其中“类生命”是人类更为根本和本质的生命。作为“超生命的生命”,人是一种尚未完成的历史性存在,人之所以为人,从人的特有本性来说,它不可能是别的,而正是“成为人”,完成人的使命,实现人的超越价值。因此,我们只有从人的双重生命的视角,才能真正揭示、理解人之本质,才可能在天使与魔鬼之间寻找到人的恰切位置,从而正确地把握人性,了解、满足人的两种价值诉求,并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二人要成为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经历

8、二次成长。有了种生命只具备做人的基本条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必须能够把生命活动变成自我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把自然界作为自己无机的身体。不但要超越生命本能的支配,而且还要主宰自己的生命,这才能称得上完整意义上的人。个体必须获得类的规定,他才能够作为人而存在。种生命必须结合于类生命,他才能够作为人的生命而发挥作用。所以对人来说,肉体生命虽然是宝贵的,他并不具有单独的价值和意义。脱离类本体和类生命的那种个体生命,与动物的个体生命并没有多大的差别。而从另一方面说,种生命一旦与类生命相结合,经过了类生命的开发,它也就与体现在动物生命中的性质根本不同。原来生命所蕴藏的巨大创造潜能,这时才会以奇迹般的形

9、式出现、发挥出来,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类生命也不具有单独的意义和价值,它也只有结合于个体生命才能发挥它的作为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类生命是人的特殊本质,也只有人才有类本性,类也只有在人那里才有本真意义。物种间固有的本性是一种天然性、本然性,它只是作为外部力量起作用,并不构成物种的活动对象和活动原则。因此,物既无类生活,也无类意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的类本性成为人意识的活动对象,同时也是人活动的原则。人既有类的活动,也具有类的意识。人的这种类存在状态,就是人与人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人与外部世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人与自身本质也完成了的统一的存在状态。人的类关系体现的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

10、自身的内在统一的一体性关系。不过这种统一又是否定性的统一,普遍性中包含了无限多样的个体差异性,而且也只能在无限多样的个体差异性中才得以存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类生活的准则就是要求建立人的依赖性和人的独立性相配合的和谐人类共同体。类存在作为集体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同时,也只有在这样的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人既是个体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既有社会的理性,又有独立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人与人在人格上完全平等,个性上完全自由。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要依据人既来自于自然,又超越于自然的现实性,消除人与自然的对抗状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

11、一状态,实现天人合一的类状态。在人与自身本质的关系上,人要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人的最高使命就在于在无限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追求创造自己的本质。人只有在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统一过程中才能获得人与自身本质的统一。在类存在状态下,不仅有良好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秩序,还有健全的个性;不仅有极丰富的物质生活财富,还有极丰富的精神生活财富。人们之间都按类的原则创造着自己的真善美。类是人之目的、社会目的、历史目的。人的类特性是以个体的创造活动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类生活是共同的类生活与不同的个体生活、个体活动的统一,个体的独立性、创造性活动越突出,类本性的内容就越丰富。人在不断自我创生的类关系中,形成世代相联

12、的继承关系,形成人的类本质的历史性的特点。人是以实践为本性的存在,这就决定了发展是人自身的存在形式,发展是人的本性人的类本质不仅不是前定的,而且也不是凝固不变的,人的类本质是不断自我否定的,又不断自我实现的。人在一定的实践水平上一旦形成自己的类本质,同时也就意味着已经突破了这种类本质,又在新的实践水平上向创生新的类本质迈进。所以,人的生存过程是不断寻找家园和不断追求自我的发展过程,原有理想的实现,并不是人的发展的终点,人又会去追求人的种生命与类生命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和基础的。马克思从实践观点出发,分析现实的人及其存在,用人的方式理解人,确立起哲学思考人的存在的新的思考维度,即实践的思维方式。

13、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马克思是从人的自我创生活动、实践活动,也就是类活动引申出人的类本性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生命活动已变成了人的意志支配的对象,它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求即维持肉体生存需要的手段,因而的理想目标。而人的不断创

14、造,不断奋斗,不断发展,其根源和动力正在于人的类本质。人创造了自己的类本性,人成为一种类存在,正是因为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类的生活和类的意识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人要全面占有自己的类本质,也只能在实践中来完成。实践的介入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人因而也成了超越性存在。人能够突破人类自身的生活界限,同周围任何不曾发生联系的物种建立一体性关系,形成类的生活秩序,获得类本质。三人的主体性活动,就个体而言,主要是追求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不仅仅只是手段,更重要的,它本身就是目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发展自己的才能”对于个人

15、来说,“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人的第二生命就其表现形式来说就是一个人的“人格自我”。西方哲学家弗洛伊德,他对自我的问题从心理结构做过很好的分析。他把自我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即生命本能,“自我”大体相当于这里说的超生命存在,“超我”代表理想、良知和社会的要求,是个体真善美和知情意的统一。弗洛伊德把自我理解为一个复杂的结构,这是合理的,反映了现代哲学对人的观点。因此,人是同一性和非同一性的矛盾统一体,他们二者的调节、统一便形成人的不同自我和自我之间的个性差异,这样就形成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人格自我”。一个人“人

16、格自我”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主体的人超越“自我”和“非我”,进而实现自我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说就是在为形成、创造这个自我而奋斗。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总结了人生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作为人的最高理想目标:完成自我创造,实现自我价值,进入“自由人”的境界,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追求自我”并非自私,自私是指人不用智慧去引导本能,助纣为虐,无限制膨胀本能,损人利己,唯利是图;而人们追求自我是正当的,这是发挥个体生命来到世上的天职“主体灵魂”,应赋予它们肯定的价值内涵。人的自我实现就意味着个性创造,代表着一个人对人类的创造性贡献。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在社会上生活的人都是角色存在。因此,一方面要将“自我”融化于社会舞台,从“个人”的自我走进“社会”的自我,从“他律”的自我走进“自律”的自我,把内在的自我转化为外在的自我,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这才是“自我实现”的真正意义,也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社会发展,以人为本。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