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723《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案及习题-精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2635013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教案-723《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案及习题-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政治教案-723《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案及习题-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政治教案-723《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案及习题-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政治教案-723《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案及习题-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政治教案-723《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案及习题-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教案-723《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案及习题-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教案-723《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案及习题-精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说课教案本课选自人教版思想政治第七课第二节,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本节课高一下学期讲述。【理论基本】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根据,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架设一种合适的平台,由学生收集、分析、解决多种信息资源,扩大自身认知空间,增大其信息量,以支持学生进行积极摸索、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从而确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顺利实现角色转变,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协助者和增进者。【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高一思想政治下册第七课的内容。在第一节分析作为消费品载体的商品服务市场的基本上,教材自然过渡到了消费的直接过程和消费者,第二节侧重于消费的有关知识,其中依法保

2、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知识构造上重要的一环,是本课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关消费者知识的最重要部分,同步又是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向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第七课思想教育的落脚点之一。 【教学目的的确立及根据】 高一学生具有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特点。她们虽然在初中已学过这方面知识,对这一方面知识有所理解,但也只停留在具体知识的记忆上,理解的不是很深。高中政治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是什么,并且还要可以学以致用,并指引实践。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和对学情的具体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 识记: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机构和途径 理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

3、必然性和必要性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能力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现象,认清问题的本质,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的: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并同多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作斗争。同步也要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经营者合法权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作为消费者,明确自己的各项重要合法权利,懂得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本课的重点,这是由于,从内容上看,掌握消费者的权利是什么并不会感到困难,而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具体分析侵犯了消费者什么权利则很重要

4、;从实践上看,作为消费者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该怎么解决是本课学以致用的一种重要环节,因此只有从理论上弄清晰怎么办,在现实操作上才干更好指引实践。教学难点:消费者合法权益产生的客观根据。也就是为什么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本课的难点,这是由于学生理解能力较差,思维能力不强,大部分学生停留在感性结识阶段,因此上升到理性结识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把它作为本课的难点。【教法和学法】 教法:自学指引法学法:问卷调查法、对比法、把自学、讨论、对比和探究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 现代多媒体技术,为“整合”提供平台,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中综合、集成、解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及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

5、,形成一种全新的更易于人接受的解决信息的载体。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冲击了老式的教学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这样就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伙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平台。因此,多媒体技术是实现研究性学习和基本性课程教学整合的有效手段。 【教学准备】一周前布置预习本框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框题知识,并思考有关现实问题;收集并精选有关时事材料,设计并印发“问卷调查”,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教学的流程,整个准备过程为激发学生课堂思维及进课堂讨论发明有利条件(师生共同完毕)【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自学状况及资料收集状况

6、,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第一组:消费调查,第二组:为什么要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三组:消费者的权利是什么;第四组:消费者权利实现的形式和途径即怎么办。然后请各小组选出代表在课堂上展示各组的研究成果。第一步 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问卷调查应大体波及:消费者的权益与否受到侵害?受到什么样的侵害?怎么解决的?)由学生针对以上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反馈,从而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形成结识:必须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设计意图:以消费者关怀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创立了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学生自己设计问题,针对不同领域的消费者做出调查,并结合多媒体,演示其成果,比较直观,使

7、调查成果一目了然。学生自然进入学习情境,为新课教学作了有力的铺垫。第二步由于大部分学生停留在感性思维阶段,也许理论上把握不够精确,在这里教师加以积极指引,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论述:(1)生产和消费的辩证统一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最后学生概括得出结论:消费者权利的实现不只对消费者自身有利,并且对生产经营者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设计意图:以多媒体形式展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在这里媒体展示使整个知识呈现由繁变简,便于知识掌握。第三步 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由学生广泛收集与本课消费者权利有关的某些案例,通过整顿,剪辑,可以以最简洁的方式达到最具有说服力的效果。使学生

8、懂得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有哪些。并引导学生用平常生活中的案例分析阐明各项权利,弄清消费者的权利与市场交易原则的联系。 设计意图:这里多媒体它集声、像、形为一体,使知识点由抽象变具体,由无形变有形,更加直观形象。同步学生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制作时政课件,发人深省,并提出问题、分析讨论,讨论中观点碰撞,从而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步 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基本上能理解 国内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组织机构, 懂得解决争议的途径:在以上知识的呈现上学生也许只看到权利的维护,而忽视义务的履行,这里引导学生,作为消费者要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设立讨论题:如何看到知假买假

9、(师加以指引,生收集有关资料) 设计意图:学生主持这部分课堂教学,不仅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平等性和参与性,并且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通过放手让学生大胆去探讨、去分析、去发现、去自我完善,提高她们辨别良莠的能力,这自身就是给了学生个性体现与发展的最佳空间。同步,也提高了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最后,教师总结,评价(评价本课的成功之处与局限性之处,但重在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以便在后来的教学中更好地鼓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习题 一、单选题1、有人买了瓶啤酒,启动时,由于瓶子质量不合格,浮现瓶子爆裂伤人事件。作为生产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

10、的( A) A、安全权 B、自主选择权 、知情权 D、公平交易权2、在消费者购买的香烟外包装上都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这一做法,体现出生产经营者尊重消费者的( C) 、安全权 B、公平交易权 C、知情权 、自主选择权 3、在国内市场上一度浮现了搭售风,要买到抢手的商品,必须硬性搭配其他商品。这种行为(B ) A、是销售者最佳的推销方式B、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符合市场交易原则D、对市场的交易活动没有任何影响 4、5月万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一种岁小男孩,因急性阑尾炎到一家小朋友医院做手术。这并不复杂的手术,住院账单却长达8米,共8万多元。虽然孩子死亡之后躺在太平间里,账单中仍赫然打出特

11、护费、床位费。孩子父母向医院询问多种费用的来由,医生竟以“我是医生,你不懂,没有必要解释”为由加以回绝。医院及医生的做法( ) .违背了服务市场的自愿原则 B违背了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 C.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D损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5、3月1日,山东省消费者协会等单位组织的“.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征询服务活动在济南举办,有近1万群众踊跃参与;另据报道,针对今年春运期间火车票涨价问题,全国各地广大消费者纷纷投诉。这表白( ) A.假冒伪劣产品伤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B.广大消费者享有知情权和投诉权 广大消费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 消费者协会有权解决消费纠纷 6、如果消

12、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一方面应当( ) A.祈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 B.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祈求行政部门进行解决 .根据与经营者达到的仲裁合同,提请仲裁机关仲裁 D.与经营者协商和解7、消费者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后,如果和生产者或经营者协商,双方意见不一致,未能解决,应立即投诉,不可迟延。由于这样( A ) 、有助于判断商品损害限度与正常磨损的区别,并不会导致超过“三包”期 B、会超过诉讼时效、各单位会不受理 D、会被看做是自动放弃权利 8、有人觉得自己买的商品质量太差,但钱数不多,为这样几种钱找有关单位解决,甚至到法院打官司,不值,有这时间挣的钱比补偿的钱还多。这种观点(B) A、是对

13、的,它是为了维护市场稳定 B、是错误的,这种行为没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是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纵容 C是对的的,使自己少受经济损失 D是错误的,这种行为没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她人的合法权益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依法享有的权利,除了安全权外,尚有( BCD ) A、知情权,自主选择权 B、公平交易权 C、求偿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D、获得消费方面的知识的权利,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2、据悉,自月到7月,消费者对虚假广告的投诉就有00余起,虚假广告已成为京城投诉热点之一。于是,北京市工商部门和北京市消协联合开展了“明明白白识广告

14、”活动,专门受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虚假广告及违法广告。有关部门之因此注重对虚假广告的投诉,开展这一专项活动,是由于( B ) A.这有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正常进行 B这有助于维护合法的交易行为,保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 C消费品市场容易受广告宣传的影响,因此在消费品市场中容易产生虚假广告 虚假广告存在是市场竞争的必然成果 3、据悉,自1月到7月,消费者对虚假广告的投诉就有700余起,虚假广告已成为京城投诉热点之一。于是,北京市工商部门和北京市消协联合开展了“明明白白识广告”活动,专门受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虚假广告及违法广告。有关部门之因此注重对虚假广告的投诉,开展这一专项活动,是由

15、于(AB ) A这有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正常进行 .这有助于维护合法的交易行为,保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C消费品市场容易受广告宣传的影响,因此在消费品市场中容易产生虚假广告 D虚假广告存在是市场竞争的必然成果4、杨某全家在姐姐家吃饭时,汽化油炉忽然爆炸,杨某姐姐、姐夫留下终身残疾,10岁的儿子经急救无效死亡。事发后,杨某以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害为由,向有关部门投诉该汽化油炉的生产厂家。法院通过具体的调查、取证和审理,判处生产厂家一次性补偿杨某损失费8.2万元。这阐明(ABD ) A、杨某合法地维护了自己消费者的权利 、汽化油炉厂侵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 C、人民法院在履行惩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的职能 D、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5、在消费品市场上,购买者容易受到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的影响。但目前社会上某些广告是夸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