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练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651348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练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练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练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练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练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练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 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练习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专题练习1.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 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增大D.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2.下列有关电化学的装置完全正确的是充电放电3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OH)2+2Ni(OH)2 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充电时的阴极材料是 A、Cd(OH)2 B、Ni(OH)2 C、Cd D、NiOOH4下列事实不能说明Al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的是 ( )A常温下将铝投入CuSO4溶液中B

2、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一起放入到稀盐酸溶液中C常温下将铝和铜不用导线连接一起放入到稀盐酸溶液中D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一起放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1/2 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A、196.64kJ B、196.64kJmol C、196.64kJ D、196.64kJ6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 )A黄铜(铜锌)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纯铁易生锈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7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

3、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3 B、321 C、631 D、6328已知:P4(s、白磷)+5O2(g) P4O10(s) H =-2983.2 kJ/mol4P(s、红磷)+5O2(g) P4O10(s) H =-2954 kJ/mol那么,1mol红磷转变成相应物质的量白磷时,应是A、吸收29.2kJ热量 B、放出29.2kJ热量C、放出7.3kJ热量 D、吸收7.3kJ热量9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金刚石)C(石墨)H= -1.9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

4、墨稳定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H=+285.8KJ/mol D、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 53.7KJ/mol ,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3.7KJ10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A、NaOH B、H2SO4 C、AgNO3 D、Na2SO411将等质量的a、b两份锌粉装入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装a的试管

5、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下图表示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12某混合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且n(NaCl)n(H2SO4)=31。若以石墨电极电解该溶液,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阴极产物为H2 B、阳极先析出Cl2,后析出O2C、电解液的pH不断增大,最终大于7 D、整个电解的过程实质是电解水 13某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以LiMn2O4为正极,嵌入锂的碳材料为负极,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Li+LiMn2O4=Li2Mn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LiMn2O4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LiMn2O

6、4+e-=Li2Mn2O4C、充电时,LiMn2O4发生氧化反应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Li+e-=Li 14.如图所示,a、b、c均为石墨电极,d为碳钢电极,通电进行电解。假设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保持不变B.甲烧杯中a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C.当电解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两溶液混合,一定会产 生蓝色沉淀D.当b极增重3.2g时,d极产生的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15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

7、电池反应为:2CH3OH + 3O2 + 4OH 2CO32 + 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放电充电、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 CO32 + 6H2O、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16下图为直流电源,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接通后,使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B、c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C、f电极为锌板D、e极发生氧化反应17当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碳

8、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电池负极消耗mg气体时,电解池阳极同时有mg气体生成B、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4OHC、电解后c(Na2CO3)不变,且溶液中有晶体析出D、电池中c(KOH)不变;电解池中溶液pH变大18.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CH3OH(g)H2O(g)=CO2(g)3H2(g); H=49.0 kJ/mol CH3OH(g)1/2O2(g)=CO2(g)2H2(g) ;H=192.9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B

9、.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推知反应: 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9.如图所示3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一段时间后,向插入碳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碳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该电极反应为 。(2)装置2中的石墨是 极(填“正”或“负”),该装置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装置3中甲烧杯盛放100mL0.2mol/L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mL 0.5 mol/L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取出Cu电极,洗涤、

10、干燥、称量、电极增重 0.64 g。 电源的M端为 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 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甲、乙两烧杯中生成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共 mL。20某同学查资料得知-AgI是一种固体导体,导电率很高。他为了研究-AgI究竟是Ag+离子导电还是I-离子导电,设计一个如图所示(用铅蓄电池做电源)的电化学实验。放电充电已知铅蓄电池总反应:Pb+PbO2+2H2SO4 2PbSO4+2H2O(1) 该电解池的阳极电极方程式: ; 铅蓄电池的正极电极方程式: 。(2)若Ag+导电,-AgI本身质量将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下同。)若I-导电,阳极附近的-AgI晶体

11、密度将会 。(3)若通电一段时间后铅蓄电池中消耗了1molH2SO4,则电解池的阴极增重 _g。21.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制备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 (g) ; H1 (反应)该反应的原料CO和H2本身都可作为燃料提供动力,已知这两种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1/2 O2(g)CO2(g) ; H2283 kJmol1 (反应)H2(g)1/2 O2(g)H2O(g) ; H3242 kJmol1 (反应)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化学键CCCHHHCOCOHO键能kJmol13484134363581072463 (1)反应的焓变H 1 。(2)CH3OH(g)燃烧生成C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OH(g)3/2 O2(g)CO2(g)2H2O(g) H4 该反应的焓变H4 与CO和H2相比,甲醇作为汽车动力燃料的优点是 。(3)甲醇-空气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高效能、轻污染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该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CH3OH(l)3/2 O2(g)CO2(g)2H2O(l)。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在上图的横线上标出a、b、c、d四个出入口通入或排出的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