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阅读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603163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洞庭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望洞庭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望洞庭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望洞庭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洞庭阅读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洞庭阅读答案 今天,小编推荐的是“望洞庭阅读答案。小编认为,古诗词叙述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所以一般赏析古诗词都会伴随一些诗词阅读训练,这样有助于引导和启发,进而再进行赏析。这篇望洞庭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理解和感悟!?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山水小诗。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沛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910题。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题君山注 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9.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2、为哪一项 ( )A.刘寺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芒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10.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

3、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诗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山青黛色的螺髻。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望洞庭阅读答案由查字典小编整理,仅供参考:9.B.刘诗始句发明了湖光月色交相辉映和谐的意境。接着“潭面无风句写了明月披照,湖上风平浪静,水汽缥缈、朦胧的景象。月色中的千里洞庭湖宛如一面未加磨试的巨大的铜镜,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雍诗只写了洞庭湖中山的倒影。起句“烟波不动影沉沉写

4、洞庭湖风平浪静,看见君山在水中的厚重深沉的倒影,下句写因凝视倒影,所以只见翠山不见碧水。颜色浓淡相宜。这些景象只能在白天才能见到。况且雍陶的这首诗并无一词半语提出月夜,所以“烟波不动句没写月光下的景象。10.D.刘禹锡的?望洞庭与其他写洞庭湖的诗文相比不同,它选择了月夜远望的角度,别开生面、超俗。这首诗高瞻远瞩,视野高旷,千里洞庭尽收眼底,写了湖光山色美景。雍陶的?题君山超世人写洞庭之处,是他别出心裁的以纤细精妙之笔写了湖中君山倒影的精美之图。但这首诗描写点只侧重于君山水中的倒影,还不能说“高旷。刘、雍的这两首诗,确属工笔之作,描写细腻,引人入胜。但从它的意境和气势的角度与?岳阳楼记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如果说这两首诗的感染力,能与?岳阳楼记有同样“宠辱偕忘的效果,有些勉强这篇“望洞庭阅读答案是由查字典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忙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