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一点思考.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614689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一点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一点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一点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一点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一点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一点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一点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一点思考在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广阔一线的音乐教师都在尽心尽力地不断探索音乐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在课堂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尝试,并且取得了很多的成功经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通过向同仁不断地学习、观摩,也经过自己冷静地观察与思考,我认为高中音乐欣赏课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乏。在此,我根据个人的感受与体会,总结出一些共性的问题,与同仁一起探索、讨论。一、偏离主题的多媒体运用毋庸置疑,随着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它把原来音乐欣赏内容的抽象变得越来越清晰、具像起来,使学生在欣赏时再也不会茫然一片。在我观摩的示范课中,其中不乏很多成功的

2、课例,但不切主题的多媒体运用也相当的普遍。案例一:在一次市级的公开课上,教师给学生欣赏华彦筠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简单导入后,教师就欣赏内容作了简介,接着就播放了关于阿炳生平的电视片。这位教师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观看阿炳的生平、他的遭遇以及贫困潦倒的生活,而对学生要重点欣赏的这首独奏曲介绍得却非常浅薄。既没有说明阿炳创作这首作品的所思所想,也没有从音乐语言自身所具有的特征诸如速度、力度、旋律的特点以及变化等等引导学生加以思考、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见仁见智地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真正地领悟这首作品悲剧美的所在,让学生的心灵深处真正地得以碰撞,得以净化,从而得以升华。这首作品是中国的,

3、更是世界的。日本籍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曾经在指挥这首作品时甩开指挥棒号啕痛哭,并冲动地说:我终于听到来自心灵深处的音乐了。如此优秀的作品,在这节课中,教师在作品介绍中却一带而过,更不要说让学生去哼唱作品的主题了。我们教师肩负着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重任。在本课的音乐欣赏中,由于教师主题的偏离,学生对二泉映月这部优秀的作品就不会有太深的记忆。我们看到,在本课中有些画面的运用显得很是多余,凸显了它的不切主题。在观摩了这位教师的课后,我觉得心中一片茫然,我们这节课到底给学生传授什么?是给学生介绍阿炳的生平,还是给学生欣赏这首二胡独奏曲?我找不到答案。多媒体不能不用,但决不能不切主题地滥用,更不能把音乐欣赏

4、课上成影视欣赏课。在实行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很多教师对作品的介绍与分析上都是一带而过,更没有难点与重点的提示。作品分析浅薄、多媒体运用华美,一节课下来让人找不到主题。很多教师认为对作品进行分析讲解就会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就会又回到课改前的老模式。笔者不仅要问,难道这样的课就跟上了新课改的步伐、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没有被欣赏作品的介绍、讲解,我们让学生欣赏什么呢?本人观摩了很多音乐欣赏的示范课,有的课还作为国家级的示范课向广阔的音乐教师推广其中不乏真正的好课。教师对本课主题的深刻挖掘,对备好一节课的认真态度,博学、新颖的讲解和教法,可亲的教态都让我受益非浅。但恕我直言,也有很多

5、示范课上成了教师的“表演”课,有的教师为了“花架子”、“赶时髦”,过分地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并且让多媒体的运用过多地流于形式。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让多媒体真正地为我所用、为主题效劳,展现出多媒体在教学应有的“荣耀”呢?本人以为一定要摆正心态,不赶时髦,更不能上“表演”课,做到让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真正吻合。在运用多媒体之前,教师就要认真地考虑本节课多媒体的运用将解决什么问题?要让多媒体真正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本课的欣赏内容,坚决地摒弃赶时髦的做法。就本课例而言,我们给学生欣赏的是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而非介绍阿炳的生平,那么关于阿炳的生平介绍就要效劳于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这一主题。本人以为,教师在运

6、用多媒体时,介绍阿炳生平的电视片要简洁明了,给学生交代清楚就够了。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二泉映月作品的介绍上,多媒体在运用时就要紧扣这一主题。二泉映月是阿炳以自己辛酸痛苦的人生体验,经过长期的积累、修改与磨砺创作出的作品。乐曲以变奏的形式,用悲怆、跌宕、委婉的旋律,以复杂深遂的内涵向人们倾诉了对人生无尽的愤怒、无奈与不甘,其中缠绵不尽的愁思、萦绕不去的指天悲叹,阵阵揪心。这时,教师便可以穿插一些关于阿炳悲惨生活的画面,让学生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那么,多媒体的运用就有“画龙点睛”之妙。在本课例中,教师要本着介绍、欣赏二泉映月这一主题层层地展开下去,真正在让学生理解、接受并掌握这首作品上多下功夫。为了让

7、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这首作品的音乐会片段,也可以根据作品内容配上恰当的画面,真正地表达让多媒体为主题所用,有效杜绝多媒体运用的不切主题。二、无病呻吟的讨论音乐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还主动给学生,充分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们在积极、主动、快乐的气氛中接受音乐文化。不难发现,现在很多教师让学生为讨论而讨论,一句话就能概括的东西,教师也会让学生无“话”找“话”说。案例二:在新学期不久,我有幸观摩了一位教师的公开课。本课主要是给学生欣赏音乐的“悲剧美”这一板块。我非常感动,可以说教师所做的准备细致入微。本课采用的是电影导入:首先,大屏幕打出了“人类最大的悲剧无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接

8、着教师给学生欣赏勋伯格的一个华沙的幸存者。在简介了作曲家和作品以后,教师在给学生欣赏时做了提示:a.幸存者的叙说,用的是英语。注意他的语气,悲凉、消沉、有气无力的。b.纳粹军官的叫喊,用的是德语,并让学生想象他的行为。c.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在即将送到煤气室时,用希伯莱语唱着古老的歌。在欣赏完作品后,教师提出问题:作曲家用锋利不和谐的音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教师给了学生三分钟的讨论时间。讨论结束后,学生的答复却是相当的一致,无非就是:侵略者的惨无人道,华沙受难者的悲惨遭遇。听了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答复后,我当时就觉得非常别扭。这种问题我认为根本就不值得提问,更不值得让学生讨论。因为谁都可

9、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锋利不和谐的声音所表达的情景。我们很多教师都错误地认为,诸如这种无病呻吟、空洞乏味的讨论就是还主动给学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殊不知这样的讨论不仅没有给学生拓展想象的空间,还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师导向的暗示下成为一种定势。因为除此以外,学生根本就无东西可想。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空洞无趣的讨论就会失去兴趣。音乐欣赏课很可能就会导致两种可能性:要么就是学生沉默寡语,师生间无法互动;要么乱成一锅粥,课堂纪律失控,教师根本无法驾驭课堂,上好欣赏课的难度加大。本课主要是给学生欣赏音乐“悲剧美”的板快。如果我们摆脱这种空洞乏味的提问,结合本课的内容,除了做一些音乐语言

10、本身所要表现的形象特征的提示以外,例如:本课作曲家用锋利不和谐的音响为我们展示了侵略者的惨无人道,华沙受难者的悲惨遭遇我们再拓展一点空间,试着换种问法:二次大战给人类造成消灭性的灾难,中国也是最大的受害国之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教师讲述时可以把松花江上作为背景音乐作为南京人,我们无法抹去“南京大屠杀”给我们留下的惨痛记忆。可是日本前首相小泉在任时不顾中国政府的严重抗议,再三参拜“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教师提问:你认为小泉的做法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小泉本人以及日本政府,应该怎样面对并妥善解决二战给中国人民以及其他受害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为什么自184

11、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直到新中国的成立,这一百多年的中国历史如此悲壮,如此耻辱?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国家未来的栋梁,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绝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在如今,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肩负着怎样的责任?等等这样的提问,我想学生决不会无话可说。这时作为教师我们就真正做到了还主动给学生,让学生见仁见智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教师应该学会做一个真诚的聆听者。也许有教师反问,这样的课是不是过于政治化了,是不是脱离了欣赏课的范畴?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提问不但没有过于政治化,更没有脱离欣赏课的范畴,而是更好地结合了本课的“悲剧美”的主题,也更加符合新教改的精神: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地拓展了思维空间,学有

12、所思、学有所想、学有所用。更让教师的提问有内容起来,学生的讨论生动起来。这样就很好地防止了“无话找话”式的提问,以及因“无话找话”的提问而造成的“为难”。通过对同行的观摩与学习,我受到了很多的启发,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不难发现,音乐欣赏课的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与缺乏。我以上所提的两个案例,不过是诸多缺乏中的两个较为常见的个例罢了。由于本人业务水平与认识的局限,对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一点思考定会存在一些缺乏与片面性,望同行批评指正。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体验,我深深地体会到: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无具体标准可言的,我们广阔一线的教师一定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在掌握好“音乐欣赏”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百花齐放,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摸索,不再让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