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国-西方文论史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265561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新国-西方文论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Q:美的来源(本质)毕达哥拉斯:数。数的和谐。从数量比例关系上着力探寻艺术的形式美,得出“美是和谐统一”的结论。只从形式结构方面探寻艺术的和谐美。赫拉克利特用他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艺术和美,首先提出“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摹仿”不只是指再现自然,而且有摹仿自然的生成规律的意思。“差异的东西相会合,从不同的因素产生最美的和谐,一切都起于斗争。”(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不同于毕侧重于静止、平衡的统一,赫的统一是运动与斗争的,特别强调内在的和谐。看不见的和谐,是对立面斗争形成的更高的和谐。德谟克利特:文艺摹仿自然“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

2、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伍蠡甫西方文论史)他所说的“从学会了”,显然不是重复再现自然,而是自然启发下进一步的创造。“任何艺术都不能不经研究而获得。”(伍蠡甫西方文论史)文艺的对象:不是生物性的人,而是社会的人,是外形和内心统一的人。应该“仿效好人”“好事”。苏格拉底:“艺术摹仿自然”,强调通过描写眼睛、姿态等外在的东西,表现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即描绘出人物的“心境”“品格”和“感情”。让人物像活的一样。柏拉图:理式论摹仿伦。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文艺摹仿自然,只能摹仿事物的“外形”和影像,而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隔着三层纸”。把艺术摹仿自然贬低为照镜子。但

3、是在客观上揭示了文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事实;同时隐约见出了对文学艺术的共性方面的要求,要求艺术表现个别事物的外形,而且还要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共性。在灵感说中,揭示了艺术创造应有的超越性。亚里士多德:文艺是人的行动的摹仿。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摹仿的艺术”与柏拉图的不同。他把职业技艺与今日称之为美的艺术加以区别;扩大了“摹仿的艺术”的范围;改变了摹仿的对象。认为只有具体存在的事物才是“第一实体”,直截了当地提出,艺术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是人的性格、感受和行动。即:文艺摹仿人生。从“摹仿”一词中见出了一种新的更为深远的意义,这就是文艺摹仿的对象是普遍和特殊的统一,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反映内在的

4、本质和规律。是文艺典型性的要义的第一次明确阐述。贺拉斯:在亚里士多德强调文艺摹仿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文艺摹仿古典原则。主张:采用古希腊文艺的传统题材;向古希腊的艺术家学习表现手法;学习古希腊艺术家根据不同的体裁选用不同的诗格。等等。但并非重复古希腊的文艺,而是要创造表现罗马奴隶主上流社会人物的军功伟业和高贵性,创造无愧于罗马大帝国的光辉艺术。如:在题材上,一方面鼓吹要从荷马史诗中取材,一方面又要求描写罗马祖先的光辉业绩;在语言上,他一方面主张向古希腊的诗人学习,一方面又鼓励诗人敢于创新。普罗提诺:“流溢说”。圣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美的本体。托马斯阿奎那:摹仿自然即摹仿上帝的创造。Q:美对鉴赏者

5、的内外要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人的内在和谐可以收到外在和谐的影响,人的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相契合,才能进入艺术欣赏状态。普罗提诺:承认对美的事物的认识要通过感官,但要把握事物美的本质,把握精神领域更高级的美,尤其是把握神的美,就要凭心灵和理性。圣奥古斯丁:指出一个人能否从差异部分的统一中见出和谐,要看他的资禀和修养如何,要有合拍的心灵。Q:灵感(感性)与理性,天才与技巧德谟克利特:“没有一种心灵的火焰,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能成为诗人。”(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德谟克利特所说的“灵感”已不单单是古希腊流行的“神灵附体”观念;“天才”也不是“纯粹天赋”的才能,他已意识到艺术创造和社会实践有某种联系

6、。苏格拉底:从神学目的论出发,把艺术创造的“天才”“灵感”和“占卜”相提并论,把文学创造活动神秘化。柏拉图的灵感说的三个方面:1. 灵感的源泉:“神灵附体”或“神灵凭附”。通过“磁石吸铁环”的比喻,说明了文艺的感染力。企图以此解释文艺的创作和欣赏的特征问题。2. 灵感的表现:迷狂。柏拉图说出了文艺创作和欣赏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作家创作和读者欣赏中确实会有高度兴奋、气象万千的情景,甚至会有是去常态陷入迷狂的情形。但他把迷狂与理智对立起来,并把迷狂归于神的凭附,否定了理智在艺术创作中应有的作用。3. 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贺拉斯:认为诗是天才的创造,这天才是天资加训练的结

7、果。天才创造的源泉,一是诗人对生活的熟悉,一是诗人自身的理性修养。“要写作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诗艺)这里,判断力是指艺术家正确的感受和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艺术家正确判断应该写什么和怎样写的能力。这种判断力,来自思想、道德感和知识。进一步阐述了文艺创作活动时一种理性活动,它和作家主体的思想深度、道德倾向、知识和经验又十分重要的关系。它也启发了后人认识艺术判断力的特点,这种艺术判断力不光是运动逻辑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包括认识判断、道德判断、审美判断的判断力。贺拉斯对判断力的强调,进一步揭示了创作主体的重要作用。它实际上指出了艺术摹仿生活是通过作家主体判断的摹仿。朗加纳斯:认为

8、崇高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庄严而伟大的思想;强烈而激动的情感;(这两个来源主要依靠天赋)运用藻饰的技术;高雅的措辞;结构的堂皇卓越。(后三个来源可以从技巧的训练中获得)朗加纳斯把崇高看做天才与训练结合的结果。阿伯拉:认为艺术的两个决定因素是:一是艺术家生活、行动中的环境;二是艺术家的情感。情感不但是创作的动力,而且情感还支配着诗人对自然的描绘。“因为我们观照自然现象时心情不同,我们有时把秋夜的星星称作明珠,有时称作眼泪;有时欢呼晚霞的美,有时悲悼落日的斜晖;有时觉得月亮分外光明,有时埋怨它撩起怀人的愁绪。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美,事物的美总染上我们自己的感情。”(缪朗山西方文艺理论史纲)这是西方

9、移情理论的最早说法。Q:美的标准(包括功用的讨论)毕达哥拉斯:美是绝对的。赫拉克利特:美是相对的。(以上尚不属于明确提出美的标准,只是指出美的特质)德谟克利特:美的文艺作品能够给人以快感。这种说法是文艺审美作用理论的萌芽。“不应该追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伍蠡甫西方文论史)德谟克利特从实用观点出发,把“快乐”“不适”与利害联系起来。也就是说,美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苏格拉底:判断美的标准就是“功用”。一个事物的善恶美丑不在于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在于它和人的关系,即是否符合人的功利目的。柏拉图:提出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1. 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2. 摹仿的艺术以虚

10、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为青年做坏事提供辩解的理由;3. 诗人为了讨好观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柏拉图认为人性可分为“理性部分”和“无理性部分”,支持“理性部分”。从而提出对审美教育的重视与政治第一的文艺标准。只保留部分的颂歌与音乐。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悲剧的整一性原则。提出了悲剧的作用卡塔西斯说。认为文艺能促进人的情感、欲望、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健康发展。卡塔西斯,据朱光潜解释,为“净化”“宣泄”;据罗念生解释,为“陶冶”。总之,都是使观众的心理,经过悲剧的作用达到一种平静健康的状态。贺拉斯:“合式”。所谓“合式”,就是要求在艺术上做到协调一致

11、、妥帖得体,恰到好处,叫人感到合情合理,无懈可击。具体要求如下:人物的性格要与年龄相符;再现古代作品中的人物,要描写人们熟知的性格特征;人物语言要符合各人的身份和遭遇;结构要虚实参差、毫无破绽,并要着眼于整体效果;高贵的内容与优雅的形式。针对古希腊诗歌作用的认识,贺拉斯提出:“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既要给人快感,又要给人教益。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而审美本身不能不与一定的认识和道德观念相联系。但是“寓教于乐”的理论也隐含着使文学创作出现公式化、概念化的可能。朗加纳斯:把崇高看做是真正优秀作品必有的风格。他认为崇高的艺术的特点是:冲击性;普

12、遍性(感染性);永久性。认为崇高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庄严而伟大的思想;强烈而激动的情感;(这两个来源主要依靠天赋)运用藻饰的技术;高雅的措辞;结构的堂皇卓越。(后三个来源可以从技巧的训练中获得)圣奥古斯丁:给一般美所下的定义是“整一”或“和谐”,给物体美所下的定义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上一种悦目的颜色”无论在自然中还是在艺术中,使人感到愉快的那种整一或和谐并非对象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是上帝在对象上面所打下的烙印。上帝本身就是整一,他把自己的性质印到他所创造的事物上去,使它尽量反映出他自己的整一。有限事物是可分裂的,杂多的,在努力反映上帝的整一时,就只能在杂多中见出整一,这就是和谐。和谐之所

13、以美,就因为它代表有限事物所能达到的最近于上帝的那种整一但是究竟还是不纯粹不完善的。还把数加以绝对化和神秘化。现实世界仿佛是由上帝按照数学原则创造出来的,所以才显出整一。认为相等、整一、相似、秩序、和谐都合而为一,美的形式原则就是寓多于一。认为文学艺术是神学信仰的敌人。列出三条罪状:亵渎神灵;宣扬七情六欲,腐蚀人的灵魂;虚假。认为艺术家把世俗的东西当做真实是错误的。Q:典型苏格拉底:“如果你想画出美的形象,却又很难找到一个人身体各部分都很完美,你是否从许多中选择,把每个人最美的部分集中起来,使全体中每一部分都美呢?”(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从“摹仿”一词中见出了一种新的更为深远的意义

14、,这就是文艺摹仿的对象是普遍和特殊的统一。即反映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是文艺典型性的要义的第一次明确阐述。Q:(戏剧)悲喜剧理论亚里士多德:什么是悲剧?“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诗学)一,悲剧和其他艺术所使用的媒介不同。悲喜剧用演员、歌曲和韵文交替使用来摹仿;二,悲剧和其他艺术摹仿的对象不同,它摹仿的是好人的严肃行动;三,悲剧和其他种类艺术摹仿的方式不同。悲剧用的是“动作摹仿”;四,悲剧“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15、”。对悲剧情节的重视。与他的伦理观相联系。认为人的性格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从习惯中养成的,多行善则性善,多行恶则性恶。性格是过去行动的产物。性格必须通过行动表现出来。悲剧的布局:提出了整一性原则。亚里士多德“从生物学里带来了有机整体的观念。”(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说。悲剧人物是好人,但不是完人,是与我们相似的人。悲剧的作用卡塔西斯说。人要有理智也要有情感。文艺能促进人的情感、欲望、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健康发展。卡塔西斯,据朱光潜解释,为“净化”“宣泄”;据罗念生解释,为“陶冶”。总之,都是使观众的心理,经过悲剧的作用达到一种平静健康的状态。Q:艺术判断的方法贺拉斯:“要写作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诗艺)这里,判断力是指艺术家正确的感受和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艺术家正确判断应该写什么和怎样写的能力。这种判断力,来自思想、道德感和知识。进一步阐述了文艺创作活动时一种理性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