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60611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回中政治组 马春霞【教材分析】(一)地位作用本课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钱”入手,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必须高度重视。首先,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而第一堂课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至关重要。其次,商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二)教材特点1.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意了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发现知识。2.知识含量大,且高度抽象概括,理论色彩浓厚。 3.知识跨度大,相互之间的衔接不流畅。新课标要求(一)知识

2、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教学重点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教学难点 纸币。【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对于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有较高的自主探究的热情。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活知

3、识,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够通过经济现象形成一定的规律性的知识,但是还不能上升到理论高度。【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提前学习】 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学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问题: 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是什么?学生活动:钱(钱是好东西)教师活动:现在人们把钱作为财富的象征,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磨推鬼,钱变得十分的神秘。那么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探讨这一问题 (板书: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授新课】教师活动:钱我们所说的货币,我们这节课学习货币,那我们首先知道什

4、么是货币?学生活动:阅读课文,找出货币的概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教师活动:布置任务:要想了解什么是货币我们必须探究三个问题: 探究一:什么是商品 探究二:什么是一般等价物 探究三:货币的产生(探究二、探究三合在货币的产生一同探究)【探究知识】什么是商品教师活动:出示教学案例,创设情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农贸市场购买粮食、蔬菜、水果、到商店购买油、盐、酱、醋,衣服、鞋帽、文化用品。这些需要购买的物品都是商品。v 上述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v 母亲亲手为你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为什么?学生活动:归纳不同种类商品的特点,总结商品的概念: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用商品

5、的概念来界定毛衣是不是商品)教师活动:点评:要想确定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标准: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来交换的。【思考】 中秋节快到了,小李同学在新百超市里买了一盒月饼,送给了爷爷。这盒月饼是不是商品呢?学生活动:用商品的概念来探究问题【问题深化】 问题:那么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到底是什么关系?学生活动:探究三者的关系教师活动:图示【课堂巩固】判定下面那些是商品A.空气、阳光 B 书店里卖的书籍 C中国政府对美国灾区人民提供一批救灾急需物资援助D居民使用的自来水 E医院里的各种药品 F未经开采的矿泉水 G百货店里尚未卖出的物品【思维拓展】商品的基本属性教师活动:你作为一个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什么

6、? 假如你是商品的生产者,你生产商品是为了什么?学生活动:探究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回答,把学生的回答分为两个方面: 使用价值消费者 价值生产者【总结】 商品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上产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只能用其他商品或货币来衡量。作为一个商品生产者,看重的是如何实现商品的价值,作为一个购买者看重的是商品到底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商品的生产必须要注重质量。【链接现实】 结合商品的基本属性,你能为本地某个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吗?学生活动:阐明自己的点子【探究】货币的产生教师活动:问题:货

7、币产生和商品的产生是同一过程吗?【总结】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他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有其历史必然性。从简单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出现一般等价物的物物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我们看出货币的产生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发展趋势是:使商品交换日趋简单化【深化问题】请同学们探究一下:商品、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关系教师活动:点明探究 要点。区别:注重概念 。联系:共同点:都是商品,都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图示展示) 【知识探究】货币的职能教师活动:问题 1、什么是货币的职能 2、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基本职能有哪些 3、怎样判定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问题;1、什么是价值尺度 2、货币为什么能够执行价值尺度

8、职能 3、货币怎样执行这一职能【点睛】货币有价值所以能够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执行这一智能时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就行了。即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流通手段】问题:1、什么是流通手段 2、怎样执行流通手段【点睛】执行流通手段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深化探讨】教师活动:问题: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请问:1、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就一定是商品所有者?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能不能是观念上货币?学生活动:探究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明确货

9、币出现后在商品经济中的巨大作用)【思维对接】对接学生的见解 如果这个跳跃不成功,也就不能实现由商品到货币的转变,意味着生产的商品卖不出去,造成产品积压,导致商品生产者破产倒闭.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发展下去.所以商品生产者必需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教师活动:问题:货币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是否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学生活动:探究问题(发掘流通中需要货币量公式)教师活动:货币除去基本职能外,还有那些职能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展示课文】货币的其他职能【课堂巩固】 一辆汽车价值80万

10、元人民币,小王首付60万元把车开会了家,五年后付清了其他20万元。可是这时小王的企业破产了。他不得不把汽车卖给了一位美国人。美国人在中国花了10万美元买了这辆车。这时黄金价格上涨,于是小王用1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买了黄金,存入了银行。 问题;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了那些职能【过渡】 我们现在通常使用的真实的货币吗?(不是)纸币,那纸币怎来的?【知识探究】 纸币 问题;1、什么是纸币 2、纸币怎么诞生的 3、纸币的发行量【深化问题】教师活动:问题:纸币能否代替货币执行各项职能?学生活动:结合货币的职能探究问题教师活动:问题: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发行纸币?纸币的数量是否可以随意发行?过多或过少会导致什么结

11、果?学生活动:合作探究【知识总结】 纸币必须由国家发行,强制使用,个人不能随意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并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如果纸币发行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如果纸币发行过少,会导致通货紧缩。【知识探究】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请你预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区别含义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物价总水平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表现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

12、降低,经济过热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等现象。主要表现为物价低迷,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下跌。原因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另外,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生产资料价格大幅调整、需求膨胀等因素也是重要原因长期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形成买方市场及出口困难导致的(主要是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引起的;另外,货币供应增长乏力、金融危机等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影响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不利于

13、经济的发展。不过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通货膨胀又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措施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 。治理通货紧缩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的消费政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联系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

14、。二者都会使价格信号失真,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都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予以抑制。 今天我们学习了货币的发展史,知道了什么是货币,根据货币的发展历程,你认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会向何种方向发展?学生活动:依据货币发展史,探究货币发展方向(电子货币)【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一) 商品1、 含义2、 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关系(图) 使用价值:含义 3、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含义(二) 、货币的产生1、 简单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出现一般等价物的物物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2、 货币的本质3、 商品、一般等价物、货币三者关系(三) 货币的职能1、 货币职能的含义2、 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是什么 为什么 怎样执行 流通手段 是什么 商品流通的含义及公式 怎样执行3、 货币的其它职能 贮藏手段 (足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