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试卷一次性分析.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62415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试卷一次性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期中试卷一次性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期中试卷一次性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期中试卷一次性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期中试卷一次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试卷一次性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期中试卷一次性分析作业内容:一致性分析对照表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教师吴炳辉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标要点题型题目分值难易度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情况一、基础知识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勉强(qinqin)好似(shs)迸出(bnbn)应声(ynyn)歼灭(qinjin)粗糙(zoco)8中等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潘”和“庞”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2“瀑”和“爆”的音节相同;“遨”和“袄”的音序相同。()3“栏”和“难”的声母相同;“晕”和“拥”的韵母不相同。()8中等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情况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辩()掏()援(

2、)辨()淘()缓()谣()壁()锦()遥()璧()绵()12中等考查学生对词意的掌握情况四、选词填空_公共秩序、_公共安全、_公共财物、_环境卫生等都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A、注意B、保护C、遵守D、爱护E、保持4较易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情况五、填写反义词。()惊()怪同()共()口()心()()嘲()讽出()入()不()则()自()至()七()八()8较易考查学生对多意字的掌握情况六、下面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医学家作曲家他们家专家B父亲亲眼亲自亲人C记载刊载登载载入D花费花朵昏花花白6中等考查学生积累。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2善学者,_3_,疑则进也。4写

3、课外积累的关于学习的名言一句:_8较难考查学生平时积累。八、按一定的顺序,把下列各组词重新排列。1青少年儿童幼儿中年老年_2儿童节国庆节建军节劳动节妇女节_3铸造零件制作模具组装零件加工_6中等考查学生观察、想象、写作能力九、作文题目:美丽的家乡要求:1.语句通顺2.抓住景物特点描写并展开丰富的想象3.字数在300字左右。40较难一、学生分析三年六班共有58人,多数孩子语文基础不错,但阅读与写作相对薄弱一些。二、试题结构特点试卷共分三大部分:基础知识阅读习作。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

4、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三、学生答题情况1、答卷情况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

5、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基础知识”中的第一、二、三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失分。第五题学生基本上能区分题型要求,就能很好但做题。第八题的回答不是很好,有些回答有些困难,这说明学生平时的词语积累不是很丰富,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让学生写一条名人名言,学生的答卷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一些课外拓展的题目,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来做题。有的同学没有认真读题,要么写的答案没有一个中心,比较散,因此被扣掉了一定的分数,今后应让学生认真审题然后再答题。对于灵活性强的题,学生回答更差。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这份试题做到

6、全、新、活,难度稍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1)词语积累不够。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2)综合能力薄弱。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

7、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4)书写不规范。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四、改进措施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采取如下教学措施: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