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出题.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645146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出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出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出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出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出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出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一分班考试题化学-出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一分班考试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 B开灯查找漏油部位C让车内的人集中到车厢后部 D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N2和O3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N2所含原子数相等B14 g氮气中含有7NA个电子C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22.4 L O2所含分子数相等D16 gCH与18 g NH所含质子数相等3最近日本推出了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X3O22CO23H2O,则X(甲

2、醚)的化学式是() A、C3H6O2 B、C2H6O C、C2H4O D、CH4O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ZnAg=Zn2AgB碳酸氢钙溶液加到醋酸中: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2CO22H2OC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Na2H2O=NaOHH2D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Cu(OH)22H=Cu22H2O5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NO、K、SO BCO、NO、HCO、NaCNa、ClO、AlO、NO DCrO、K、Na、SO6关于工业制金刚砂的反应:SiO23CSiC2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 SiO2是氧化剂,C为还原性 B碳的还原性比硅强C氧化剂和还原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1 mol SiO2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4 mol7氧化一还原反应的一种广义的定义是: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而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称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按照这种定义,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只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KMnO4 B、Cu(OH)2和C的混合物C、NH4HCO3 D、CaCO3和Cu的混合物8.已知:向KMnO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向FeCl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取实验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

4、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ClFeI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D实验证明Fe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9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为,其中每个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代表一个氢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分子的分子式为C4H5 B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3.75 C该分子中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是4:5 D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甲烷燃烧时消耗的氧气更多10将25g甲物质与5g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0g 甲、11g丙,还有另一种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

5、0、20、44、18,化学式分别表示为A、B、C、D,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A + B = C + D BA + 2B = 2C + DC2A + B = 2C + D D2A + B = C + 2D11X、Y、Z、W、Q均为含氮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将发生如下转换关系(未配平)X W+O2 Z+Y+NaOH H2O+W Y+SO2 Z+SO3Q+Y Z+H2O X+Cu +H2SO4 Cu2+Y+SO42- 这五种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AXYZWQ BXZYQW CXYWZQ DWXZQY12在调节好平衡的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再加

6、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然后二边各放a克锌和铝,反应结束后,烧杯中剩余的铝比剩余的锌多,则此时天平() A、仍平衡 B、放锌的一边重 C、放铝的一边重 D、无法判断13已知25%的氨水的密度为g/cm3,5%的氨水的密度为g/ cm3,YZ在同温同压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最大的是XA、全部正确 B、只有正确 C、只有正确 D、只有正确1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除去氯化钡中混有的氯化钾,他们提供的操作步骤有:滴加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得固体固体中滴入盐酸滴入碳酸钾溶液滴入硫酸钾溶液(每种试剂均为适量),你认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B、 C、 D、18. 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

7、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 反应后所得CO. CO2. 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 数可能为() A. 10 % B. 30 % C. 50 % D. 70 %19(多选)下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M、N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A都升温10后,M、N点均向右平移 B加水稀释(假设温度都不变)时,M、N点均不动 C都降温10后,M点沿曲线向左下移,N点向左平移 D蒸发溶剂(假设温度都不变)时,先是

8、M点不动,N点左平移至曲线;继续蒸发溶剂,M、N点都不动20. (多选)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 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包括氧化铜)的质量差和U型管(包括碱石灰)的质量差,计算得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 I、II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 III装置干燥剂量不足,水没有被完全吸收 C. 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D. 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二填空题(20分)图521. (5分)小明同学绘制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5)(1)曲线A和C的交点表示的含义是 。(2) t1时将35 gB物质加入50 g

9、水中,经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 t2时,将A、C两种物质恰好饱和的溶液降到t1,过滤,分离出晶体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_C(填“”、“”或“” )22(7分)现测得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为0.038%,当其含量超过0.05%时就会加剧温室效应。所以人们一方面想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又想对它进行再利用。(1)目前有以超临界(一种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CO2作致冷剂(以前曾用氟利昂),这种做法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在于 。(2)有科学家提出回收利用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从溶液中提取出CO2,又在合成塔使之变为燃料甲醇(CH3OH)。

10、该技术流程如下:(说明: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的K2CO3溶液,合成塔内的反应条件为300、200kPa和催化剂。) 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请在上述流程图中找出循环利用的物质(标出物质名称和循环方向)。 如果空气不经过吸收池和分解池,而是直接通入合成塔,你认为可行吗?并简述理由 。 若生产4.8吨甲醇,则可回收空气中的CO2 吨。23(8分)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水中蕴含的元素多达80多种。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能否改用硝酸钡溶液?说明原因。 。 (2)进行操作后,判断BaCl2过量的方法是 。 (3)加入Na2CO3的目的是 。为什么不先过滤而后加Na2CO3溶液,其理由是 。 (4)滤液的主要成分有 。此实验方案尚需完善,具体步骤是 。 (5)请再写一种实验方案,添加沉淀试剂的步骤为: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26分)24. (8分)为了测定硫酸铵和氯化铵混合物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甲. 乙两位同学按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1)实验时,甲同学使用硝酸银溶液作试剂A,乙同学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