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623020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发展史的五个时期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化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呢?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这时人类的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这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们,在皇宫、在教堂、在

2、自己的家里、在深山老林的烟熏火燎中,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贵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在中国、阿拉伯、埃及、希腊都有不少。这一时期积累了许多物质间的化学变化,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化学史上令我们惊叹的雄浑的一幕。后来,炼丹术、炼金术几经盛衰,使人们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当发挥。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籍,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着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

3、的文化遗迹了。 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定量化学时期,既近代化学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所有这一切都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相互渗透时期,既现代化学时期。二十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

4、等学科渗透,使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得到逐步的解决。 这里主要讲述近二百多年来的化学史故事。这是化学得到快速发展的时期,是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期。让我们一道去体验当年化学家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在近代化学史峰回路转的曲折历程中不倦跋涉,领略他们拨开重重迷雾建立新理论、发现新元素、提出新方法时的无限风光。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1.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总结并推广了纸技术,而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 2.公元700-800年唐朝孙思邈在伏硫磺法中归早记载了黑火药的三组分(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火药于13 世纪传入阿拉伯,14世纪才传入欧洲。 3.公元前200-后400年

5、中国炼丹术兴起。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和葛洪的抱扑子记录了汞、铅、金、硫等元素和数十药物的性状与配制。公元750年中国炼丹太传入阿拉伯。 4.公元800年唐朝茅华是世界上第一们发现氧气的人。他比英国的普利斯特里(1774年)和瑞典的舍勒(1773年)氧气约早1000年。 5.我国是纤维之王-蚕丝的故乡。公元前2000年 中国己经养蚕。公元200年养蚕技术传入日本。 6.公元前600年中国已掌握冶铁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公元前200年,中国炼出了球墨铸铁,比英美领先2000年。 7.1000多年前中国就能炼锌,早于欧洲400年。 8.公元前2000年中国已会熔铸红铜。公元前1700年中国已开始

6、冶铸青铜。公元900多年我国的胆水浸铜 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技术(置换法)。 9.1700多年前,中国已能炼铅及铜铅合金。 10.公元前8000-6000年中国已制造陶器。公元200年中国比较成熟地掌握了制瓷技术 。 11.3000多年前我国已利用天然染料染色。 1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漆料和制作漆器的国家,约有7000年历史。 13.公元前4000-3000年中国已会酿造酒。公元前1000年我国已掌握制曲技术,比欧洲的淀粉发酵法制造酒精早2000多年。 14.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发现石油。古书载泽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面而燃烧。宋朝沈括 所著梦溪笔谈第一次记载石油的用途,并预

7、言:此物必大行于世。 15.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的四川省邛和陕西省鸿门两地。 16.我国祖先很早冰肝使用木炭和石炭(又叫黑炭,即煤),而欧洲人16世纪才开始利用煤。 17.1939年,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提出联合制碱法,1939年侯德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纯碱工业专著制碱。 18.1965年,我国在世界 上第一个用人工的方法合成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由于署名原因,诺贝尔化学奖与国人擦肩而过) 19.七十年代,中国独创无氰电镀新工艺取代有毒的氰法电镀,是世界电镀史上的创举。 20.1977年我国在山东发现了迄今为止的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常林钻石。 21.全世界海盐产量5000万吨

8、,其中我国生产13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采用海水煮盐了,是世界上制 盐最早的国家。 22. 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我国都有。是世界上冶炼矿产最早的国家。化学元素之最人体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人体总重量的65。 目前提得最纯的元素是半导体材料硅。其纯度已达到12个9,即:99.9999999999。杂质含量不超过一千万亿分之一。 熔点最高的元素是碳,要使碳熔化,需要3727 的高温。熔点最低的是氦,在-271.7 时就可熔化。最富延展性的是金,380 克金拉成细丝,可以由北京沿铁路线延伸到上海。用金压成的薄片,5 万张叠加到一起,才有1 毫米厚。 导电性最

9、好的是银,相当于汞的59 倍。 最昂贵的金属是锎,1 克锎价值1000 万美元,为黄金价格的50 多万倍。化学史大事年表约50万年前“北京猿人”已会用火公元前8000-6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制陶器约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已用采集的金银制作饰品约公元前2000年中国已会铸铜约公元前17世纪中国已开始冶铸青铜公元前1400年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已会冶铁约公元前1200年中国商代已使用锡、铅、汞公元前10世纪埃及人已会制作玻璃器具公无前6世纪中国发明了冶炼生铁公元前5世纪中国墨子经下提出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的观点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提出朴素的原子论: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四元素”

10、学说公元前3世纪中国发展起块铁渗碳的制钢技术公元前2世纪中国西汉已有用胆水制铜的记载公元前140-87年中国发明了造纸术前1世纪到1世纪中国木草经成书2世纪中国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成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有关炼丹术的著作7到8世纪中国唐代初年孔思邈著作中的伏硫磺法篇里最早记有火药的三种成分10世纪中国宋代把火药用于制造火药箭、火球等武器13世纪中国火药传入阿拉伯16世纪中国明代已用锌制造黄铜1661年英国的波义耳在怀疑派化学家书中给元素下了科学的定义1703年德国的施塔尔把燃素说系统化1772年瑞典的舍勒制得了氧气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发表燃烧概论推翻了燃素说1799年普罗斯提出了定比定律18

11、02年法国费歇列出了第一个酸碱当量表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原子论1804年英国的道尔顿提出倍比定律1807年英国的戴维首次用电解熔盐的方法取得了金属钾和钠1808年法国的盖吕萨克提出气体反应体积定律1810年戴维确定氯是种元素1811年意大利的阿佛加德罗提出分子假说1828年德国的维勒用无机物氰酸铵制出尿素1834年英国法拉第提出电解定律1852年英国弗兰克兰提出原子价的初步概念1857年德国凯库勒指出碳是四价1860年分子说得到世界公认1861年俄国的布特列洛夫提出并论述了化学结构学1864年挪威的古德贝格和瓦格发展和确立了质量作用定律1867年瑞典的诺尔贝制成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的炸药1

12、869年俄国的门捷列夫提出了他的第一个元素周期表1874年荷兰的范特甫和法国的勒贝尔各自提出碳原子的正四体理论1884年提出了勒沙特利原理1887年瑞典的阿仑尼乌斯提出了电离学说1893年瑞士的维尔纳提出了络合物的配位理论1895年德国的奥斯特瓦尔德提出催化剂概念1898年法国的居里夫妇发现钍有放射性并发现了钋1906年俄国的茨维特发明色层分析法1911年英国的卢瑟福提出原子核模型(1908年因其在研究元素核衰变和原子结构上的成就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13年丹麦的波尔根据量子理论提出原子结构模型1934年法国的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人工放射性(1935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42年中国的侯德榜发

13、明了联合制碱法1952年欧格尔提出配位场理论1961年改用碳12为原子量的标准1962年加拿大的巴特来合成了第一个惰气化合物(XePtF6)1965年中国科学家合成出牛胰岛素,是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1969-1974年美国的乔索等合成104、105、106号元素在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在以后得到发展和证实的天才预见,如古希腊阿利斯塔克的日心说、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巴门尼德的充实说(认为“存在”充实空间,不存在虚空)、恩培多克勒的进化论等,在近代科学诞生以后,先后发展成为哥白尼一开普勒的日心说、道尔顿的原子论、法拉第-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等科学理论。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